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2022-03-17 18:53:42赵果毅闫丽萍高治平李彦青赵焕新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生理学中医药人文

曾 群,赵果毅,闫丽萍,高治平,李彦青,赵焕新

(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晋中 030619)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1]。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是中医药院校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等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生理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操作能力,还需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敬畏生命、救死扶伤、高尚仁爱的职业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理学蕴含丰富的思政和中医药文化元素,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和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了基础。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教学中,推动了高校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2]。鉴于此,课程组依托学习通网络平台,将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引领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医学人才的综合培养。

1 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在这种复杂的环境背景下,单纯依靠思政课程难以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文化教育,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建设健康中国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增强。然而目前中医药教育的人文属性不够凸显,中医药文化引领作用不够强,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缺乏兴趣、认知不足和认同感较低,中医药文化底蕴不深。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在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开课,在此期间注重加强思想道德、医德医风、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生理学混合式教学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培养,使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对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3,4]。

2 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本课程组在课程思政和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下列问题:①思政元素讲述一般需占用5-8 min甚至更长的课堂时间,因此常影响专业知识的教学进度;②课堂上介绍完故事或事例后,学生没有回味和思考的时间,一般都是被动接受,思政教学效果欠佳。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育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逐渐成为广受欢迎的新教学模式[5]。混合式教学可使人文素材的融合方式更广泛。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课前发布蕴含人文素材的课件、有温度的故事、视频等资源;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具有充分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同时还可在线进行师生、生生互动[6]。可见,混合式教学能够将思政、人文、伦理等元素灵活融入生理学教学,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优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拓展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3 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3.1 梳理生理学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生理学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其背后承载着许多科研和临床工作者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献身精神和爱国奉献精神;也承载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中医药文化自信、服务健康的职业态度。这些不仅为生理学课程思政提供了极好的素材[7],而且增加了生理学的深度、广度、温度和趣味性。挖掘生理学内容和课程思政融合点是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关键环节。课程组对生理学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从以下4个方面收集凝练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针对凝练素材巧妙提出具有价值引领作用、值得思考的问题。

3.1.1 与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相结合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瑰宝,在疾病治疗和促进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肩负着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社会使命,因此需要加强自身中医药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自觉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生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较早接触的课程,是中医药文化启蒙的最好时机。如教师在讲授动脉脉搏渗入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脉象、痛觉融入针刺镇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油然而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再如,教师讲授呼吸内容巧妙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肺部受损伤和肺功能下降,更重要的是认识到通过中医药及早使用,可缩短病程、加快改善症状、减少重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其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动力、信心和自豪感并坚定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责任感。

3.1.2 与社会责任感教育相结合 生理学教学内容蕴含丰富的人文医学资源,理论知识的传授中可有效体现人文精神。如血型与输血的学习,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生动讲述我国现代血库创始人和输血救伤事业的奠基人、生理学家易见龙,率领血库全体人员建立我国第一个血库所付出的艰辛。与此同时,教师向学生传播献血知识、弘扬献血精神,强调无偿献血是直接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大爱行为,并倡议学生无偿献血。献血者通过献血挽救他人生命,在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同时,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

3.1.3 与科学探索和奉献教育相结合 巧妙挖掘医学专家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作风、爱国奉献的崇高品德,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如在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因素的学习中,教师介绍中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林可胜最突出的成果是发现进食脂肪后,由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经血液循环到达胃,抑制胃液分泌和胃运动。该物质被命名为肠抑胃素,这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个激素,也是20世纪早期内分泌学的重要成果,历史性地推动了中国生理学科的进步[8]。在此教学过程中,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崇高品德得到弘扬。

3.1.4 与仁爱之心、敬畏生命教育相结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是医学生首次接触动物实验的课程。实验课的目的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手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作风,而且要有目的地渗透仁爱之心、敬畏生命的思想。我们在实验中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恐惧和悲伤,善待动物生命、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价值,并引导学生将这一指导思想落实到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3.2 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法

教师将问题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引入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依托学习通网络平台,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多个环节探索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

3.2.1 理论课课程思政采用问题式教学 ①课前:教师提前一周将带有问题的思政元素和中医药文化自信元素的素材,以PPT、视频、故事等形式发布至学习通平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并对问题进行思考;②课中: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巧妙穿插思政元素,并组织学生就课前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学生积极性高涨,各抒己见,常伴有激烈的辩论。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将生理学课程教学与中医药文化自信、科学探索精神、职业道德素养等思政内容有机结合,既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又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③课后:教师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并发布至学习通平台讨论区。学生在讨论区相互交流。

3.2.2 实验课课程思政采用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是通过模拟现实的方式,以强化临床实践和职业道德为核心,将医德教育和人文关怀贯穿教学全过程[9]。生理实验的实验材料是动物。教师事先向学生提出对待动物要与对待临床患者一样。①课前:教师将动物捉拿、麻醉和手术等视频、图片、动物实验伦理和人文关怀素材、相关问题等学习资料发至学习通平台,学生带着问题线上观看学习;②课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实验前需要制定手术实验方案以及可能遇到应急情况的处理办法,同时完成小组成员角色分配,包括:手术者、麻醉师、三个助手、手术器械护士、抓取动物和称重者等。参与手术的小组成员是一个统一整体,必须明确分工,每个成员要熟悉自己的职责,术中默契配合,确保手术和实验观察项目有条不紊进行。教师要求学生拍摄情景教学手术完整视频并将其传至学习通平台;③课后:组间成员观看情景手术视频,从手术准确熟练度、尊重动物的生命价值、人文关怀、敬畏生命、团队协作等方面相互打分。每位学生撰写本次实验心得体会。该情景式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以强化职业道德和临床实践为核心,将医德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全面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仁爱之心和敬畏生命的崇高品德。

3.3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

完善的反馈评价体系是督促师生教学相长的重要环节。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接受度、满意度及课堂思政效果,本课程组从授课方式满意度、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度、是否体现知识传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相结合、是否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是否提升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给学生。鉴于学习通平台具有评分、数据统计等功能,课程组通过客观评价学生撰写的心得体会、情景模拟视频、学生和小组之间的讨论等学习过程,根据各种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答疑并纠正。

3.4 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的体会

本着中医药院校是传承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重要基地的原则,本课程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生理学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教师课前依托学习通网络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带着问题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中通过问题式和情景式教学和课后对知识的内化和反馈,将科学创新、中医药文化自信教育、人文情怀培养、职业道德教育等贯穿教学全过程,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综上所述,在中医药院校进行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混合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使传授知识和立德树人同向同行,有利于培养医术高超、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但生理学课程思政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师和学生也需要不断相互反馈并及时进行调整,力求摸索出切实可行的、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生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生理学中医药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