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讨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7 18:08:27李天亮殷书磊韩超峰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上海00433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免疫学思路医学

李天亮,殷书磊,李 楠,韩超峰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上海 00433;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通讯作者)

医学免疫学具有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是本科医学教育中一门系统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1]。医学免疫学涉及的临床知识比较多,并且与病原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广泛交互融合,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医学免疫学相关的定义复杂、内容抽象,且与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2]。此外,医学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课程,知识体系更新速度快,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研究技术不断突破,需要本科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学科的前沿进展有所了解、对关键研究技术和基本研究思路有所把握,以建立初步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后续的临床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4]。因此,如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发展为重点落实能力的培养,是目前授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为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研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推进教学改革,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免疫学教材中经典的基本概念和机制,更注重将基础与临床结合、用免疫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实现教学为临床服务。同时,用一些临床案例将免疫学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实现临床案例反哺教学。另外,我们在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医学免疫学课程中增加了分组进行科研文献汇报的内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教学实践表明,科研讨论可以督促学生了解学科最新进展、培养科研和创新思维、提升英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一致[4,5]。

为了让更多的医学本科生提升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基础医学研究和免疫学学科前沿进展的理解,尽早树立科研理念,本项目在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的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引入科研讨论的教学内容。以当前免疫学研究热点问题和重大技术突破为导向,教师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科研问题接轨,与学科前沿接轨,使学生在精读与讨论科研文献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免疫学的抽象理论知识,掌握免疫学问题的解决思路,树立科研理念,为将来的临床实习和继续学习深造奠定基础。

1 教学方法

在前期理论课授课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对免疫学前沿进展、常用技术手段和常用实验原理的介绍。例如,理论课在讲解固有免疫应答章节时,教师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介绍固有免疫细胞模式识别受体信号传导的机制和生理意义以及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和经典文献;在实验课中,教师增加流式细胞术、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结果判读等的介绍和讲解。通过如上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免疫学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科研思维过程和常用实验方法,培养自身对免疫学研究的兴趣,并为下一步科研讨论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传统授课结束后,教师增加6个学时的科研讨论课。在讨论课开始前两周,教师选择近年来免疫学研究中有重要发现或重要技术突破的高质量、高影响力的SCI英文文献15篇,将学生分为15组(每组6-7人)。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并分工协作对文献进行翻译和精读,将其研究背景、技术方法、科学问题和科学思路、结果与讨论等部分以PPT的形式在科研讨论课上对全班师生进行汇报和讲解。其中,重点是要求学生绘制思路图,包括作者提出了哪些假设,如何验证这些假设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案。汇报时间为每组12 min,提问讨论时间3 min。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总结点评和综合打分,并归纳文献中涉及的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此外,教师还需要着重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解释和分析模糊不清的问题和结论进行引导和澄清,加深学生对科研思路的正确理解。

2 教学效果评价

医学免疫学的授课对象是大二上学期的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学生在该阶段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具备了初步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知识。此时,引入科研讨论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增强学生对于科研的感性认识,更能开阔视野、提升科研素质、增强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后期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实践表明:①大部分学生在精读科研文献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逻辑方法,形成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思路;②大部分小组绘制的科研思路图清晰准确,并能在汇报中融入自己的思考;③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科研讨论课,他们对基础医学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且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对医学免疫学的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同时,科研讨论也吸引了一批对基础医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他们进一步联系了任课教师并到实验室进行初步的科研技能培训和科研课题研究。总之,科研讨论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①学生对专业的英文文献接触较少,精读文献耗时较长,对研究的部分内容不能准确理解;②学生对文献中用到的部分技术方法缺乏概念,对结果的判读和理解有偏差;③部分小组的PPT制作比较粗糙,存在字体大小不统一、实验结果部分图片模糊不清以及缺乏小标题等问题;④部分学生在总结科学思路时,对于科研逻辑思维的把握还有一定的缺陷;⑤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强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利用课后时间与学生及时进行交流,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的中文文献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适当提高科研讨论课成绩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关注并学习学科的前沿进展,在日常教学的课堂上多渗透科研思维和科研技术体系。

3 教学总结与反思

世界医学的高速发展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教育要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实践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医学生[6,7]。将科研讨论融入医学免疫学教学中,是培养具有科研理念和创新能力的高端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改善课堂内容与学科前沿脱轨的现状,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免疫学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培养科研思维、提升科研素质[8]。

同时,医学发展的日益更迭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免疫学基本的理论体系和框架,更要关注免疫学的前沿进展,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和教学课件,给学生带来新鲜且实用的知识,为学生后续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牢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科研讨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素质并加深对医学免疫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在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讲解科研文献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猜你喜欢
免疫学思路医学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不同思路解答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