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筱
(新乡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意识形态安全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2014年我国正式开启“媒体融合战略”[1],新媒体兴起并马上以强势姿态占领了人们的线上时间。高校学生群体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他们中的大多数正处在人格形成关键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和理论思潮通过新媒体高频次霸屏,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倾向的影响越来越强。新媒体的传播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特别是高校舆情治理、媒体内容制作、渠道审核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媒体传播一改传统媒体渠道集中化、单向化和内容审核周期长的特点,通过碎片化传播、即时交互和几乎零成本的内容发布,为大众创设了崭新的媒介情景。在接受端,其传播方式更加符合大学生群体乃至普通群众对简单内容的高频需求;在发布端,更易营造出“人人能表达”的想象空间,直接影响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接收和沟通习惯。应对新媒体产生的一系列新挑战,需要对其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新媒体”,广义上是指新兴的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媒介形式,既包括网络媒体,也包括传统媒体运用新技术以及和新媒体融合而产生或发展出来的新媒体形式[2]。有别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单向一次完成的形式,新媒体的内容在发布之后,接受者通常可以通过表示喜好(点赞、点踩或举报)、回应(评论)及二次加工(跟帖、转发)等形式,融合个人意志的标记后再次进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崇尚自由表达的大学生群体,常常成为信息逐层“发酵”的主力军。
理论上,多点开花的发布图景营造出只有监管、缺乏主管的交互式网络环境。互联网内容发布依托协议而非任何管理规定,社群因兴趣或利益组建,人际关系被网络重塑,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与全世界“志同道合”的网民建立其乐于参与的社群。新媒体传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渠道及形式,让大学生有了随时随地自由表达的可能性,这些纷繁的可能性也使媒体管理工作量逐层加码,稍不留神即有可能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
新媒体凭借网络分散式传播的超高自由度,正在成为各类社会团体和个体的信息发布载体,正所谓“媒介即信息”[3],丰富的选材来源、扁平化的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大学生群体强烈的表达欲望,催生出多元化的内容制作。不同于传统媒体“引导正向舆论”的制作倾向,或是商业媒体“盈利”的传播目的,大学生群体兴趣广泛,在进行新媒体内容制作的时候,往往存在种类繁多的选题,从校内教学活动、网红教师、校园管理、当日的所见所闻、有目的的自我展示,或仅仅某一时刻某种情绪的宣泄,到社会热点信息,甚至各类社会思潮,都会成为其发布的内容。在形式上,文字、图片、动态画面及声音元素等都可以凭借越来越简单快捷的流媒体制作工具生成。
2021年我国网民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统计显示,“即时通信”类应用用户10.07亿,比上年增长2555万,占网民总人数的97.5%,连续五年成为网民使用率最高的应用类型[4]。这预示着被巨量人群高频次使用的即时通信必然生成海量的内容,而新媒体的即时发布特性也必然会产生海量的信息。
“象牙塔”不再是封闭的小社会,在强势话语引导的外来文化面前,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的大学生尚未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他们辨别事物的能力尚不强,且因急躁、懒惰或自我表现欲等原因,易陷入别有用心组织或个人编织的“思想陷阱”。这些不良组织和个人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个人偏好,先迎合,向大学生输出符合其惰性选择的内容,再引导他们将一己私利与自由主义价值观混淆,放大他们的负面情绪,使其失去宏观价值判断力,进而在网络上进行激进、叛逆、不负责任的个人发泄,这些行为,极易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带来风险。
不同于传统媒体“采集—编写—制作—回检—审核—发布”的常规工序,新媒体内容制作一般简化为“所见即所发”,用户原创、用户发布、用户反馈这种“从用户到用户”的交互方式,其实是在充分发挥互联网“连接每个分散的点”的作用。大学生凭借移动互联网,能够随时发布自己的新媒体作品,随时跟进了解热点事件的进展并发布评论。
全球网络信息互通共享,并不会因意识形态的不同而形成沟通壁垒,反而会凭借充分的信息交换,使得各地区、各阶层年轻群体在互通有无方面百无禁忌,任何别有用心的网络主体,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出入网络社群。大学生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受众,无论其是否主观愿意接触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等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难以避免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被夹带私货的传播内容影响。
目前,负责承载全球互联网信息运转的13台根服务器中,美国本土拥有10台(包含唯一一台主根),可以间接指挥并影响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数据流通。无论我们多么渴求掌控网络,但在通信技术话语权上仍处于弱势地位。技术话语权影响传播内容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球网络信息传播中也就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多元化的且以西方为主的意识形态内容时刻考验着国内的网络监管。凭借愈加便捷的沟通效率,加上成本低廉且易保存的数字化格式封装技术,海量内容在高校社群中以便捷的操作方式实现快速交互,任何一分钟内都有可能产生庞大的数据,一旦出现热点舆情,作为信息监管方,将突发舆情立即化解的难度极高。
首先,高校应建立并加强由党政领导和媒体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统筹学校宣传、网络信息、学生管理等部门协同工作,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队伍建设,充分发掘校内宣传工作人才,整合媒体技术及内容制作班底,完善校内舆情监督人员梯队建设,并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定期开展专题学习、技能培训及实战演练,提升全员的媒介素养,丰富一线监管人员的舆情处置实战经验,并与各主流平台管理人员及具备区域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保持常规联络,养好、用好线人团队,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准,打造“方向对、技术精、力量足”的组织体系。
同时,主管部门应主动对接国家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地方网信部门和各级媒体单位,在监管工作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及时互通有无,建立能够随时借助政府及业界力量应对日常及突发意识形态安全事件的机制。
在此基础上,严格制定高校网络舆情突发应急预案,分媒介、分情况、分难度确定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突发舆情事件类型、归口部门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改进预防措施,做到一切处置有章可循,一切反馈留有痕迹,从容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本质,是把控和引导大学生个人的价值认同,通过正面引导,确立并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一方面体现了当前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教育工作的思政融入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努力促进传统信息传播渠道与新媒体平台整合,在网络环境下不断争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
高校新媒体工作者需要掌握网络运行规律,通过贴近受众的内容制作,利用新媒体工具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正面宣传,创新传播途径、提高传播内容接受度,与时俱进地适应并遵循大众话语体系原则,令主流声音占据主流阵地,让积极正向的内容覆盖大学生的线上互动媒介。应避免一味说教,并关注大学生的表达习惯,帮助其掌握科学分析、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在信息交互中理性发声的习惯。
在新媒体内容监管部分,首先需要改善信息检索环境,利用最新的网络监管系统,实时巡查校园网线上活动数据,过滤并追踪有害信息来源,对危害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容创作者及传播发起端坚决追责,最大程度保证网络传输内容安全。
因此,在工作方法上需要技术监管与人力监管相结合,网络管理部门主要承担技术监管职责,及时监控、汇总有关学校的敏感信息;学生工作部门主要承担人力监管职责,在线下建立意识形态管理、追踪、宣讲队伍,深入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线下思想动向。
高校党委要统筹指挥,及时分析研判本校大学生涉意识形态的内容,对风险信息逐一评估,努力在舆情发酵之前第一时间进行干预,跟踪解决实际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占据舆论先机,并充分做好媒体回应工作。
同时,可发挥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及非中文语种学者的优势,建立特定的舆论信息筛选机制,将监管范围扩大至小众媒体和英语等其他语种信息,进一步防止负面舆情被外媒利用,以确保监督的全面性。
新媒体传播营造出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环境,其分散的传播途径、多元的内容生产和低廉的发布成本,都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而挑战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阵地,高校应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队伍建设、新媒体内容制作及监管机制方面持续提升,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制作贴近大学生内心诉求的正能量内容,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全面监管机制,更好地守卫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