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学生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研究

2022-03-17 16:39
关键词:人与自然情感疫情

张 枫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党委组织部,辽宁 沈阳 110136)

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整体性存在,社会是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完整统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深化为和谐共生,“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生存安全,亟需引发全社会关注。大学生担负着未来振兴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促使其全面成长、形成现代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调研概况

疫情发生前,课题组在十余所高校对学生开展调研,了解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现状,重点关注大学生对自然生态问题的知识认知、情感显现、行为表征和专业关联等问题。

(1)知识认知:80%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未开设过环保类、自然生态类课程”,仅有20%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此类课程;在开设此类课程的学校中,85%的学生表示课程性质为“选修课”,选择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的仅为15%;针对问题“你了解自然生态知识的途径有哪些”,选择“课堂”的不足40%,选择“公益广告”“科教片”“影视作品”等的为60%;当问及对自然生态知识是否了解,回答“不了解”的学生占10%、“较为模糊”的占28%、“一般了解”的占40%,选择“十分了解”的仅占22%。

(2)情感显现:关于问题“以下哪种事物最能使你感受到情感愉悦”,选择“电子产品”“虚拟游戏”“网络社交”的占到45%,选择“自然山水”的仅占55%;当问及学生假期与业余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场景,选择“网络环境”的占70%,选择“户外自然”的仅为30%;当问及最喜欢去的旅行目的地,40%左右的学生选择“主题乐园”“游艺场”“海滨浴场”等,60%左右的学生选择“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当问及学生喜欢的旅游品类,40%左右的学生选择“繁华都市游”“美食购物游”“刺激探险游”等,只有60%左右的学生选择“自然山水游”;当问及是否对当前全球自然生态破坏情况感到焦虑,40%的学生表示“一般”(35%)和“无所谓”(5%),只有60%的学生表示“形势严峻,为此焦虑”。

(3)行为表征:当问及是否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几乎一半左右的学生选择“经常使用”,40%左右的学生表示“偶尔使用”,只有不到10%的学生表示“从不使用”;当问及是否自觉分类处理废弃物,40%的学生表示“很少”,20%的学生表示“从不”,表示“经常”的学生仅为40%;当问及是否能做到绿色出行,40%的学生表示“清楚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并尽量做到”,30%的学生表示“做不到”,表示“能做到”的学生仅为30%。

(4)专业关联:针对问题“所学专业与生态文明是否具有关联性”,70%的学生认为“不具有”,25%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5%的学生认为“具有关联性”;当问及是否能将所学专业与保护自然生态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活动,60%的学生表示“从未开展”,30%的学生表示“开展过”,只有10%的学生表示“紧密结合”。

二、疫情前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

疫情发生前,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学生缺乏理性认知、情感观照、行为自觉和专业融入。

1、缺乏理性认知

调研发现,开设环保类与自然生态类课程的高校非常有限,选择学校开设过此类课程的学生仅占20%,即使有高校开设了此类课程,也多为院级必修课或选修课,授课对象主要为能源、环境等相关学院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设置选修课的高校较少,受众人数较少;在课堂以外,大学生获取的自然生态知识也大多是零散式、片段式的印象,未能建构起明晰的知识框架。总体而言,环保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知识领域。

2、缺乏情感观照

调研发现,大学生最喜欢去的旅行目的地,虽然包含自然山水、名胜古迹,但更多选择的是游乐园等场所。由于城市化程度加深,许多大学生幼年时期成长的环境不再是自然空间,而是封闭社群,学生容易深陷电子产品和虚拟社交的包围,沉浸于浏览网络信息、观看综艺娱乐、操作网络游戏等,他们看待自然的目光往往从外部视角投射,很少感同身受地认知、感受、体认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部分大学生与自然之间关系疏离、陌生化,缺乏对自然的尊重,缺乏情感观照与人文精神。

3、缺乏行为自觉

调研发现,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较为淡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过度消耗资源、生活方式无节制、破坏自然环境等不良行为,部分学生对能源的消耗与浪费漠不关心,认为其不会对自然生态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学生认为资源可以循坏使用,认为其不会立即产生可见的结果、对自然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学生追求对自身欲望的满足,对自然的价值与需求相对漠视,缺乏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

4、缺乏专业融入

调研发现,部分学生认为环保事业距离自己十分遥远,认为自然生态保护主要是环保专业相关学生的事情,自己只要能够力所能及做好身边事情就可以。大多数学生未能深入挖掘所学专业中蕴藏的与生态文明相关联的因子,未能将所学专业与环保关联起来,较少结合专业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实践活动。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契机

疫情发生后一段时间,课题组再次开展调研,参与第二次调研的学生对参加第一次调研的学生的覆盖率达到95%,受调研的样本基本一致。

座谈期间,当问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与环保问题的看法是否发生改变时,92%的学生表示“有很大改变”,6%的学生表示“一般改变”,只有2%的学生表示“没有改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为大学生上了一堂现实而深刻的自然生态课程,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触动,引发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大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发生重大改变。

一是在知识建构层面,大学生渴望建构认知自然的知识谱系。针对问题“疫情期间,您更关心获取哪类知识”,86%以上的学生表示渴望获得“更多环保与自然生态知识”,增加了对此类书籍阅读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阅读“自然生态方面书籍”;在教学课程设置上,9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环保教育课“非常有必要”,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只有1%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和“无所谓”。

二是在情感生成层面,大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疫情期间,很多学生向往户外的明媚,珍视自由的可贵和自然的美好,当谈及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选择“和同学聚会”“与家人到饭店聚餐”“享受美食”的占到75%,选择去“户外旅行”“拥抱大自然”的占到98%。很多大学生开始从哲学层面上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入思考,观察认知自然的视角与看待自然的眼光也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外在享受的视角转化为内在的感同身受的视角,不仅渴望体验在大自然中的快乐,更加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对大自然生发出真挚的情感。

三是在行为自觉层面,大学生开始主动思考并关注环保问题。疫情期间,大学生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影响,很多学生减少购买外卖食品,减少购物,选择居家做饭及减少消费支出等朴素的生活方式。90%左右的学生开始思考自己在低碳生活方面能够做些什么并付诸行动,自觉做到随手关灯、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用电等。

四是在专业融入层面,大学生投身环保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显著提升。85%以上的学生开始寻找所学专业与环境保护的连接点,思考在环保事业中如何应用自己所学专业并积极投身其中,很多学生开始树立环保意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神圣使命感显著提升,具有投身环保公益活动的意愿与诉求。

四、大学生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路径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只能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及认识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契机,通过知识教育、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教育等深化生态文明教育,重建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1、以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针对学生缺乏理性认知的问题,高校应加强课堂授课、专题讲座和教师周讲评。“不同教育主体合力推进生态文明教育”[2]。一是开设自然生态与环保方面课程,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选修课,使受众广泛;二是开设环保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环保方面的讲座;三是丰富周讲评内容,比如: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讲述实事案例的方式,介绍工业文明诞生至今,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巨大的自然资源,对自然生态和生物造成了巨大威胁,民众为此付出巨大代价。通过知识教育,以人类历史中无数惨痛的事例与教训,使学生认识到不尊重自然或违背自然规律,必然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事实与案例面前,由疫情带给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影响,扩展至野生动物濒危、全球生态恶劣恶化等现象,启发学生面对自然界向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进行反思,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无节制地掠夺自然,人类必须消灭各种非理性乃至疯狂的欲望,杜绝向自然索取豪夺,必须尊重、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以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

人类只有对自然生发丰沛、真诚的情感,才能真正尊重、热爱并保护自然。针对部分学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对自然较为疏离的问题,高校应以情感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形成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情感,关心自然生长与变迁的历程,尊重自然的当下和各种形态。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到田野、到公园去,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这种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好学好问的人,成为诗人”[3]。通过在假期组织开展自然之旅等活动,引导学生回归乡村、田野和原生态大自然,将学生从电子屏幕前吸引到户外,呼吸真实新鲜的空气,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空间,在自然景观中自发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将人类以外的生命存在纳入观照对象,感受自然的存在,感知美丽广博的自然界和自然界无比丰富的生命形态;到户外欣赏依山傍水的美丽风景,聆听虫鸣鸟叫、飘雨落雪的大自然的声音,体味田间植物与花卉的芬芳气味、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性体验引发学生从心灵深处生发对自然生命的真挚情感,真切感知人类世界与自然界是不可割裂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进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以行为规范教育带动学生形成保护自然的行为自觉

自然生态保护不仅要依靠各级政府在宏观层面行使职能、进行管控,同时要依靠每名公民在微观层面的行为自觉,只有依靠全社会共同的力量,才能改善自然生态。

当前,引发生态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是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而大学生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成为过度消费的主力群体,在行为方式方面,存在过度追求与享受物质、过度浪费与破坏资源等问题。要抵御消费主义带给大学生群体的消极影响,须使学生认识到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无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而必须不断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之和谐统一。同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使学生了解大量真实信息,认识到浪费资源、残害动物、野蛮出游的危害,认识到那些不会立即产生可见结果的行为其实正在一点点蚕食着人类的生存空间,以此警醒学生。在学生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行为示范教育带动学生身体力行保护自然,引导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符合绿色、健康、科学的要求。“要特别注重大学生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现代人的文明意识和素养”[4]。一是在疫情应对中,使学生自觉做到正确丢弃废弃口罩、节约使用防护用品、做好垃圾分类、杜绝二次污染等,引导学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二是开学后持续保持寝室、楼道、教学场所和公共场所的卫生;三是延展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在现有生活空间中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朴素简约的生活方式,在外出旅行时杜绝只顾自己感受与享受,随意丢弃垃圾等污染破坏自然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尊重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杜绝发生残害动物生命的现象。

4、通过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提升服务自然的专业能力

针对学生认为环保与所学专业关联不大的问题,以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建构学生自然生态知识的基本框架与体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多重内涵,提升学生对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地球生物的保护意识。一是组织开展环保知识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改进创新实验教学,指导学生科学使用实验用品,减少或避免污染品对环境的破坏;三是在毕业设计中,启发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尝试涉猎生态环境研究与开发的专业领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是在科研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创造发明专利,如引导材料学院学生研发环保健康的新型功能材料,引导能环学院学生研发新能源产品等;五是成立专业社团,定期开展以材料、能源使用、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六是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等专业赛事,提升专业技能;七是开展课程思政,既做到精准引领,使环保相关专业学生牢记新时代使命担当,也做到广泛普及,挖掘文学、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因子,使其他专业学生都能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情感疫情
战疫情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