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说明文是很常见的应用型文体,它的文章内容十分严谨,在语言表达上也兼具准确性和生动性,通过对说明文中特有的语言技巧的教学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并从中总结语言表达的知识。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来分析并思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探讨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说明文语言技巧的教学。此外,《苏州园林》作为事物说明文重在介绍某一事物,通过作者的语言来让读者感受美好,本文主要提出了例句分析教学、学生自主分析以及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说明文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经典文章,也是进行说明文语言技巧教学的重要例文。在进行说明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例句分析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句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可以通过归纳汇总的形式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表达技巧进行分类。就像《苏州园林》中一开始就用“标本”这个词,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苏州园林的地位,还准确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对其他园林的影响。说明文中对于数字的表达是十分严谨的,通过最准确的表达来为读者传递最贴切的信息,数字表达也是最直接的语言说明技巧,“四扇,八扇,十二扇”这句话就可以作为数字语言的表达例子,教师通过对这句话的分析教学来让学生在脑海中构思出扇子的各种形状。此外,准确的限定词也是说明文的语言技巧所在,教师通过对“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以及“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的分析,来向学生说明叶圣陶先生在进行语言构思时的严谨,“大多”指的是大部分,即不是全部的池沼都是引用的活水,如果这个词去掉的话就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这两个例句中的词语“极少”就与“大多”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处例子都是采取了限定词的方式来说明一些情况,通过说明性的语言来使文章的表述更加严谨,将相似的语言技巧进行汇总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说明文语言的技巧。《苏州园林》中许多句子都通过不同的技巧来展示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些词和句子在文章的表述中起了极大的作用,没有了他们,说明文会变得不严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此类句子并将其作为说明文语言技巧的教学例子,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学习能力。
当前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说明文中的生动性词语让学生在阅读《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更能够感受到苏州园林的魅力,说明文虽然要求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述一些事物,但是在文章中也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文章更为生动一些。如果在叙写过程中只是使用准确的语言,很可能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枯燥,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够极大程度上抓住读者的眼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文中生动性的语言并进行分析,“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句话很容易让学生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本句所使用的语言技巧,“俯仰生姿”让学生感觉到树木之间多了互动,在互动中尽显苏州园林的生机,“寂寞”更是采用了拟人的词语来让苏州园林的四季有了人的情感。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有引用古诗词的句子,“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学生借助古诗词的辅助很容易感受到文章变得生动亲切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在自主分析句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古诗句从侧面反映出苏州园林绝美的风景,无论哪个角度的观看,眼前的景物都是“鱼戏莲叶间”的美好,熟悉的古诗词不仅传递出如画的美丽,还带给了学生阅读时的亲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让学生真正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分析方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引导的方式教给学生正确的分析方法,还要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整理说明文语言的作业。首先,教师在“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这句话的分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一读这句话中描写了哪两种事物,然后观察描写的侧重点并进行分析。“假山的堆叠”,只写了一句话,重点介绍“池沼”,教师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带领学生去总结池沼的具体特点:引活水、池沼大者为全园中心、桥梁多样、河岸屈曲,配以石草、水中有鱼莲等五处,作者寥寥数语就可以传递如此丰富的内容,这是需要我们学习语言的表达技巧。此外,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的分析和讲解,学生可能无法实现对知识的完全吸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总结和消化,对语言技巧进行分类和学习。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点:准确性和生动性,然后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对教师上课过程中提到的一系列的关于准确性和生动性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类。对语言的准确性可以分为词语顺序的准确性、语言范围表达的准确性。教师在上课中讲到“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以及“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都是语言范围表达准确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大多”和“极少”等词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从“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可以发现“艺术”和“技术”是不能互换的,近义词虽然大意相同,但是感情色彩和程度是不同的,词语的顺序也极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第二大类就是语言的生动性,小组之间可以在文中寻找一系列生动的语言,通过反复比照来发现语言生动的秘密,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学生不难发现文中通过拟人、列举、引用等修辞手法来说明苏州园林中的事物,使苏州园林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学生在自主分析和总结的过程中真正消化知识,提高了对说明文语言的认知。
本文通过对《苏州园林》中的语言进行分析,细致地剖析了文中表现准确性的词汇以及让文章更加生动的词汇,发现苏州园林描写过程中的巧妙之处。关于说明文语言技巧的教学不能仅仅是教师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我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深入地感受说明文的语言技巧并将其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说明文实践的过程中将这些语言表达技巧使用得行云流水,提高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