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
(延边第二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学科课程。在这一任务和要求下催生了议题式教学的出现与实践,议题式教学成为新课改背景下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依托,同时深入研究议题式教学也成了思政课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新课标指出:“议题,既包含教材的重点知识,又体现引领价值;既是对课本内容的生动体现,具有针对性,同时又符合社会需要,具有时代价值。”一般来说,议题式教学是教师在对课标和教材深度解读和了解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确定议题,以生活化、综合性的议题贯穿教学全过程,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辨性、两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各式各样的课堂活动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能力提高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
在“三新”背景下,我们强调培养学生政治认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是指学生在面对多重变化的社会发展中,能灵活广泛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在处理过程中所展示出的关键品格和价值选择,是在传统三维目标基础上的发展和升华。要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如果单凭过去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效果上看肯定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议题式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是推动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必修二教材《经济与社会》为例,议题内容的选择往往需要教师和学生深入挖掘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需要教师在议题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收集当今社会中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社会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将所知所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认知。综上,议题式教学在思政课上的应用既是培养学生的关键,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
议题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想要设计好、运用好对于学校一线教师来说可谓是一种挑战。首先,议题的选择要“精”“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同时也必须能够与教材的知识结构相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所感有所悟。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议题式教学不只局限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它可以以辩论、演讲、实践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突破时空界限,打造开放、立体的动态课堂。最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单纯的理解教材知识已是完全不够的,因此,教师设计议题时,就必须在整合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以落脚点,将“死板陈旧”的议题创造性转化为“三贴近”的社会活动,实现知识学习的最大化。基于此,良好的议题式设计就需要一线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专业素养,甚至要求教师在思想上行动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拓展自己的综合素养。这样一来,有利于高中政治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成为研究型、反思型教师。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潜移默化中,部分学生在内心里认为政治课是小科,只要在期中期末临时抱佛脚简单看看就可以,因此,在平时学习上对政治课及其不重视,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课堂氛围沉闷。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热情以及课堂积极性就成为一线教师所研究的重要问题。而议题式教学恰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依托课本知识和社会生活热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议题,避免传统式的理论灌输,增强学习内容的具象感,以真实的情境创设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以及唇枪舌剑的辩论中一步步厘清知识脉络,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次,教师借助议题逐步启发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会自主探究的乐趣和获得感,在设计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点的差异站在多种角度、多种立场认识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够凸显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知识的平台,增强学生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
1.议题设计应与课程标准相适应
以议题为依托,进行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新课标也是实施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文献依据。因此,开展议题式教学,做好课前议题选题非常重要。首先要仔细研读新课标。新课标明确指出具有讨论价值是议题的关键,所以议题的选择要具有可议性。例如“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两种议题方式,一个以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结论,一个以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质疑,两者相比,对于前者学生只需要简单地在书上找其理由证明正确性即可,而后者就增添了可议性,可以让学生在探究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三次伟大飞跃的过程中明确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论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先进性,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加深对党的相关知识的认知,提高政治认同。因此,议题设计必须遵循可议性原则,给予学生质疑、辨析的平台,挣脱非黑即白的枷锁。
2.议题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相协调
开展议题式教学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以一种开放生动的形式构建活动型课堂教学,以此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现实教学中,有些一线教师积极响应课改要求纷纷开展议题式教学,无论何种课型,何种知识,统一采用议题教学,将议题教学万能化,绝对化。在议题设计上,教师要充分考虑本节课具体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来设计议题,例如,对于新授课在议题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重点考虑议题对本课重难点知识的覆盖以及与本课知识体系的协调性;复习课在议题内容的设计上可以重点考虑议题的综合性,议题所实现的目标需要高于传统的课本复习,着重强调其理论联系实际的价值意义;探究课的议题设计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思辨性,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运用知识于社会实践中。因此,高中政治课在议题的设计上必须要结合课型和知识点进行相应的选择,需进行取舍糅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议题设计应与教材内容相契合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素材,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材料。新课标重要强调议题设计应于教材内容相适应,因此,一线教师在议题设计上需明确要凸显教材重难点,将教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社会实际中进行选题,挖掘出既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引领性议题。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课,可以以“怎样看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教师在厘清本节课内在知识体系联系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两会的相关新闻及关于人大代表的先进事迹进行设计,比如,可安排学生访问身边的人大代表,通过对其担任人大代表期间的相关经验和实践进行分析,以此得出人大代表的产生、职权以及义务;同时可利用当下的时政热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假如我是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去做,以开放性、实践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将知识层层递进进行贯穿,最终落脚于实处,既符合教材内容,又能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
1.营造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思维开放性
一节优秀的课堂应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首先,民主开放的交流氛围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改掉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在当下,00 后的学生善于利用课下碎片化的时间去探索知识,了解和涉猎各式各样的思想和理论,思维活跃。所以,在议题式教学的课堂上,通过探究性和思辨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在良好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从不会说、不敢发言向乐于说、敢于发言转变。
2.正确处理课堂生成,适时进行价值引导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很多课上的情况是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所无法预设的,而机智的教师善于把握课堂生成,知道如何巧妙地将未经预设的细节进行有效运用,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议题式教学大部分课堂时间是围绕某个议题,针对某个情境学生进行探究讨论,但是面对一群思维活跃且跳跃的00 后青年学生,课堂上难免会涌发出一些未能预设到的问题。那么面对这样的课堂情况,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以最快速度接收学生的反馈信号,特别是要抓住学生不理解或理解错误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某一问题存在疑惑即说明他们对这一问题所代表的知识不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一问题作为解决教学难点的切口,以课堂生成性议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继续进行探究,积极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答案,以此帮助学生“解惑”适时进行价值引导。正确处理课堂生成,既充分发挥了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和教育水平。
1.师生双向评价,不断改进教学
为了检验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成效,及时完备的教学评价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关键一招。因此,可采用综合化的评价方式——师生双向评价来进行,首先,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之间可以从课堂行为表现,课堂议题材料的运用程度,问题解决的广度、深度以及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分级评价,深入剖析课堂教学中的困境。同时,构建良好的“生本”课堂,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引导者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辅助力量,议题式教学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晰的认识自己,学生也应该及时评价教师对议题式课堂教学的设计,可以从教师对本节课议题的设定、情境的选择、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等角度进行评价,以便教师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改进教学。
2.反思总结,师生共同成长
经验+反思=成长。议题式教学,它的运用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样板,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不断发展和改进的一种动态的教学方式,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因此,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次议题式教学都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未能预见的问题,这些未知的问题正是深入研究议题式教学方式最好的“良药”,然而最好的解决方式并不是简单的缝缝补补,而在于对其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的总结与反思。这一教学方式对于教师而言是全新的,同样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陌生的,因此,在课后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不断总结反省在课堂参与中的表现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鼓励学生主动做知识的探索者,激励学生在课堂中少一些“匠气”,多一些“灵气”,努力释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师生合力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一节优秀的思政课堂,可以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可以与新时代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基于此,在“三新”背景下,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是每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要做的,只有时刻为自己充满电,才会有足够的能量和时间去释放自己的教学热情,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