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晓琪
(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是运用生态概念中的整体、联系和平衡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探寻最佳教育生态结构的途径和方法。它与教育的宏观环境紧密相关,并对教育环境的变化做出积极的回应。2020 年突如其来并迅速在全球暴发的新冠疫情促使人们加快转换传统教育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将线上学习的探索发展提前成为常态的学习方式——未来传统课堂的线下学习和计算机网络支持的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将长期存在。因此,建构科学的教育生态系统是21世纪人类教育的中心课题(方然1997)。外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学科分支,同样受到教育生态学的广泛深入和影响。2020 年10 月教育部发布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以下简称《指南》)。本文通过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试图用生态系统理论为混合式学习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构建生态体系。
1972 年,霍根(Einar Haugen)运用生态学原理,考察语言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由此开创了语言生态学研究领域。1995 年多里安(Dorian)用生态观分析篇章结构、文本内容及其意义;2004 年加纳(Gardner)探讨了语言生态与语言教育之间的关系。我国外语教育生态的研究起于20 世纪80 年代,但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黄远振等(2010)运用生态哲学理论和生态化世界观,从外语课程生态、教学生态、课堂生态阐述外语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试图为教师发展和外语课程的价值取向探寻可行性路径。陈坚林(2010)借鉴生态学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指导,以实现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韩戈玲 董娟(2011)以课程理论为依据,提出一个多元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周勤 陈亮(2020)从生态视角调查了同伴陈述引领式公共英语报刊阅读课堂的给养情况,提出外语教学应提升学习者主体投入责任意识和改善互动条件,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给养。
混合学习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生态是基于信息技术手段,遵循课程生态理论,重新界定课程的生态环境,明确课程生态目标,分析课程的生态环境,实现该课程的实施内容的组织体系。整体上看,该课程生态秉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具有整体联系性、开放性和动态平衡性。
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 年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将新技术融入传统文科课程,以解决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对立的局面。一方面,可以激发文科学生对技术发展的兴趣与创造力;另一方面,加强培养理科学生欠缺的文学和文化素养(王之康2019)。据此,我国积极借鉴并深入反思自身高等教育。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2019) 明确提出“识变、应变、求变,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三变、两新、两大”要求,2020 年11 月再次提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经典课程理论也为大学英语课程生态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是美国课程理论家施瓦布(Jeseph Schwab)提出了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他把实践性课程视为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交互作用构成的有机的“生态系统”,其系统要素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课程系统的动态平衡。实践性课程的根本旨趣是“能力德性的提高和兴趣需要的满足”(吴刚平2000)。二是要素主义(Essentialism)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目标是应该“传承人类文化中的精华”和进行心智和道德训练(杨明全2016:149)。课程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关于世界和人本身的科学知识,艺术与思想成果和道德伦理原则等。由此可见,“新文科”概念、高等教育纲领性文件和经典课程理论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对能力、素养以及立德树人观念的倡导与弘扬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1)稳定课程结构
生态学认为平衡是与稳定相关。要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动态平衡,就要稳定大学英语课程的结构。《指南》指出,在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多媒体技术以及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整合进大学英语课程,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信息技术必须与课程的其他要素在教学实践中相互适应,使整个课程的生态链能自然运转,实现课程结构达到某种和谐的平衡和稳定。
(2)建立意义关联
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体系是各个要素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规律,相互联系,取长补短。比如,混合式学习模型中的信息技术要实现学生个体的发展,必须制约其不利因素,减少各种技术的误用滥用,发挥其快速有效地反馈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其他要素的互动沟通。只有产生联系的要素才能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承担支架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大学英语课程生态体系的平衡。
(3)实现动态的选择
课程生态的运行是动态变化和兼容开放,遵循优胜劣汰法则,对众多能纳入课程生态的要素进行筛选择优。例如,使用多媒体技术虽能丰富和多元化呈现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但教师不能一味地依赖各种教学软件,应该挑选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个性化课程等精品课程,引导学生使用操作简易、界面友好、经过普遍检验长期有效的学习软件。另一方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也对信息技术的更新不断提出要求。如何更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体系中,适应周围的社会文化环境,满足时代要求,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体系就像是课程生态的顶端锁链,决定整个生态的平衡。《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能力、跨文化意识和道德伦理等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普及率高,全面推进新文科的新形势下,大学英语课程目标从重视工具性转向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甚至要更偏重人文性,在英语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语言能力、发展个性、塑造价值观,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指南》增加并强调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更加突出了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主动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不是因为过于重视某个环节导致课程生态的失调,而是为了增强某个环节的驱动力,是课程生态整体具备强劲的动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涵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这三类不同性质的环境要素的复合生态环境(comp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范国睿1999)。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的自然环境是指学校提供的教室、桌椅、灯光、水等物理条件,是课程得以发生和实现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则包括文本、英语教师、学生、家长、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校管理者等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教学环境,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主体关系;规范环境则是大学英语课程所涵盖的目标、内容、价值等。
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的新环境是将互联网平台和其他网络技术等物理环境(软、硬件)引入大学英语课,构建出“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动态教学生态系统,在大学英语的听说内容中,建立以“教师引导—人机连接—学生实操”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搭建脚手架的作用,网络技术模拟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并加大“学生实操”的比重,为大学英语课构建一个由互联网搭建的虚拟的生态化课堂。
《指南》指出,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传统线下的课程社会环境,在网络这一要素加入后,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网络作为支撑其他构成要素交流的重要中介,能快速有效地促发实时互动和反馈,甚至能营造身临其境的可视化交流。尤其对于英语等语言,对声音和图像的传播速度和要求更高,网络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在线上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环境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通过网络调动其兴趣和积极性,防止变成屏幕后“沉默地”说英语,课程专家如何设计开发更适合线上教学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学校管理者如何制定线上教学的监督评价方案等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首先,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的理论基础明确了课程的实践兴趣价值取向,打破传统语言课程模式过度依赖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机械记忆,强调以“理解”为核心,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相结合,语言的运用不是单纯地背诵输出,应将学生视为“拥有丰富的感情,具有个体的人格特点的活生生的人”,突出了人的主体性与智慧关注,确立了课程的主体及生命立场(袁利平2020)。同时,要使学生投入目的语的真实情景之中,激发其内在的爱和动机,尊重生命立场。
其次,语言是多元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沟通工具之一,文化生态的多元化给予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从课程角度阐释多元文化教育,即是在课程中发展多元文化的观点,以推广不同的族群(种族)文化中正确、包容和不含偏见的教材(范国睿1999),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减少文化差异,求同存异,或达成文化的融合或统一,这正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的开放的价值取向。
第三,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向“立德树人”的生态道德伦理,通过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内容融合生态道德意识,提升教师的生态道德观传递意识,在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和教学方法中不断渗透伦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网络技术有效帮助学生迅速搜集到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信息。但是互联网信息数量如此庞大,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正确地语言文化知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管理能力。同时,要会鉴别真假,准确地使用英语和母语者交流,防止被对方影响产生对道德伦理的曲解。
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个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目标;另一个是“立德树人”的价值观。首先,2018 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成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语言的文化属性决定外语教学不能只注重工具性,还需兼顾人文性。工具性是指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是语言目标,是英语课程的“外在形式”,目的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人文性是指智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非语言目标,是英语课程的“内在灵魂”,目的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在英语实践活动中,课程内容包含了传统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相关任务,还应注重思想情感的熏陶、人文精神的培养,两者统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
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建设中,通识教育课程应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牢铸理想信念(高德毅 宗爱东2017)。《指南》的创新之处在于,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课程思政理念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社会多元价值交织、渗透的复杂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时代价值已经从最初的“更好地了解世界”转向了“让世界充分地了解中国”,如今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运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夏文红 何芳2019)。
第三,如何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理念?一是用英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会学生用批判的角度学习西方文化。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在对比中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文化认同感。二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教材内容选择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用英语将党和国家的政策融入教学内容进行时事教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此外,选取国外主流媒体的关于中国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发生的变化,或以“生存”话题为主要内容关注其他国家的变化,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信息技术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后,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多大的影响,混合学习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究竟如何开发设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学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外语教学”(陈坚林2010:209),即要正确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探索解决失调现象的方法,使教学系统重新归于和谐平衡,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学整合后的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生态建构旨在使大学英语教学实现从线性的“任务链”到非线性的“生态圈”的转向(胡芳毅 王宏军2019),保证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是外语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构建人机协同教学、人机协同教研、人机协同创新的学习共同体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和主动适应提出了更高水平的素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