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逻辑关系研究

2022-03-17 13:26柳春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柳春喜

(福州大学,福州 350108)

引言

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全面小康社会”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性战略目标,从目标提出到战略推进,贯穿了40余年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既反映了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务实推进和科学部署,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最终实现现代化阶段性目标而奋斗的过程。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阶段。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这意味着我国社会虽然实现了全面小康,但离美好生活仍有差距。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历史起点,正确认识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及其与美好生活的逻辑关系,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非凡。

一、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面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加上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严重影响,有学者对能否如期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心存疑虑,不少民众更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存在误解,调侃认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自身并没有多大关系,自己只是被平均化的个体。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对“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判断标准存在误区。

(一)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全面”,而非局部或每一个体

全面小康社会,重点不在小康,而是全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1]78这里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要求在总量和速度上实现目标,更要体现在发展的质量上,即要体现全面性,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都是全面的,它的“全面”体现了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全面包含“五位一体”

十六大以前提出要实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着重强调经济发展指标,对社会公平正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视不够。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国家战略布局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不能长的很长、短的很短。”[2]在人民需求层面上,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愈加广泛,不仅要求满足生存、经济上的富足,而且更加渴望自身获得发展。由此可见,全面小康不单纯是物质方面的小康,还包含精神层面的小康,是“五位一体”协调发展、贯穿各领域、全方面、全过程的小康。

2.全面涵盖全体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小康社会就是“人民性”的深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1]79人民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也是享受者。由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标。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一方面宣布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另一方面还有众多人口处于贫困之中,这样既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最终要靠人民检验。

3.全面克服城乡区域差距

当前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城乡区域收入差距上,还体现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上。面对我国城乡区域各项差距仍然较大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已经出台多种政策、措施着力解决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在于克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在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方面,2013年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2017年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克服区域差距方面,通过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城市群为主体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措施的推进,成效显著。

(二)全面小康社会核心在“小康”,而非“发达”

从当前我国国情来看,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过去相比显著提高,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如环境污染问题、贫困人口问题,需要一步一步攻克,而非一蹴而就。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乃至全面小康的伟大飞跃,未来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每一个目标的达成都和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跳过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直接到达下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另一方面,我国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经济的国际化、城镇化、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普遍较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第三产业发展充分,经济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较完善,人民平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处于小康阶段的社会强调的是一种中等收入水平,虽然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未来需要加快自主创新、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所以,当前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绝不是发达水平。

(三)全面小康社会只是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而非现代化的总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100周年,从革命战争时期的为民族求解放,到和平建设时期的为国家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并在不同时期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从战略布局来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现代化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要继续前进,迈向新征程。在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始终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只是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而非现代化总目标的建成。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阶段的五年计划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铺平了道路。

从现实情况来看,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后,并不意味着矛盾的消失,之后仍有许多风险要防范、许多难关要攻克、许多问题要解决。当前我们仍然面临三大攻坚战带来的严峻挑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脱贫脱的是绝对贫困,未来可能出现的返贫风险、解决相对贫困的政策或措施仍要继续。之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基于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助力农村高质量脱贫,助推农民致富增收。在国际形势严峻尤其是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对重大风险如金融风险的防范仍要重视。此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对污染的防治、生态文明的建设仍要继续。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朝着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不断巩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脱贫攻坚为全面小康社会“托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并未改变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与国际地位。在变与不变中,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还有低级、中级和高级之分。精准脱贫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标志之一,其目的在于解决低收入者贫困问题,使他们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实现全民小康,但不意味着全体人民都进入高级小康阶段。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只是小康的初级阶段,还要朝着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二、“美好生活”的提出及涵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14次提到“美好生活”,203次提到“人民”,用“人民美好生活”这一大众化、平民化、生活化的直白话语,不仅让人民群众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新思想、新目标、新战略等一系列宏大图景,更进一步拉近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距离。2020年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还必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的生活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多维视角全面把握‘美好生活’。”[4]

(一)美好生活是多维的,不是一维的

要充分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必须先研究马克思的“生活需要”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531在这里,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生活的满足当作人的第一需要。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类除了吃穿用住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还需要更高级的精神生活需要、政治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同样对人类向往的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进行了勾勒,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我有可能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5]537马克思还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6]因此,马克思所提出的“生活需要”绝不仅仅是一维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多维的。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界学者对“美好生活”的研究层出不穷,党和国家对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重视,并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赋予美好生活新的时代意蕴,一般来说,美好生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质财富的富足,二是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障,三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四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五是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美好生活是发展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从未停止。在战争频仍的古代,人民向往的是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道家推崇的“小国寡民”社会,《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等,描绘的都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到了内忧外患的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致力于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成为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普遍的美好愿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现民族独立的背景下,国家仍处于贫困落后状态。改变一穷二白状况、解决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当时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表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人民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对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具体化,在各个时期都反映了当下最突出的问题及人民群众最深切的渴望。

(三)美好生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

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抽象概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的制约,它具有相对性的特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当前国家层面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过去相比,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好生活正在不断实现;与世界上众多仍处于贫困落后的国家相比,在相当多的地方我们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离美好生活还有一定差距。就个体感受而言,教育水平、家庭、地区、阶层等的差异,影响着每个个体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对美好生活实现程度的感知也不同。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个体角度,美好生活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三、全面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的逻辑关系

全面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两者既有统一性,也存在差异性。

(一)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统一性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人民群众都表达了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美好生活首次提出是在十九大报告中。而小康社会的提出远远早于美好生活的提出,并一直作为国家愿景来描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实际上成为小康社会的另一种表达,小康社会其实就是一种美好生活状态、一种美好的图景,两者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同样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美好生活”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还包括更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五位一体”综合性的美好生活,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美好生活”,是对“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全面”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同样具有阶段性、发展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经历了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设”到“建成”阶段,每一阶段都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不断朝着更高水平发展。“美好生活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7]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向往美好生活往往具有不同的时代意蕴。古人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许是一种安定、和平的生活,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生活安稳,这是一种关注于小我的美好生活。随着历史的推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局限于个人层面的享受,而且逐渐转变为关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并致力于共同建设美好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制约。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在任何时候,平衡和充分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平衡与充分。虽然每一步发展都是向平衡与充分的趋近,但绝对的平衡与充分是遥不可及的”[8]。因此,解决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美好生活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推进,2020年后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也将不断实现,美好生活不断展现在人民面前。

最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与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贯穿于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奋斗史中,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同频共振。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提出的具体时代背景不同,其内涵也各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体现,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存在差异性

美好生活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出的现实背景不同。全面小康社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一定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取得较大提升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标志在于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美好生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旨在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二是具体内涵有所差异。全面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同样包含“五位一体”,但相对来说,美好生活包含的范围更广、体现的内涵更深刻。

四、结语

正确理解小康社会,把握小康社会与美好生活的逻辑关系,对我国接下来完成“十四五”规划、完成“2035远景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国的伟大事业意义重大。按照马克思所指出的,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城乡之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和对立,到那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将成为现实。但是,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仍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所以,无论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还是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都需要久久为功,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我家的小康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我家的小康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