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安庆 246133)
大学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群体,其法律素养对法治中国建设有直接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法律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笔者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结合问卷调研(共发出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为96.4%),探讨如何运用皖江文化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升其法律素养,不仅关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更关乎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通过问卷调研,结合分析方法,从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调研显示,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涉及法律方面的事件,“很关注”的学生占28.22%,“重大的才关注”的学生占55.19%,“不太关注和从不关注”的学生占16.6%。对于法律与自身关系,认为“关系紧密”的学生有82.57%,认为“关系不大和没关系”的学生有17.43%。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认为是“自身不关心”的学生达78.84%,认为“教育不完善”“社会负面环境影响”“家庭、学校未尽到责任”的学生共占21.16%。对于遵守学校各类规章制度的态度,认为“会处罚的就遵守”的学生有2.49%。这些都说明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增强,且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法律知识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调研显示,学校教育、大众传媒是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主要渠道,分别达到69.71%、82.57%。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治思想的主要课程,但大学生仍记得课程中有关内容的仅有32.37%,“印象一般”的学生有57.26%,“不记得”的学生达9.96%。对于《教育法》《民法典》等专门法中与自身相关的法律内容,“非常了解”的学生有3.73%,“了解一些”的学生有61.41%,“基本不了解”和“没兴趣”的学生共有34.85%。因不知法、不懂法而导致法律认知出现偏差,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判断。
在依法治国的当下,全民守法对大学生的法律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大学生要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并且要敢于抵制违法犯罪行为[1]。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法律能力能否应对基本法律问题,认为“不能应付”的学生达35.68%,“基本可以应付”的学生有58.92%,“足够应付”的学生仅有5.39%。当面对在学校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极端方式、关系解决、无可奈何而罢休”的学生达7.05%。面对屡禁不止的考试作弊、履历造假现象,认为“说不清最有效杜绝方式”的学生有10.37%。以上说明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十分必要。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加强皖江文化与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我国不同的地域文化圈内开展法治,不能忽视地域文化的存在及其意义[3]。调研显示,对皖江文化中法治内容有了解兴趣的学生占到82.16%。因此,挖掘皖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找出独到之处,发挥其亲和力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接受与之相通的法律制度与条款,推动法律与道德相互融合,更好地树立法律理念,减少法律施行过程中的阻碍。
当前高校在法治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不能很好地适应法治校园建设的新要求。一方面,调研中有7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但高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法治教育,授课教师也多缺乏专业背景,无法对有关知识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进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校园中有关法律的活动开展较少。调研显示,“没参与过”或“从没听说过”校园法律文化活动的学生占67.22%。因此,通过挖掘皖江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对教育素材动态取舍,丰富法治建设内容,让学生认知“德”与“法”,能更好地满足高校法治建设需求。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容易被不良思想影响。2020年6月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其中显示,2014年至2019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高中(技校)及大专以上人员逐渐增多,占比从8.98%上升到12.32%[4]。高校法治文化具有教育功能,是塑造人的重要手段,起到法治和道德教育的双重功效[5]。运用皖江文化向大学生普及基础法律知识,可以对大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和约束,进而通过大学生的示范作用,优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皖江文化形成于日积月累的生产生活实践。人们长期受到优秀区域文化的浸润,对区域文化产生深厚的情感,是人们文化自信、文化信仰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源泉,也是人们形成文化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重要基础[6]。利用皖江文化蕴含的浓厚的法律意识、丰富的法律知识、合理的法律行为等,能为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提供丰富滋养。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内在支撑。因此,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唤起法治主体对于法治的信仰和情感,对于法治的运行具有基础性作用。
1) 法治主体意识。早期桐城派提倡明刑弼教。只有刑罚得当,先明刑,后弼教,才能够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2) 法律至上意识。革命先驱陈独秀认为应通过对法律至上的追求革新政治面貌、实现社会的正义,这体现出皖江文化中对法律权威性和重要性的推崇。
3) 法律调解意识。安庆桐城六尺巷宰相与邻居互相谦让、主动调解的故事源远流长,为后人津津乐道。安庆当地倡导“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孝德孝义,并应用于日常纠纷调解中。乡土社会所追求的和谐、所遵循的礼制,都要求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修睦友好,互相谦让,遇到纠纷事宜,积极调解,高效调处息讼。
皖江文化中有关法律的知识非常丰富,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接受度高,吸引力强,具有参考价值和教育意义。
1) 热爱祖国。皖江文化含有深厚的爱国思想。晚清教育家吴汝纶从教育着手,力求以教育救国思想培养国民健全人格,改变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状态。陈延年、陈乔年为了坚定的理想、国家的命运,用朴素又热烈的情感为国家奋斗终生。这些身边人、身边事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榜样。
2) 保护环境。皖江地区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方苞针对当时山林川泽无人养护情况,建议国家颁布法令进行整治,明确规定责任,从法律上分清有关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保护自然资源。近代以来,岳西县为保护林木,成立“三元禁”“同善禁”等组织,负责巡逻、保护山林。还制订规范养护山林的合约,对于毁坏山林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皖江地域百姓尊崇自然、保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对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升生态文明智慧具有启迪价值。
3) 廉洁奉公。皖江文化有着深厚的清廉文化。左光斗在天启四年(1624年)被削籍罢官时没有任何家产,一贫如洗,被世人赞为“清直敢言负重望”。通过弘扬宣传清廉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规范自身行为。
皖江文化涉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法律行为,反映当地人不仅通过启蒙教化普及法律知识,也勇于直面不公,敢于争取权益、维持正义,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提升法律素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1) 启蒙教化普及法律知识。尽管在皖江文化中启蒙教化最主要是传播礼教伦理思想,但其中也承担了一些法律知识的普及功能,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塑造具有借鉴意义。如为新生举办启蒙礼仪式,强化少年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增强社会责任感等。
2) 不畏强权追求公平正义。皖江文化中对于社会真理的追求体现明显。左光斗,明时安庆府人,是著名的能臣,有“铁骨御史”之称。他曾奉旨巡田,魏忠贤伪旨向其索取田地,被左光斗义正词严地拒绝。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这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提高他们的社会正义感具有积极意义。
3)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皖江地区地方乡贤不仅兴学助教,还热衷地方社会治理。张廷玉家族热衷于桐城当地公共交通的建设,曾筹银6 300两于桐城东门建成良弼桥,改变了之前行人无法渡河的局面。这种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传统对维护皖江地区社会风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大学生化解乡村社会矛盾、稳定乡村社会关系树立了榜样。
在法治中国建设迈入系统协同推进的新阶段,发挥皖江文化“经世济用”作用,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法律意识文化熏陶、法律知识理论学习、法律行为实践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1) 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可借力皖江文化,打造浓厚的校园法律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法律文艺活动。开展“法律文化节”“法律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同时,也可将皖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中,例如,订阅法律类和宣传皖江文化的报纸、杂志、书籍,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法律文化。
2) 借助科技拓宽传播渠道。新媒体网络技术因其快速性、开放性等优势,已成为青年学生查阅资料、对话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可以通过拓宽传播渠道,为大学生营造法律意识的环境。一方面,强化地域意识,通过开设专栏、主题数据库、特色网站等,为大学生营建内容可靠、资源集中的皖江文化法律思想传播阵地。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常用App,融入皖江文化,充分营造提升法律意识的氛围。
1) 加强思政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法律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可以将皖江文化中涉及的法律知识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把皖江文化精神细化并融入课程要求、课堂作业等诸多方面,让学生熟悉、了解法律知识。
2) 加强法学学科的主体作用。法学学科是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资源。充分调动广大法学专业教师实施法治教育的积极性,着力挖掘和利用皖江文化的地方资源特色,通过开设皖江文化法律知识选修课等形式,不断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
1)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升需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养成。一方面,利用“三下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契机组织大学生到皖江地域乡村调研,引导大学生深入挖掘和整理优秀传统法治文化素材,更好地理解其蕴藏的内涵和价值,实现当代价值转化。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英雄人物面对面等,引导其树立良好的革命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传承和发展好皖江文化的使命和担当。
2) 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一方面,围绕学校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充分利用皖江文化中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案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征求学生建议和意见,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法律行为和履责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校期间权益受到损害时,也应及时引导其通过正当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的养成,可以发掘地域文化中丰厚的法律资源和道德资源,通过个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提高法律能力,为建设法治中国培养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