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丹,洪 林,陈 阳
(盐城工学院 a.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b.高等教育研究院,江苏 盐城 224002)
质量文化是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一种行为自觉,也是衡量高校课程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从质量文化建设视角,探讨如何聚焦政治觉悟、个人涵养、社会责任和专业能力等“课程思政四维度”,找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到表达思政元素的恰当载体,将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准确输出课程思政,实现“课程思政四维度”的育人目标,具有应用价值。
思政课程育人成效可从宏观的政治觉悟和微观的个人涵养两个维度评测;专业课程育人成效可从宏观的社会责任和微观的专业能力两个维度去评测。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离不开“专业”,应将思政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从政治觉悟、个人涵养、社会责任和专业能力四个维度优化课程思政实施质量。
一是政治觉悟维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清风正气、蓬勃朝气遍布全社会。”地方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应当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所学专业需要应用的先进设计、管理工具,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具有工程伦理、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有能力且愿意为区域服务、为国家服务。
二是个人涵养维度。地方高校学生个人涵养主要聚焦学生个人的道德、情感、意志力、合作精神等一些内化的个人品质,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及学生后续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文化陶冶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通过专业教育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1]。
三是社会责任维度。我国已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需要一大批能担当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调研显示,环境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社会责任体现在:能通过专业学习,有效运用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则,研究和解决制造业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能正确认识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并能在团队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增长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
四是专业能力维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新的通用技术,驱动各类产业转型升级,掀起了新型工业革命,对工程类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工程类人才要具备适应数字化环境的能力,能融合数字化技能和专业领域知识,实现人机协同等。这需要地方高校以数字技术赋能专业课程教学,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培养方式等方面重塑专业能力。
虽然质量文化最初是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的概念,但在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得到了理想实践,它既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又是一种“思维的背景”[2]。质量文化是在有形的质量管理工具、手段等因素与无形的质量承诺、价值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往前推进的[3]。地方高校质量文化是地方高校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质量理念、质量形象、质量规范、质量行为、质量价值观及其物化形态的总和。
首先,质量文化与“课程思政四维度”的关联性体现在质量文化的质量理念上。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质量文化是以追求质量为旨归的一种专业生态型文化。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开设水、气、固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若干主干课程,其培养的人才是“两山”理念的重要践行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因而,其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敬业精神、科学思维、工程伦理、职业素养及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担当意识,使他们能够掌握较强的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服务国家和地方环保工程建设事业,这与政治觉悟、个人涵养、社会责任和专业能力等“课程思政四维度”育人要求完全吻合。
其次,质量文化与“课程思政四维度”的关联性体现在质量形象和质量规范上。2020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作为高校育人质量规范,实现“课程思政四维度”育人成效是达到这一质量规范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质量形象的核心内容,实现“课程思政四维度”育人成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质量文化与“课程思政四维度”的关联性还体现在质量行为、质量价值观及其物化形态方面。正确的质量价值观指引着正确的质量行为,正确的质量行为印证了质量价值观的正确性。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应将课程内容与质量规范、职业标准对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价值观;将质量价值观物化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依据课程核心问题确定思政主题,进行课程思政的递进式教学设计,形成基于质量价值观的课程内容体系,引导学生的质量行为,达成“课程思政四维度”的育人目标。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何,直接关乎污染防治、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国计民生问题,应当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各环节,通过机制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质量文化,实现育人目标。
调研发现,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资源还不够丰富,教研成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强;“教书”与“育人”结合不紧密,显性思政课程与隐性课程思政相脱节,课程思政局限于“课堂思政”,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动性不足;缺乏针对课程思政的有效评价体系和持续改进措施;等等。面对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应通过机制创新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彰显立德树人质量文化。
一是在专业行业中深挖思政育人元素。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要注重挖掘本行业思政元素,注重剖析地方环保行业工程案例,将工程案例中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等理念逐层递进式地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将环保意识、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让学生感到既亲切又耐人寻味。
二是在实践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应通过企业实习、工程现场实践、相关学科竞赛等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社会实践类课程中设计地方环境资源、美丽乡村与绿色发展等主题调研活动,加强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与生态文明教育。
三是以“双评价”机制引领全链条人才培养。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坚持以德为先,多育并举,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建立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德育养成评价“双评价”机制,确保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等融合德育目标,形成全专业、全学校、全社会资源共同办好课程思政的工作合力。
四是形成多样化课程思政育人考核机制。可制定具体量化的“思政元素+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考核办法,架构起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分层次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可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将国家专业标准、环保行业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效对接,在环境监测与评价、环保工程工艺设计、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执业三面向”上设计具体的思政育人考核标准。
五是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培育机制。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来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学习产出”评价、学生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来促进评价方式优化迭代,激励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团队不断优化。
高校的质量文化是以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人本型文化,高校提供的教育产品——课程,应能满足或超越学生的成长要求与发展预期。因此,课程思政实施要通过创新课程内容,来实现学生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感知和对学校质量文化的认同,让学生体会到课程思政的人本关怀,让教师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让教学充满“思政味”、教师挑起“思政担”。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追求。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使命担当意识;按照课程育人目标,以及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专业能力、工程素养、个人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建立专业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包括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体系、思维与行为方式及其所蕴涵的工程伦理和道德素养;努力挖掘环保行业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地方文化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立足地方实际,采用新颖多样、有趣灵活的教学模式,将地方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糅合进专业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接受思政教育;要使思政元素全过程、不间断地渗透专业课程知识点,使课程思政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并在持续改进、不断完善中形成一种追求质量的生态文化。
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共建课程思政。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共同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引导他们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寻找思政资源,与教师共同寻求内容创新,有效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引导学生获取并比较2020年6月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与2007年的公告,分析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探求这一趋势的原因,进而理解国家的政策措施和成效,由此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展示课程思政的魅力。
三是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要在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前提下,以生态文明思想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为主线,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5]。可结合污染防治政策及政策执行现状,介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强化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结合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在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6];立足我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智慧,启发学生在科学实践中表达中国元素,树立文化自信[7]。教育学生“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8]。
学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接受教育的途径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课程思政的载体持续改进、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并非特指一门学科,而是以一切教育场所和教学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穿、全方位渗透的一种育人理念,是结合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的协同育人文化[9]。只有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协同育人文化,将“课程思政四维度”有机融合,质量文化才能保持其生命活力。
一是注重环境氛围营造,实现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要以环境氛围的营造为载体,构建“课程主导、环境熏陶、实践历练、自我塑造”四位一体的课程育人体系。应充分发挥环境工程专业独特的文化氛围优势,精心布置环境,创建可视化思政园地,让环境说话。例如,创设集思政教育、党建培训、“中国道路”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区;布置我国环境保护和修复成果的图片、数据展示等,让学生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受到熏陶,接受教育。
二是提升实践能力培养,体现课程思政教育价值。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要以工程实践为载体,聚焦学生能力培养,细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层次和执业面向,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比如,遵循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细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需具备的知识综合运用、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3个“能力层次”,架构环境监测与评价、工程设计与施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与管理3个“执业面向”,实施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相结合、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3个“培养结合”。让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工程实践中了解企业、了解产业;深刻领悟人才质量的内涵,明晰环保产业链、创新链对环境工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更为重视自身环境伦理、信息、经济、管理等知识体系的构建,不断提升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能力和素质提升中体会课程思政的价值。
三是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有机融合“课程思政四维度”还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大院大所”创新高地,探索“教、学、研、产、用”分层进阶“立体育人”课程思政模式,让教学过程、生产过程、创新过程互动,将环保产业需求深度融入专业教学,充分发挥企业专家在教学中的作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教室、实验室是课程思政的教学空间,工程现场、车间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课堂平台、实践平台是课程思政的载体,网络平台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可带领学生围绕课程思政主题制作新颖生动的微视频,例如,以动漫形式创编科学发现小故事,以纪录片风格剪辑环境工程大师传记视频,以优秀环境工程案例描述成就,以典型环保工程事故原因剖析开展警示教育等,在潜移默化中达成育人目标。
总之,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也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更是立德树人、构建高校质量文化的必由之路。环境工程专业今后应采取更多措施、聚集更多资源,让学生围绕我国生态环境事业全局,开阔眼界、立足长远、自我提升。同时,要更加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从而对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等进行持续改进,充分发挥课堂平台、实践平台和网络平台的作用,让课程思政建设更加高质量。努力建成学校有氛围、专业有特色、课程有品牌、教师有榜样、学生有收获的课程思政新格局,为培养更多扎根中国大地、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地方高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