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立忠,张梓英,赵利梅,睢宁
1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杭州 311402);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53)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专业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之一,也是高校优化学科结构、体现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根本性任务。为了提高本科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2018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新时期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商科、新农科。在新农科建设方面,重点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并且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1]。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更是提出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实施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促进各专业领域创新发展[2]。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需求新形势下产生,为中药学、农学、生物学相交叉的新兴专业。自2001年以来,国内已有14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此专业[3]。所培养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在中药材产业助力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大幕的拉开,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和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奋斗目标,持续加强专业建设,培养中医药事业、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历史使命。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唯一开设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高校。该专业于2011年设立,经过10年的建设,2019年入选浙江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了主动适应国家战略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普通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能力,凸显专业特色与优势,学校按照新农科建设和一流本科专业要求,聚焦中医药事业和中药材产业对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人才的需求,经多方调研、论证和实践,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构建了更为科学完善、适应区域经济、突出学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该专业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引领,围绕办好一流本科教育、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目标,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依托学校作为“省重点建设高校”“省部共建高校”建设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契合一流本科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遵循了以下五个原则:①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特色。②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遵循服务国家和浙江卫生健康需求的原则,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对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人才的需求,全面审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③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版)》为指导、国内一流专业作为标杆,结合行业标准、专业认证(评估)标准和用人单位意见,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④加深校企合作,坚持特色发展,突出专业与学科特色,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⑤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的培养训练,加强课内教学水平建设、设置课外实践模块,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不断持续改进”的理念,根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按照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理念,构建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环节。教师应理清每门课程、每个实践环节在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支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构建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修读课程对应矩阵,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提高课程体系建设规划性、系统性,使课程和实践环节的设置更为科学合理。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育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聚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中药材产业的需要,以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为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掌握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中草药栽培、中药材鉴定等基本理论,具备较完备的现代中药学、农学、生物科学知识体系,了解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中草药栽培、种子种苗生产、中药材鉴定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好岗位胜任力,能在中药材产业及相关领域的行政事业单位或企业从事中草药栽培、中药材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课内教学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三大平台。课外实践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五个模块。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除思想政治、军事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全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外,本校还设置了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并有最低学分要求。其中限定选修课依据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选择。无论是限定选修课,还是任意选修课,都可分为社会科学、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创新创业、校本特色等五个类别。学校对每个类别课程需要选修的最低学分也做了要求。大类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除了必修课外,同样也分别设置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需求从中进行选择。
德育实践模块包括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涵盖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草药栽培生产管理实践、中药炮制及药房实训等。智育实践模块包括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其中毕业论文包括学生与导师相互选择、毕业论文选题定题、开题报告、试验、撰写、修改、答辩等环节。体育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和体质测试,使学生掌握军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国防意识,拥有健康的体魄。美育实践模块涵盖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研、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包括假期社会实践项目、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专业刊物发表美术(含摄影)或设计作品、文体比赛等。劳动实践模块,包括公益劳动和专业劳动,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依托中药学一级学科,在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带动下,实行“引培并举”,打造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学校积极引进工作经验丰富和高水平学术人才,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并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工作量。为新入职教师配备经验丰富、学术能力强、师德师风过硬的老教授作为教师,实行“老带新”制度,进行“一对一”帮扶,让年青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快速成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以新进教师为后备力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中青年教师到行业主管部门挂职、相关企业交流、出国访学、参加学术会议、加入专业学会和协会、担任科技特派员等多种途径了解中医药行业动态和中药材产业需求,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应用技能,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学校还聘请相关中药材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到校授课或做专题讲座。给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为人师表、全面履行职责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带教人员颁发教学基地兼职导师聘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依托智慧教室,采用混合式、翻转课堂、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探究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手段、方法、理念及评价改革,打造金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动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将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模型(BOPPPS)运用到植物生理学课程,通过设计课堂导入、明确课堂目标、课堂前测、参与式学习、课堂后测和课堂总结等六个环节,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将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应用在中药化学课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开放,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双互动的教学模式,均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4-5]。同时,秉承“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的教育理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任课教师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对所授课程设置专业教学和德育双重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融入德育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6-7],努力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4.4.1 创造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校内除了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材种质资源与评价、中药资源工程学、中药标准化研究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中医药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之外,还建有药用植物组培快繁实验室、药用植物园和喷灌设施齐备包括温室大棚在内的中草药种植教学实践基地。校外,学校与省内10余家著名中药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这些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极大满足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4.4.2 梳理课程结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让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学生全面了解该专业的知识结构、专业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学第一学期就开设专业导论课。同时,教学团队瞄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材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按照专业能力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根据课程性质及课程内容的不同,精心编写了包括专业劳动、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内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知识、能力、素质和思政的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同时构建中草药栽培、中草药鉴定两大课程群,并将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药用植物栽培学、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这五大核心课程进行优化组合,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由共性到个性,循序渐进地构建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为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相关基本技能的掌握,针对应用型专业,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学团队设置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即实验课)。为了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的实验课实行单列,增加实验课比重,并将药用植物栽培学的实验课安排在上半年和下半年两个学期完成,形成贯穿整个生长季的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过程。单独设置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综合实验课程,训练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草药栽培生产管理、中药炮制药房实训等实践环节,既为理论教学服务,又使学生开阔视野,培养相关专业技能。毕业论文环节是对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勇于探索、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今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相关工作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毕业实习使学生在进入正式工作前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毕业实习,让学生有目的地深入工作实际,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巩固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4.4.3 拓展美育实践,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将第一课堂以外的学术科研、文化艺术、社会实践等,即美育实践,与第一课堂无缝对接,贯穿整个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路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生命科学竞赛、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备赛、竞赛过程中,以赛促学,激发学生潜能,拓展知识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专业综合素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将所学直接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指导药农克服生产难题。同时,这些实践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本科生科研导师制,使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鼓励学生申报和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让学生在科研选题,研究内容确定,技术路线设计,实验实施,结果分析,论文撰写与发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标准,学院组建以分管教学副院长、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为核心,教学督导员、教辅人员和学生为主体的多层级教学质量保障队伍。校院两级督导组随时检查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定期检查本科毕业论文开题、中期和毕业答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每年定期举办教学观摩,学习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定期举行教师讲课说课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在有效保障的基础上,学校还建立教育教学多元评价机制。教学督导组对教学环节运行、学生学习、课堂教学等状况进行评价。学院教科办对教学资源、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对教学业绩进行考核。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和试卷进行分析,开展教学总结。学院学工办对生源质量、学生学习状况、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摸底,通过往(应)届毕业生座谈、到用人单位现场调研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测评。教学效果评估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授课教师、课程负责人、学院教科办和学校教务处。相关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反过来再推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的调适,以保障和监控人才培养质量。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为建设一流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提供了发展机遇。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围绕办好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为目标,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中药材产业人才需求为原则,基于“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不断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打造强有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展新兴教学模式研究、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构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期浙江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村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医药事业、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