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晨
(中共贺州市委党校 民族与统战理论教研室,广西 贺州 542899)
新的征程上,坚定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强调,要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三条对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作出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1]122,这为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下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指明了前进方向。如何认识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与乡村文化生态的关联,通过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为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文化动能,这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认真破解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事例,考察分析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问题,试图对文化赋能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及规律加以探索。
乡村文化生态是乡村文化生发和存在的状态,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文化自身发展等内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是要建构起与时代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乡村文化发展新模式,其实质是通过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来促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的时代价值,是乡村文化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乡村振兴文化效益的内在要求,更是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乡土文明底蕴的必然诉求。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29中华文明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其特质显现于中华文化多样性中的普遍价值诉求和不竭的生命力,是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乡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华文化特别是农耕文明的根脉所在;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价值功能有时被忽视了,承载农耕文明的诸多文化形态沦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边缘者。李松认为:“对乡土价值的低估和利益诉求的功利化、庸俗化、多元化,使得乡土文化保护表面化、碎片化、商业化成为常态化。”[3]面对“乡村文化传统延续被割断、文化认同凝聚力被弱化、遭受外来文化猛烈冲击”的风险挑战,如何在保持乡村文化的灵魂、底蕴和特色中传承中华文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厚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土文明底蕴的应有之义。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筑牢建设现代化强国文化自信的根基,赓续中华文化根脉,是从根本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时代必然。
文化力量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它能积聚更多参与力量,激发乡村建设主体内在动力,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但在现实中,一些人习惯地认为乡村文化是传统的、落后的,简单地用城市文化标准对待乡村文化,用城市文化发展的方法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以致乡村文化成了被边缘化的对象,多样化的乡村文化中所蕴含的特定文明价值和价值功能被抛弃,乡村文化本体地位被贬低、被忽略。一种被视为“落后”的地方传统文化的消失,也许谁也不会注意,不会感到惋惜,但当一批文化群落消失的时候,文化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4]。这种破坏带来的直接损失,是乡土文化资源的流失,人们所依赖的乡土情感失去寄托的灵魂。乡村衰败是乡村文化底蕴的流失和乡土文化根脉的割裂,是乡村文化本体地位被忽略等行动偏差的具体表征。
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实践证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是乡村全面振兴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推动力。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不仅有现实的民生意义,培育乡村文化新业态,更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尊重乡村文化的本体地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打造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是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效益的时代必要。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保持文化主体之间的互动,即人的良性互动,作为主体的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文化创造。因而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实现文化生态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文化自身良性而可持续的发展,这是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理当遵循的文化生态内在发展规律之一。对于乡村文化生态来说,当然是要保持乡村文化良性持续发展。现实中,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风险挑战。随着市场经济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和乡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乡村文化生态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当然这种变化绝大部分是向好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并没有达到促进乡村文化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效果。“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尤其是市场化的侵袭,我国传统乡村文化正面临着衰败的威胁”[5]121,传统乡村的文化生态价值面临“陷入价值底线动摇、生态伦理缺失、价值重建等境遇的风险”[6]62。因此,遵循乡村文化发展规律,客观要求我们把握乡村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乡村文化生态内在的本质规定,更好地把握乡村文化生态的演变规律,找准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照乡村文化内在的本质联系,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前,全国各地在推进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效。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是广西贺州市第一个市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自2020 年11 月设立以来,有力促进了贺州全市各个瑶族支系整体性保护和发展以及各瑶族支系之间、瑶族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相处,对促进南岭民族走廊的民族团结起到了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但从整体上看,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乡村文化重塑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发展的意识不强,将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分离开来,不能正确看待文化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互促互进共赢的关系。不少民众认为乡村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对乡村振兴有价值,但很难有较好的金钱物质回报,传统文化制造物化商品实现货币收入比较困难,对自身发展并未带来好处,因而没有兴趣去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的群众尤其是青壮年认为乡土文化是落后的东西,不加区分地自我矮化进而放弃传统文化,缺乏自信有自卑心理,思想上行动上有抵触,以致于民族文化特色被淡化。从贺州市文旅部门了解到,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内已建成并开放的乡村博物馆有20 座,但没能充分展示乡村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以致于在建筑样式、展品陈列等方面千篇一律,展品雷同且档次低,缺乏“镇馆之宝”和乡土特色。
乡村文化生态重塑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推进的多元参与主体较少,特别是青年村民参与不多,“文化群体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据调查,在南岭瑶族文化(贺州)生态保护区内,瑶族习俗、瑶族文化及与瑶族文化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存在着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文化技术人员指导及专业的文化保护传承队伍短缺问题凸显。如平桂区机构合并后,民宗局并入统战部设为民宗股,只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民族宗教事务,文旅局非遗保护与传承部门也面临机构不健全、专职工作人员匮乏等问题。钟山两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门唻歌”“羊角长鼓舞”传承人主要集中在沙坪村,村内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务工,现有的传承人员年龄偏大,缺少传承人后备人选,面临青黄不接的不利局面。
乡村文化整体性、长效性保护传承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完整系统的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经费保障和技术支持还不适应保护传承工作需要。各部门经常性协调机制不健全,齐抓共管的有效格局没有真正形成。如旅游、“三农”工作部门更多注重的是经济发展指标,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关注度不高,重开发利用、轻传承保护的现象较为普遍。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缺乏,没有形成统一的保护标准及管理规范。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社会资金投入来源有限,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系尚待健全,缺乏能够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进行规模化、常态化展示的平台。如平桂区沙田镇瑶族文化展示馆是依托国家级非遗名录“瑶族服饰”建立的非遗保护工作平台,由于专项经费的不可持续,导致该馆难以开展更多的瑶族文化保护传承活动。
乡村文化资源在乡村全面振兴领域的价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农文旅融合深度不够,难以取得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效果。民俗文化发展向度的单一性,使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旅游业的带动效应不够明显。一些村落存在对瑶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专业人才储备匮乏、资金不足等问题,以致“瑶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不大、层次低,瑶族文化传承保护与乡村全面振兴难以深度、有机融合,瑶族文化再建构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叠加、倍增效应难以充分释放”[7]59。如网红村岔山村的村史馆除了建馆时陈设了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外基本空置,没有将村史馆与乡村旅游很好地结合起来,助力乡村发展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重塑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生态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重塑认识理念有偏差。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缺少科学理性认知,对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等问题。
二是重塑基础待巩固。表现在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短缺,乡村资源单一,特色产业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方面。
三是重塑要素有缺失。文化传承后继无人,有的口口相传、师徒传习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逐渐消失,造成少数民族工匠人才短缺。富川葛坡镇深坡村想恢复古戏台建设,除了需要资金投入外,还缺乏仿古建筑工班。
四是重塑环境有偏移。移风易俗阻力仍然存在,乡村社会风气亟待根本改善,一些传统文化的组织功能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在新的征程中,乡村文化承载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8]406。重塑乡村文化生态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系统工程,需要着眼长远做好战略谋划,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多元主体协同发力,久久为功。应从以下五方面把握重塑之道。
科学的思维,正确的导向,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前提基础。为更好地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坚持运用科学思维,把握正确导向。
一要树立战略思维,坚持服务服从于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要将文化建设置于同乡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的战略高度来认知,围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来展开,把着力点放在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集中到为激发农民参与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参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参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
二要树立系统思维,坚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现代化作为根本任务。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视为基础性、根本性工作任务来抓,注重加强文化建设与农村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建设的协同性、关联性,做到全局谋划、整体布局、系统推进,以人的现代化带动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现代化。
三要树立底线思维,坚持把有助于破解“三农”工作中尤其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作为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工作问题的重要举措。从发展理念和历史规律中找到解决乡村衰落问题的根本之策,坚持用文化聚心凝魂积聚人气,引领乡村未来。坚守乡村文化生态重塑的底线,消除阻滞乡村文化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利益固化藩篱问题,一如既往地保持对乡土文明的敬畏,坚守中国乡土文明的价值意蕴,筑牢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蚀的铜墙铁壁。
实现乡村文化良性可持续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的文化动能,必须按照乡村文化生态的内在规定性,构建和谐稳定、富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
一要坚持不忘本来,因地制宜整合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因产生于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习俗文化、历史发展等,具有个性化、多样化表征。要突出文化的原真性、差异性,因地制宜挖掘、整合利用好本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体现差异性、本土性文化品质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二要坚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科学规范释放乡村文化的价值功能。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是区域内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贯穿于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发展进程,具有宝贵的历史、社会、艺术和经济价值。科学规范地释放乡村文化的多功能价值,更好地满足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必须坚持把乡村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突出区域特色与先进文化的紧密结合,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要坚持面向未来,切实有效激发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乡村文化振兴绝非一日之功就可一劳永逸。在保护好今日文化生态的基础上,坚持面向未来,以当今文化生态的优化,最大限度地保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注重乡村文化的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相统一,推陈出新,开拓创新,赋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价值与内涵,使基本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社会价值观念、组织体制,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乡村文化生态重塑的保障。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必须加强规范引领,夯实保障基础,使之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前行。
一要加强价值引领,强化思想保障。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贯穿国民教育的德育体系、融入法治乡村建设;深化推进好家风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加强乡村文化传播,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加大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乡村文化元素提升乡村风貌,让乡村振兴更具魅力。
二要加强党建引领,强化政治保障。发挥党和政府主导规划作用,制定完善推进乡村文化改革发展的财政支持、金融支持、土地使用等配套政策,健全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治理体系,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化供给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完善“一乡一品、一村一策”发展规划,优化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乡村文化与城乡经济实现多业态、多渠道的跨界融合,不断丰富乡村文化业态。
三要加强人才引领,强化组织保障。坚持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文化生态体系建设,重构以人才体系为基础的乡村主体,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文化生态重塑的能力素质,激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文化生态重塑的内生动力。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围绕建设一支“一懂二爱”工作队伍,优化乡村产业文化发展的人才环境、创业创新环境,围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专业技能。
乡村文化供给与需求的“悬浮”,使得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效满意度和认可度不高,原因在于没有突出特色。重塑乡村文化生态,要从建设主体需求的迫切性出发,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体现乡土特色气息,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空间。
一要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在文化设施的建立、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彰显文化内涵、体现文化意义,乡村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应与现代文明的要求相适应。立足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坚持乡村文化、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盘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二要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结合地域特征、民族特点、历史背景和发展水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模式,大力打造“乡村文化+”新业态。资源开发要取其精华、扬长避短,在保留优秀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明,使每个开发项目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
三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乡村文化平台载体。分门别类制定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形态的制度规范,构建现代基层民主政治文化公共空间;创建各类型的乡村新型村社组织,优化其文化活动方案,加强对传统公共空间的保护、传承和多元利用;积极创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化形态,建好、管好、用好村史馆或农村博物馆、文化广场、文化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乡村文化生态信息化建设,加强虚拟型公共文化空间治理。
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文化生命力的过程,就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在改革创新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加强乡村文化发展的制度建设,是保持乡村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一要建构多元协同参与机制。注重重塑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主体的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建立健全党委统筹协调传承保护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工作机制,确保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乡村文化传承保护大格局。创新乡村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乡村文化培育、乡村文化建设激励、乡村文化市场治理、乡村文化研究阐释、乡村文化信用以及考核等机制。
二要建构多元支持机制。强化规划指导支持,科学编制保护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护措施和方案;强化文化产业发展支持,积极引进具有创新思维和现代科技素质的文化经营人才,建立健全合法的投融资主体和科学的投融资机制;强化人才支持,完善人才发现、引进、培养、培训和使用等政策,壮大乡土文化传承保护人才队伍;强化法治支持,制定更加符合区域实际、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法规,使乡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要建构乡村文化环境保护评价机制。将文化生态保护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实行领导干部文化生态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文化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行常态化的文化环保约谈、巡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非遗项目保护责任单位及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网格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