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敏,戴立上,汪洪,朱昊如,胡臻
1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 (温州 325035);2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温州 325000)
随着中药炮制产业的日益壮大,饮片生产企业众多,截至2017年,全国通过中药饮片GMP认证的生产企业已有1700多家[1],但依然存在很多中小企业生产标准无法完全达到统一;而原药材和炮制辅料的来源及质量多有不同[2],若按统一的工艺规定生产,饮片质量标准也难以保证;此外,由于炮制工作较脏、较累等原因,专业的炮制人才依旧缺乏[3- 4],而且炮制后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医药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地方,针对炮制行业现状,如何培养投身炮制事业合格、优秀的人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炮制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鉴于此,本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课堂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是理论学习和训练基本技能的战场,加强课堂教学是培养合格中药人的重要环节。
办好医学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5]。中医药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药未经炮制不能入药,中药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故有“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等古训,这些都体现了炮制先辈们对治病救人的敬畏之心和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适时地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想素质教育、生命教育渗透入专业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6-7]。以“草乌煮制祛毒”为例,首先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加强学生对患者生命的尊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深入体会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加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过程:教师以问题引入,“草乌为何要炮制?”,并以古代士兵在箭头涂毒、“上箭最快,到身走数步即死”的故事加强学生对于草乌炮制目的的理解。教师通过草乌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报道“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加深学生对草乌毒性的理解、对炮制工作的重视,引导学生体会作为医药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对生命的敬畏感,提高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转而提出“如何炮制,如何确定炮制标准”的问题,引入炮制机理和炮制标准相关内容,提示学生乌头碱在有水加热的条件下结构不稳定,通过酯键的逐步裂解及毒性、疗效的变化,使学生掌握草乌水煮法祛毒的机理,并加强对煮制标准的重视。在学生掌握操作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尤为强调操作细节和要点:大小分档,水浸至内无干心;水煮至内无白心;浸草乌的水不可用于煮制;口尝检测,至无或微有麻舌感;口尝经验鉴别方法:取100~150mg样品,于舌前1/3处,嚼半分钟,当时不麻舌,2~5分钟后出现麻舌感,持续20~30分钟后消失,即可[8]。教师还可借助草乌中毒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深刻含义,时刻牢记作为医药工作者的责任,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责任感;在煮制过程中需对“白心”和“麻舌感”进行适时检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培养其一丝不苟、诚信严谨的工作作风;草乌从古代的“非危病不可用”到成为现代常用祛风散寒药,炮制是关键,是广大中医药先驱者智慧的结晶,以此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广大中医药前辈的崇敬之情。
此外,如甘草蜜炙、地黄蒸制前后药性的改变,附子有回阳救逆之功但必先炮制祛毒等,教师可适时适宜地加入了思政元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中医药的伟大和中医药人肩负的重任,增强他们职业自豪感和使命感,端正其学习态度。思想决定行动,学生只有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课堂当成汲取知识的战场,把学习当成对自己的武装,把为患者服务看作医药工作者的天职,将来才能真正成为敬业爱岗、有坚定信念的中药炮制工作者。
明代《本草蒙筌》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阐述了炮制标准的重要性;清代《修事指南》谓:“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表明了炮制工艺与标准及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而无论实验室操作还是大工业生产,炮制标准的确立首先都是在“形、色、气、味、质”上的经验判断,故实验课上学生掌握如何控制炮制的质量标准至关重要,教师课上必须严格把控饮片炮制质量标准。教师课堂讲解完成后,在选择性示范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阐述需注意的细节和要点,如生熟性状对比,炒制的火力要求、翻炒操作、质量检查等,并将拍摄好的合格饮片生熟对比图片播放展示,在学生操作时,做进一步对照,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合格炮制品的颜色、形态等性状特点。实验课上每味药都准备足够,供学生反复操作,保证学生对每个细节都把握清楚。学生虽2人一组但必须每人独立操作,且课堂完成的炮制品必须经指导教师现场评分,鼓励与强制并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王不留行,学生最初操作过程中,因火力、时间及翻炒操作等问题,爆花率大多较低,或爆花程度较差或焦煳过多,合格率较低,教师通过针对性指导和学生的反复操作,学生全部掌握了操作要领且爆花率均在90%以上。再如焦麦芽,教师在指导学生注意火力、外观性状改变的同时,让学生参照合格炮制品的影像图片[9],对掌控炮制终点的确定,效果显著。
成绩是检验学生学情的重要指标,学生自然非常重视,考核方式多元化,更能保证和体现评价的准确性[10]。教研组在教学改革探索中,也对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细化,总评成绩包括四个部分: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成绩、开放实验成绩和企业实训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体现了课堂教学效果;开放实验成绩可体现学生在炮制理论和实践学习过程中的科研思维,以学促研;企业实训成绩主要是学生在为期一周的企业实践后,对所见所学与体会,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评分标准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40%)+考核成绩(20%)+开放实验成绩(20%)+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值日情况(10%)+实验态度(15%)+预习情况(15%)+实验操作(30%)+实验报告(30%);考核成绩=炮制方法(50%)+操作规范(50%);开放实验成绩=设计理论基础(25%)+可行性(25%)+创新性(25%)+结果(25%);实训成绩=实训表现(企业给分)(50%)+实训报告(50%)。
考核方式的改进使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开放实验和实训考核充分发挥了某些学生的优势,也体现出某些学生的短板。如在开放实验部分,有些学生较为保守,且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故未能很好完成。学生总评成绩平均分较以往稍高,后续改革中,教研组将会在开放创新中进一步吸取经验,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引导、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在专业知识基础上大胆探索、尝试。
高校应与医药企业加强合作、拓展多维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11]。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生产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段[12]。炮制理论是炮制技术的指导依据,炮制技术是炮制理论的宏观体现。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炮制实验课的硬件设施与企业有很多不同,属于作坊式手工操作,随机性较大,但学生必须结合炮制理论,体验炮制过程中饮片性状的变化及注意要点。由于实验室操作与流水线生产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学生不清楚企业饮片生产模式。为避免学生闭门造车,教研组与某市某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让学生在理论和实验课程结束后,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活动,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通过实训报告,笔者发现产学结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将课堂知识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学指导产,产检验学,学以致用,使其在工业化生产实践中认真观察和思考,主动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进而主动去寻找解决方法。例如,有学生在实训中注意到,蛤粉炒阿胶前,阿胶的切制规格与教材有所区别,以5mm或10mm为宜;炒制时,固体辅料的用量大多与实验室操作有所不同,实验室操作中,因为药材用量较小,若要炒制合格,辅料使用量通常需要适当超出教材规定用量,而蛤粉炒阿胶,在工业化生产中,辅料蛤粉使用量亦远远大于教材标明用量;炒制时加热容器设定温度,实验室小规模操作与工业化生产亦有区别,可能与工业化生产中加热温度比较恒定有关;炙法中,为确保液体辅料充分闷润,药材闷润时间均超过24小时,与实验室小量手工操作亦不同。
为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真正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发扬,教研组在课程进行之初,就布置了开放实验任务,以小组协作的形式开展。本校2017级中药班42人,5人一组共分成8组(其中两组分别为6人)。开放实验要求为:“在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技手段支撑下,试设计某药材新的炮制工艺或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等,或改进已有炮制工艺或质量检验方法、标准等。”在学生课堂学习和企业实训结束后,学生在两周时间系统查阅资料、整理并上交文案报告,教师评阅并指导后,学生进行实验准备,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上交实验报告。
最初的实验设计到最后的实验报告均显示,大多数学生在产学结合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践,认真思考,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药理论,对某些中药的炮制工艺等提出了改进设想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其中7组为黄精、女贞子、吴茱萸等中药的炮制工艺改进,1组为何首乌古法与现法炮制对比验证。几项实验均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且分组完成模式增强了学生集思广益的意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众所周知,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和科学的瑰宝,几千年临床经验赋予了中医药在医疗保健活动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随着中医药在新冠疫情斗争中的卓越表现,国人乃至世界对其越来越重视。因此,中医中药所担负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也势必越来越大。中药作为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武器和手段,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着临床疗效的好坏。炮制是中药进入临床使用前必经的重要环节,是中医药特有的制药技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如何保证并提高炮制质量和效率等,是中药炮制从业者面临并急需解决的永久课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只有产学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中药炮制人只有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才能使这门科学发扬光大。因此,在产学结合基础上,利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对炮制理论、炮制工艺、质量标准等进行深入研究,是中药炮制人的基本任务。炮制教育工作者要做好领路人,不能纸上谈兵,要在实践和探索的路上带领学生共同进步。
教研组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进一步加强课堂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去中药饮片厂进行短期实训,并在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训体会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设计并组织实施开放实验,对中药炮制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有效提高了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整体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开放实验因质量检测等内容涉及本课程教学以外的场地和设施,需另行调配,耗时较长,故而顺利开展和完成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