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 科研赋能 促育人质量提升

2022-03-17 02:06刘美玲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朝阳区课题学校

刘美玲

近三年来,“美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动了笔者所在学校办学品牌与特色的形成;集团化办学促进了学校转型升级和内涵发展;云端战疫开辟了师生成长新航道;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育人质量提升,向学生、家长和社会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实际获得感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构建美好教育文化,提供优质教育供给

(一)把握时代教育脉搏,聚焦学校发展瓶颈

近年来,在教育深化综合改革背景下,受区域名校办分校、引进资源校和大学办附属学校等教育资源整合策略的影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加。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一方面满足了本地区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需求;另一方面也对区域原有优质学校办学提出了挑战。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思想为指引,落实朝阳区教育强区发展策略,满足区域内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需求,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成为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构建美好教育文化,培根铸魂提质赋能

针对以上现实,学校领导班子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广泛的调研和实践,组织全体干部、教师开展持久的大讨论。通过讨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逐步构建并形成了以“办美好教育,启幸福人生”为教育理想;以“为美好生活准备,为美好人生奠基”为办学思想;以“美好管理”“美好课程”“美好课堂”“美好教师”“美好协同”“美好少年”为实施路径,以教师、学生实现“美好”能力为教育追求的“美好教育”文化理念与实践体系,凝练、培育、形成了美好教育文化。三年来,学校坚持美好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为主线,着力探索美好教育本质内涵,构建美好教育管理体系,积极探寻美好教育文化建构路径;探索美好教育实施策略。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美好教育文化已经成为学校办学的纲领和师生行动的指南,成为了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用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核心问题,成为学校一张闪亮名片,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二、探索美好教育策略,优化学生成长路径

(一)探索美好管理策略,向规范与有效要质量

美好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优质、高效的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的提升更离不开教学常规和中考备考流程的有效落实。三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质量监控等环节入手,力求“精、细、实、严”,向目标和标准要质量,向扎实和细节要质量,向规范和有效要质量。

1.狠抓“集备”,抓实“六备”,向“细节”要质量

(1)狠抓“集备”,构建 “四备一反思”集备流程。一备,即集体备课,单元备课,总体规划,任务分工;二备,即个人备课,研读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编制两案;三备,即集体备,说课研讨,集体完善,修改定稿;四备,个人备课,个性复备,修改调整。一反思,即课后反思调整设计。

(2)抓实“六备”,向细节要备课质量。一是备教材(知识、能力、素养),二是备学情(已知、未知、障碍),三是备(定)目标、重点、难点,四是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五是备活动(遵循规律、发展思维、体现学科素养),六是备评价(关注学生实际获得——达标)。

2.紧跟“集团”步伐,坚持“三同”,向“标准”要质量

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紧紧抓住集团在教研和教学方面的办学优势,深度开展集团联合教研活动,共同备课、同步教学,确保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学校坚持与集团开展同标准考核,坚持开展期中、期末联合质量监控、联合质量分析,同标准质量评价。

3.坚持“集诊”,定期“监控”,向“管理”要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常规落地,保障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建立了全面质量监控机制。一是通过开展推门听课、干部集体视导、借助专家诊断等方式,落实学科课堂质量监控;二是通过期中、期末质量分析,落实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三是通过问卷、访谈、检查专用教室使用记录等,落实英语口语、实验教学质量监控;四是通过构建“六有”作业批改要求、学生作业监控记录本等方式,检查教师分层个性化作业布置情况,保证学生作业数量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本学年校长带领干部、教研组长听初三复习课300余节,节节有反馈,课后抓落实,提升了毕业年级课堂教学管理效能,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二)构建美好课程体系,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学校育人目标达成的基础。学校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凝练办学理想、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在确保国家课程开足开齐与高质量实施的前提下,构建形成了 “三六三九”“美好课程”体系;实现了核心素养全覆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如:九大课程群促进了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学业水平提升;健康生活课程群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了学生体质,健全了学生品格,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位居全区前列。课程体系建设不仅促进了学生五育并举,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为学生终身美好生活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美好课堂研究,优化学生成长主渠道

三年来,学校坚持开展教学规律研究,坚持教与学方式变革探索,带领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干部、教师通过一起备课、上课、反思、听课和评课2000余节,提出“三六九”美好课堂策略,即三个原则: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为特点,以学生学习实际获得为原则;六个助推:问题、质疑、评价、工具、技术和情感为要素;九字方针: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引领教学课堂从“知识课堂”向“思维课堂”转变,引领学生从知识积累走向素养发展,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课堂教学文化。美好课堂研究优化了学生成长主渠道,促进了学业水平和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

(四)打造美好教师团队,科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课堂实施的主力军。在学校“美好课程”体系建设、“美好课堂”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干部教师将问题转化成课题,通过研究去解决问题。学校共申报国家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4项、区级课题6项,这些研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与思考。三年来,近90位教师参与市、区级研究课题;30多名教师应邀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以及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课题课例展示组织等举办的各级各类展示活动。100余位教师代表学校为国培项目或其它培训,为来校交流学习的领导和教师作研究课展示。教师教育教学获奖达896人次,与前几年相比,无论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推动了学习型和研究型教研组建设,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品牌的形成。

以参加朝阳区教育督导室理想教育文化课题研究为例,在课题组倡导的“一个价值观、两个方法论、十二个教学策略、四大能力培养、三个真正落地”课题理念的引导下,借力专家们手把手跟踪式指导,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靶子课”教学实践、课题研讨交流、参与课题校教研等活动,校师逐渐体会到由追求知识积累的课堂逐渐转变为追求育人价值的课堂的不同。[1]教师逐渐对理想教育课题从质疑、观望走向接纳、认同,再到主动探索和积极实践。特别是疫情期间,本校课题组教师坚持开展线上研讨,得到课题组一致好评。通过理想教育课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味”“学术味”“文化味”越来越浓厚,能够围绕学科教学“真问题”开展“真诚”交流,研究和实践过程“真实”,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均有了一定转变和提升。课题成员多次代表课题组在区级活动中执教、展示,多人次撰写的课题相关文章被《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发表。

(五)助力美好少年成长,培育拔尖创新型人才

1.融合创新,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近几年,学校以《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趣学乐考”模式实践研究》为选题,申报了朝阳区名校长工程立项课题和朝阳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通过课题研究逐渐探索形成了“趣学乐考”流程图、“趣学乐考”在线题库、“趣学乐考”学科实践案例等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共组织学生开展技术支持下学科竞赛活动26场次,在线寒暑假作业57课次,参与人数6311人次,线上学习总次数160441次,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线下竞赛的方式进行知识内容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习内驱力得到充分激发。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自主合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例如: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优势,积极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趣学乐考模式”创新为纯线上的居家学习“云竞赛”模式,积极开展云竞赛30余场,学生参加云竞赛9800余人次,学生学习统计达6万余次,成为了学校“云端战疫”的重要举措。既丰富了学生居家学习的形式,也提升学生居家学习的乐趣。又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积极运用项目成果,开发建设了党史学习题库,开展一系列党史学习大课堂实践活动,既激发了师生学习党史的兴趣,也创新了学习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切实达到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推动学习方式创新的目的。学校融合创新成果逐步得到上级认可,朝阳区名校长工程立项课题顺利结题,202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百所融合创新课题示范学校(朝阳区仅9所),2021年入选北京市百所融合创新基地学校(朝阳区仅6所)。目前学校为朝阳区唯一荣获“双百”项目的学校。

2.系列举措,精准帮扶培优拔尖

一是针对部分学生、部分薄弱学科,学校建立“导师制”进行精准帮扶。每名干部和教师帮扶1~2名“徒弟”,定期进行有计划的帮扶,给予他们学习、思想、心理等全方位的指导。导师精准关注、及时鼓励,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促进了学困生的进步和学优生的拔尖。

二是实施“好帮好”项目,助力拔尖人才培养。为帮助“准拔尖”学生达到拔尖创新人才标准,学校从本校毕业升入985大学的学生中选拔15名优秀大学生,做为初三优秀学生的学业人生规划导师,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辅导,为学生带来学习好方法,交流人生感悟、家国情怀等。通过学长引路,用优秀引领优秀,助力美好少年从“优秀”走向“拔尖”。

三是“混合式”教学研究,助力优秀学生领跑。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学校的管理方式,同时促进了学校在线学习体系的构建。中考复习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建立不同层次的学习群。教师通过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学习任务单、发布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网上交流研讨,解决疑惑。同时针对学生困惑,指导优秀学生作为“小先生”,为班级学生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助推不同层面学生快速成长。

3.丰富活动,励志减压轻松备考

(1)开展系列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了“学史崇德,文化润心,培根铸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启动仪式。邀请毛泽东主席侄女毛小青亲自为学生们讲述党史故事;二是召开以党史为主线的“牢记百年党史,唱响红歌旋律”的红歌大赛文化节活动,唱出了“陈分望实”人永远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三是开展“重温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的党史知识竞赛,营造“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四是组织初三学生参加了“一针一线绣党旗、一心一意跟党走”的绣党旗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开展系列理想励志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青春有梦,励志向前”初三年级园博园励志教育实践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品格,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和目标意识;开展“百日拼搏,礼赞百年”的百日誓师活动;开展“百年风华茂、逐梦正青春”初三毕业典礼活动。鼓舞学生拼搏冲刺的士气,唤醒初三年级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斗志,助力学生直面困难,勇于挑战,突破自我。

(3)开展心理辅导、团队减压等活动

学校开展了《放松心情,轻松备考》心理减压户外拓展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系列小活动,减轻学生心理负担,释放压力,轻松备考。此外专业心理教师在中考前给学生进行心理团体辅导,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定期心理辅导,定期举办学生心理沙龙,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蓄力量,向美好前行。

三、深化美好教育成果,为“双减”落地赋能

针对当前“双减”面临的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不足,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课后服务教学质量不高等课后服务难题,学校把问题转化成课题,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借助“双师课堂”实践,创新性提出了“双师课堂”理念下的课后服务模式,目前已经申报成为北京市“双减”专项课题;在朝阳区政府、教委大力支持下,积极尝试与“飞象星球”机构合作开展“双师课堂”实践研究。通过合作研究解决了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不足问题,丰富了课后服务供给,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美好教育推动了学校教育理念转变,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为师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成长平台,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特长日益彰显。近三年,学生在体育、艺术、科技各级各类比赛、竞赛活动中获奖达8000余人次,促进了学生的五育并举,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学校在教学质量、办学成果和教育影响力等方面逐渐提升,先后获得全国管理创新品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人工智能教育优秀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北京市科技示范学校、朝阳区教育劳动奖状集体、朝阳区艺术教育先进校、朝阳区文化特色金牌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朝阳区中考工作优秀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优秀校。先后20余次承担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讨和现场会活动,接待近1000人次全国各地兄弟学校干部和教师来校观摩和交流学习。学生、家长对教育的实际获得感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十四五”,学校又站在了主动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双减”教育改革,学校需要担当起更多的教育职责和使命。我们将一如既往肩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挖掘美好教育本质内涵,积极探寻更为完善的美好教育文化建构路径,探索更为有效的美好教育路径和策略,推动美好教育文化由“全景”走向“街景”,从“品牌”走向“金牌”,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继续奋斗!

猜你喜欢
朝阳区课题学校
朝阳区成立街道快递外卖行业联合工会
朝阳区总工会干部下沉街乡同心战疫
疫情防控 朝阳区各级工会组织在行动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首都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路径选择——以朝阳区为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学校推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