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利华,董李勤,王妍方,魏爱英,王艳霞,巩合德,张昆
(1.西南林业大学 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 昆明;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3.西南林业大学 湿地学院,云南 昆明)
《自然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先行课,向学生传授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自然地理学要素知识的基础上,确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人地观[1]。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自然地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高、学习态度端正等是教好学好本课程的先决条件和有利因素[2]。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普遍遇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高校评价考核教师的机制或办法普遍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3]。为了完成考核任务,教师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了科研工作当中,在教学业务上的探讨热情不高。承担自然地理学分要素课程的教师大多数只负责完成单要素的教学任务,而对于《自然地理学》课程,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探讨活动及深层次合作事项开展偏少,师资力量显得比较分散。
当前随着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自然地理学》课程的课时普遍压缩,但教学内容和考试的要求并没有减少和降低,并且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面广量大、教学难点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2]。此外,随着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倍增,一部分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并对其就业前景担忧,于是选择参加各类国家级等级考试或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培训活动等,以增加将来就业应聘的筹码和竞争力;另一部分学生选择备考硕士研究生,尽管自然地理学是大部分高校地理学硕士生的入学考试科目,但学生疲于准备考研的其他科目,往往留出很少的时间学习本课程;如此导致学生的精力分散,学习兴趣不高、效果欠佳。
《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性与综合性强,但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紧密,随着学科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充实,但教材更新速度慢,许多新观点和新内容未能得到及时体现[2]。
以上这些问题给《自然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带来了一些困难,更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充分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教学内容,成为摆在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在西南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等本科专业学生,因专业性质和特点差异,各个专业的授课年级不一,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是在学习自然地理学分要素课程后再学习《自然地理学》课程,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自然地理学》课程则放在这些专业的部门地理学课程之前开设,各专业采用的教材均是伍光和等编著的《自然地理学(第四版)》。为更好地提高《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以上该课程理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随着自然地理学教学内容的日益综合化以及各项信息技术的引入,个人不可能全部掌握和精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亟待借助团队力量组织和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3]。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根据《自然地理学》课程包括的内容(地球概论、地质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或动物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学院教师所承担的课程及从事的研究方向组建教学团队,让每个教师按章节分课时讲述自己最擅长领域的自然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前沿动态,通常由承担《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学与水资源》《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教师分别讲授自然地理学的第一章地球、第二章地壳、第三章大气圈与气候系统、第四章海洋和陆地水、第五章地貌、第六章土壤圈、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和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即为“拼盘式”授课。同时,授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相互听课、研讨等教研活动,在科研工作当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以促进深层次的合作和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
在《自然地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以PPT课件和板书为主的授课方式一般难以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而结合学生探究式[4]等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以专题的形式组织开展,基于教材内容,将其中的扩展知识作为专题,难度适中,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专题小组,让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文献资料,扩展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基本内容,并将专题小组调研分析后制作的PPT报告在全班展示,供师生参考、讨论等。该方法不仅可使整个集体的知识总量迅速增加,而且还可以启发、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教学相长[5]。下面举例说明。
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时,分别以人类对火星和月球的探测为专题,鼓励学生深度挖掘国外和我国的探测历程,突出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和探月“嫦娥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大地构造学说时,教师可以主要讲授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而对于地槽-地台学说、地洼学说和地质力学学说可以分别作为探究的专题,尤其地质力学学说和地洼学说是由我国科学家李四光、陈国达分别提出的,通过探究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等,明白知识的发展更新性,而且可以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报效国家的精神。在第三章第五节气候变化一节中,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教材列举了天文学、地文学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原因,其中天文学方面的原因中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涉及米兰科维奇理论,可以以此为专题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从中点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在第四章第三节海水的运动一节中,教材表明[1],潮汐的周期在一个朔望月内(29.5日)会随着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互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农历初一(朔日)和农历十五(望日),这三个星体的中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上潮水形成大潮,而在农历初八(上弦日)和农历二十三(下弦日),这三个星体的中心几乎成一直角位置,地球潮水形成小潮,实际观察到的大小潮的日期还要滞后。由此,根据在地球观测月相的变化(朔月(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望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朔月(新月))就可以推断农历的大概日期,从而推断地球潮汐是否会出现大、小潮,可以以此为探究专题,引导鼓励学生观察、记录月球的阴晴圆缺,探索月相的成因及其与地球潮汐变化的关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讲授第五章第一节地貌成因与地貌类型一节时,其中地貌成因涉及到人类活动,可以以此为探究专题,让学生搜集人类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地貌过程的实际案例,以及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的实际案例,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讲授第五章第二节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时,涉及到坡地重力地貌崩塌、滑坡和蠕动,在我国西南地区,山地面积占比大,经常发生这些地貌灾害,可以以防治这些灾害为探究专题,让学生搜集生产生活中人们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的,尤其是在公路、铁路沿线以及人类居住区等地所采取的措施。在讲授第五章第四节喀斯特地貌时,教师在讲完喀斯特作用、地表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的基础上,可以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为探究专题,让各学生小组分别搜集并展示中国南方喀斯特一期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和二期广西桂林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广西环江喀斯特的地貌特征以及符合世界遗产的具体标准,以期拓展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景观美的情感。在讲授第五章第六节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时,讲授完风沙作用、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可以以沙尘暴与沙漠化为专题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鼓励学生弄清沙尘天气的类型、沙尘暴的成因与分布、沙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等;在讲授完黄土与黄土地貌,可以以黄土地貌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专题,鼓励学生搜集并展示实际的案例,以期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在第六章第六节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一节中,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涉及防治土壤侵蚀、改良盐碱土、改良沙土地等内容[1],可以以此为专题进行探究式教学,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改良利用盐碱地种植海水稻的先进事迹,学习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将荒原变林海的感人事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他们博大的家国情怀、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志向。在讲授第七章第七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可以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为专题开展探究式教学,弄清历届大会的主题、成果及其他详细信息,重点突出在我国举办时的盛况(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及取得的成果,以此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讲授第八章第五节人地关系研究时,涉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以此为探究专题,让学生搜集展示现实生活中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积极、消极的影响案例,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反馈案例,以此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此外,在讲述各章节特别是第八章自然地理综合研究时,可以基于GIS技术手段虚拟各种自然地理场景等[6],以培养学生的自然地理整体观。
针对《自然地理学》课程教材更新速度慢的问题,任课教师需要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相兼顾[7-10],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充分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使学生更快地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前沿,培养学生探索科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第一章第一节中太阳和太阳系时,教材提供的数据是太阳系包括67个天然卫星,而随着探测手段的不断进步,目前太阳系的天然卫星已超过这个数字,这就需要向学生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会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在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中,讲授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时就可以说明以上这点,截止目前,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从“非球”→“球形”→赤道突出、两极扁平的椭球体→夸张的“梨状体”的过程。总体上,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都是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1]。
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探讨本科生的课程改革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介绍了《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从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组建了《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方法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专业能力,并借助GIS技术虚拟各类自然地理场景,培养学生的自然地理整体观,在教学内容上,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讲授内容,以期为《自然地理学》课程改革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