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下,利用重彩创作方式提升学生创造力的实践探索

2022-03-17 11:29潘晓云
科学咨询 2022年3期
关键词:梵高向日葵创造力

潘晓云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江苏南京 24100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术主管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在《未来教育和技术:教育30》的文件前言中写道:当今,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与此同时,这些巨大的影响也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无数新的机遇。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无法预测它,但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正是由于全球发展的快速,未来需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究竟如今的孩子需要什么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2002年欧盟终于提出了“8项核心素养”,经过修改之后,2006年正式颁布,随后中国于2014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到“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也就有了后面的学科核心素养。2018年,随着我国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也就让我国普通高中开始进入美术核心素养时代。美术核心素养的五大维度分别是: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创意实践,那高中阶段的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培养出具备新时代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提升他们的审美和创造力?确实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接下来笔者将站在普通基层美术教师的视角,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大背景,通过重彩创作的方式来解决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1]。

一、基于核心素养,追溯问题源头

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指出:“当前,学校对学科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习得学科知识的层面,缺乏对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价值的思考与挖掘。随着世界脚步的快速发展,需要学生回归自我,心智的自由开启一种对生命的重新认知,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可以做自我决定的人,而不是培养去适应传统的人们。我们需要将我们的传统课程进行知识整合和梳理,学校需要站在素养培养的角度,重新审视学科课程的教育意义。”而美术以学科理解或者思维为核心,受内部动机所驱使,贯穿人的毕生发展。这就是美术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探究背景,那么接下来,笔者以小学生美术课堂的绘画方式,重彩这一孩子们非常熟悉的重彩工具为契机,帮助孩子们来思考、理解,美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对美术的喜欢,提升孩子们的审美和创造力[2]。

二、基于课堂教学,善用“重彩”创作

重彩在中国绘画的早期阶段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中、西方的不同画种,重彩画都有很重要的位置,随着现在当代重彩画的发展和地球村概念的推进,人们的意识和对艺术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培养出兼具历史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也需要融汇古今和贯通中西地认识这种美术画种。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最好塑造自己创作形象的就是重彩油画棒,软性的颜彩材料比较利于中小学生去涂抹,去塑造想要的立体造型,并且色彩比较艳丽,最重要的是具有覆盖性[3]。

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过材料的对比之后,中小学生对于重彩历经尝试、喜爱、习惯使用到最后的创作自如,慢慢地,孩子们已经可以接受并内化成自己喜爱的美术工具。当掌握工具之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理解很快就可以实现。例如,社团课中梵高《向日葵》。

图2 八岁孩子重彩作品《抗疫》入围金陵印象比赛

【教学片段一】梵高的作品中《向日葵》最令世人惊叹,这些绚丽的画作,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在十九世纪中印象派还不能被世人普遍接受时,梵高的一幅幅作品并不被大家所认可,就是因为色彩运用的大胆,已经突破了当时大家认知的底线。

师:同学们,你们从向日葵的色彩和造型中看出了什么?

生:颜色亮丽太亮了,用色胆子很大。

生:感觉向日葵好像要从画里出来了。

生:我觉得风中的向日葵就是这样。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似乎让老师觉得画中的向日葵活了,画的作者梵高就是这样,他好像是十九世纪的一个另类画家,他的作品用色大胆、奔放,画出了他心中的向日葵,表现了十九世纪印象派的绘画风格。

设计意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于印象派的作品风格可以通过梵高的《向日葵》一课有一定的理解,孩子们终于理解了曾经割耳的梵高原来也是一位充满激情的画家,从他的画上明亮和极亮的黄色可以看出画家的特殊个性和印象派充满光影的风格,孩子们通过梵高的作品就可以进行一定的文化理解。而读向日葵的光影作品就是在进行图像识读,美术课中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图像识读都是相辅相成的作用,而且一定存在,只有掌握了识图方法和一定的阅读积累就可以轻松学习。

【教学片段2】了解之后通过一定的画家经历,孩子们对于梵高的作品提升了兴趣,这时老师将提前准备好的重彩油画棒请出课堂,在进行简单对比之后,我们要弘扬中国的兼收并蓄,接纳油画棒可以替代油画颜料,也一样可以画出厚重的油彩效果。

师:同学们,我们就来借用油画棒体验梵高当时心境,画出色彩鲜明的重彩油画,我们先用色彩最亮的柠檬黄勾勒出向日葵的造型和构图,当然你们可以随意去添画出自己的想法,再用颜色涂出大色块,当一切色块都涂抹完毕,我们可以用特殊的叠加的效果完善细节画出立体感了,最后,用黑色或者深色勾线点缀……

学生创作中:勾线、涂色、叠加、点缀、收拾(教师巡回指导、PPT循环播放)

在整个美术表现的环节中,孩子们大胆使用颜色,在激情表达的同时,一边想象大师作画时的情境,有些孩子将向日葵变了颜色,变成了红色,任务激情创作时应该是红色,有的孩子在桌布上落下了向日葵的花瓣,因为风吹过,总会花瓣纷纷,所有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理解,他们自己对于色彩的叠加进行的创意实践。当作品完成,进行生生互评时有些作品就被大家喜欢,孩子们的艳丽、凌乱就是活力和生动,他们表达出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在孩子的世界里审美标准他们可以自己定。

三、巧用创作“法宝”,提升学生创造力

如果说重彩绘画是提升孩子兴趣的手段,倒不如说重彩是孩子们提升绘画兴趣的“法宝”,有了重彩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用叠加油彩的形式画出美丽的景色,孩子们以生活为创作的源泉,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其实创造力不就是以生活为依托自己的表达吗?以社团课中《一起去郊游》为例。

【教学案例】《一起去郊游》是《小小艺术家》绘本中的一篇,是描述在孩子们艳丽的绘画大师们的艺术表达,用一些儿童的插画和文字来表达出比较通俗易懂的艺术知识,《一起去郊游》是描绘十九世纪写实画派中的米勒所描绘的名作《拾穗者》表现的是法国劳动人民对于农村生活的质朴品质和对生活的敬仰,他们在收割粮食之后,表达出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对农村生活有没有印象,有没有帮助过大人们收割过小麦?

生:有些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很少去,有些就经常去爷爷奶奶家,说出很多的儿时趣事。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麦穗,大家可以摸摸看。

生1:老师这是麦芒吗?很尖,差点割到手。

生2:劳动人民可真辛苦,手很容易受伤,而且麦穗很容易掉麦穗,粒粒皆辛苦。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粮食之源,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当然,农村并不是落寞,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会发生。

接下来,教师就将有趣的小景画在纸上,你们看重彩可以表达出白鹅在农村小道上漫步,在金色秋天的映衬下,到处弥漫着收获的香气。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巧用了重彩油画棒的“法宝”,向孩子表达出生活的美好,也提升了孩子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由表达。

四、结束语

《2020版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及,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孩子对课堂没有足够的兴趣,会出现教师为主导,而学生不乐于参与等问题[4]。孩子对美术课的作品总不能达到理想创作结果,或者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对于这些普遍问题究其根源可能关键在于,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循循善诱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多考虑孩子的视角去换位思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对美术课堂的关注度,用童眼观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好或者不好,最重要的学生的感受和创设结果,课从导入或者新授应该需要尽量地去考量孩子的角色定位,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有足够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5]。综上所述,在全国美术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用重彩创作方式提升学生创造力只是引导孩子们提升自我,发挥自己本能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在美术教育的长河中,无论中西都有很多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而美术核心素养的理解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而是对美术学科或者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所以未来会与更多的方法和形式,可以使学生通过美术学科的学习,形成最有价值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猜你喜欢
梵高向日葵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向日葵
被盗窃的梵高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向日葵
我就是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