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反精神贫困与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其实践旨归

2022-03-17 07:52黄国波
关键词:共同富裕现代化精神

黄国波

(泉州师范学院 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新时代减贫实践的重大成就缔造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永久消灭贫困。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刚刚摆脱物质上绝对贫困的农民,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推动脱贫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对于新时代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精神贫困的主要时代价值

习近平高度重视农村精神贫困问题,在长期领导扶贫工作的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反精神贫困的重要论述,成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多次强调脱贫致富“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3]137。反精神贫困对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一)持“制”强基: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长效机制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3]32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坚持党的领导,构建长效机制,继续为促进脱贫人口实现精神和物质上的共同富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习近平曾经指出,脱贫攻坚“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就会出现‘沙滩流水不到头’”[3]35。他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警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4]。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为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促进脱贫人口全面发展,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延续和优化现有政策,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4]。习近平更指出:“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完全可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件大事办好。”[5]7

(二)扶“智”树人: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口素质

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对低收入地区而言教育更是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指出:“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6]。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5]168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人,在于改变人的观念、提升人的能力和素质。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更要加强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解决精神贫困问题,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脱贫地区教育事业要打好“乡情牌”,念好“人才经”,在脱贫群众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5]142,在农村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5]192,在本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3]45。

(三)扶“志”铸魂:增强内生动力,促进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习近平在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5]1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裕幸福,不能光靠政府救济、社会帮扶,更要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只有依靠源源不断的内生发展动力和活力,才能确保脱贫后农业农村保持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在福建宁德进行扶贫实践时就提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7]7-8他多次深入全国各地贫困落后地区考察、调研,深知思想意识上的“贫困”很容易致使贫困群众产生“等靠要”思想,出现“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消极现象,落入“福利陷阱”。习近平在《之江新语》写道:“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8]150只有把脱贫人口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从“富口袋”转变到“富脑袋”,达到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四)扶“帮”聚力: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

脱贫攻坚能够如期取得全面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坚持全社会齐动员,调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精神贫困是一种隐形的特殊贫困,治理精神贫困更要注意找准“穷根”,精准识别、对症下药,既不能像过去那样搞“一哄而上”“大水漫灌”,也要杜绝“数字脱贫”“跃进脱贫”,应准确认识新发展阶段社会帮扶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需求,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工作制度,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多数帮助少数、外力驱动内力等扎实有效的做法,“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4]。

二、反精神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精神贫困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常常不为人所注意,成为阻碍人类走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一面隐形“玻璃”。习近平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作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他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习近平曾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3]137反精神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展新时代反贫困斗争中,高度重视反精神贫困工作,带领各族人民共同摆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束缚,推进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一)反精神贫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重要内容

物质和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是社会的存在决定社会的意识;但是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9]326精神贫困是一种特殊的隐形贫困,反精神贫困始终列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的一项重要任务。脱贫攻坚采取的“两不愁三保障”是识别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其中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权益等就属于精神贫困治理的范畴。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用“七个坚持”对其内涵进行高度概括,提出:“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4]加强思想引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驱动力,是中国特色反贫困事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发展的脚步不会停下。新时代物质条件更加优越,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不断提升,精神生活质量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10],这是党的全会文件中首次提出“生活品质”问题,也对新时代“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11]

(二)反精神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

新时代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层面,还包括精神生活层面;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反精神贫困与实现共同富裕之间具有紧密的理论和实践逻辑,科学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要求。

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治国策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在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要坚持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上海交通大学邢云文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们拥有精神文化资源的富裕程度,其中包含社会总供给和人们实际能够享有的程度;二是人们内在精神生活是否充实、精神境界是否更高,这体现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质量。”[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创造性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时代命题。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的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我们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因为地球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对人类有所贡献”[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①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21-07-01。。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但强调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更加强调丰富和充实人民的精神世界,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质量,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这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特征。

2.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涵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恩格斯在对英国北方社会主义联盟纲领的修正中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4]570习近平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构想和论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15]323不论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把人民的期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努力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盈起来,持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只有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人的现代化。只有人人精神世界富足充实、精神生活乐观自信、精神品格纯粹高尚,才是社会精神生活富裕的体现。习近平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调要关注农村精神贫困和农民精神风貌问题,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5]45。与西方现代化不同,新时代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因此,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0]作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新时代推进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中国国情。首先,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能割裂开来。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既不能像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也不能陷入虚无的精神至上论,要运用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成功经验和科学武器,协调发展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其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大家都有份”的共同富裕,但不能依靠“均贫富”做到“同时”“同步”富裕。实施脱贫攻坚采用的是超常规的反贫困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趁势而上,转为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常态化体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遵照人的差异性和地区差异性等客观实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是均衡发展的,在特定时期、地区或家庭,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可能慢于物质生活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生活的整体提升比中西部脱贫地区更加显著。从2020年农村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数据分析来看②资料来源于《人间奇迹——中国脱贫攻坚统计监测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年版,第249 页、第253-260 页。,2020 年全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以前明显优化,发展享受型消费支出占比不断增高,反映农村居民休闲娱乐、医疗健康、精神生活等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比分析显示,广东、福建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绝对值明显高于新疆、贵州,但其消费支出占比并没有绝对优势,甚至更低。这种反差情况在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同样存在。虽然不能据此说明后者的精神生活发展水平高于前者,但反映出经济落后地区农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强烈,而经济发达地区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居民增加精神生活消费投入,以良好的物质基础支持更高的精神追求。

三、脱贫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阻碍

(一)精神贫困问题的主要表现

新时代中国反贫困工作成绩斐然,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但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这在刚刚脱贫的地区更加明显。脱贫人口精神生活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政治获得感不够强。中国脱贫攻坚中重视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四民主两公开”得到较好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得到保障。但不少脱贫群众政治参与度较低,认为“苦出身”的自己被排斥在村里的政治活动之外。从实际情况分析,这种心理主要源自“相对剥夺感”,属于个人主观上的“自我损耗”。二是教育水平较低。至2020 年底,全国建档立卡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主要解决了贫困人口义务教育问题,但许多脱贫家庭仍然无力或者“无暇”顾及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而更令人担心的是,一些脱贫家庭成员(包括青少年、老人、妇女等)没有接受过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更高阶段教育,除了教育资源不足以外,很多是因为学习动力差导致缺乏自我发展需求。三是文化生活单调。一些脱贫地区优质的公共文化供给不足,脱贫群众文化鉴赏素养偏低,再加上缺乏市场监督,导致某些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出现庸俗化、低俗化现象。四是法治观念不强。一些脱贫地区居民法治认知能力不足,缺乏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程序的了解,学法、信法、守法、用法水平较低。五是主观驱动力不强。有些脱贫地区习惯于接受“输血式”帮扶,出现“揣着手等”和“背着手看”等现象,思想上仍然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脱贫地区精神贫困问题具有三种特征:一是长期性。相对贫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而精神贫困是相对贫困的一种特殊形式。精神贫困是一种比物质贫困更加难以根治的“顽疾”,在很长时间将继续存在,在脱贫地区、脱贫户更加明显。二是隐蔽性。物质贫困的表征比较显性,而精神贫困则是更加隐蔽、不易识别的贫困形式,也难以统一制定脱贫的标准线。三是反复性。精神贫困的影响因素综合多元,具有重复、多发、不稳定等特性,如果解决不彻底,容易陷入“贫困—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恶性循环。

(二)精神贫困造成返贫的风险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4]。造成返贫的原因很多,精神贫困是发生返贫的重要影响因素。精神贫困严重的将导致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再次返贫。从导致返贫的原因分析,因精神贫困引起返贫的情况包括:

1.因懒返贫。部分贫困户实现脱贫主要依靠外部力量扶助,长期享受政府和社会救济,久而久之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身发展动力。一些脱贫户虽然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因为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生活在贫困、窘迫的环境里,“命由天定”“富贵在天”的宿命论也会使这些人缺乏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勇气,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因学返贫。脱贫攻坚阶段,“两不愁三保障”在教育扶贫方面主要限于保障贫困户接受义务教育,而普通高中以上教育及职业教育、技术培训的实施取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个人发展诉求。脱贫家庭子女虽然接受义务教育,但许多人初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而脱贫户的成年人口文化水平更是普遍低于其子女,因此家庭人口受教育程度不高。受教育因素影响,脱贫户表现出人口素质偏低、能力缺失,直接影响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增加。从《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2021》的有关数据分析(见表1),近年来全国劳动力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人口占比持续上升,但农村占比仍然远远低于城镇,劳动力人口素质成为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表1 全国劳动力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比

3.因病返贫。脱贫户仍然处于贫困边缘,脆弱的家庭经济最怕背上“药罐子”,尤其是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家庭成员,不仅影响家庭劳动力使用,还会给患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国家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工作,重性精神病患者可以获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综合保障,但慢性精神疾病、心理卫生健康等疾病医疗支出仍然成为低收入家庭的重负。长期处于精神压力之下,人易产生消极情绪,陷入抑郁、焦虑、自卑、封闭等状态,严重的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国家统计局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程度与贫困发生率呈负相关。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重视和改善,脱贫后长期身负疾病压力,很容易导致再次返贫。

4.因愚返贫。和发达地区相比,脱贫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成效较弱,群众文明素养水平偏低,这也是返贫致贫的潜在原因之一。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脱贫攻坚阶段曾发现“有一部分人贫困是因为陈规陋习造成的”①刘永富:《有一部分人贫困是因为陈规陋习造成的》,2017-03-07,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new/1020961/2017-03-07/cd_28467432.html.。因为当地群众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水平没有跟上物质发展水平,思想意识落后就会导致因赌返贫、因婚返贫、因毒返贫等情况。

四、新时代反精神贫困的实践旨归

新时代反精神贫困是解决脱贫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起点,要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反精神贫困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加强党的领导,推进组织振兴

党管农村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坚强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仍然要依靠党的坚强领导。新时代反精神贫困工作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把农村党支部建成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民利益、带领农民共同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加大教育投入,推进人才振兴

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作为乡村治理主体的农民,更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农民现代化既是基础工程又是难以突破的瓶颈”[16]179。推进农民现代化进程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民职业素养和职业信心,让农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成为农业农村的主角。一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升本土农业从业者劳动素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二是实施精准培育。强化教育培训体系,实施分类培训,根据乡村振兴需求和低收入地区劳动力状况,加大力度培养大学生村干部、乡村能工巧匠、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等优秀人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

(三)繁荣农村文化,提高文明程度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加强文化扶助,推进文化振兴。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力度提升脱贫地区文化生活水平。二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移风易俗,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开展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三是传承发扬传统农耕文化。挖掘村规民约积极元素,保护农业农村文化遗产,发挥乡村传统文化凝聚民心、淳化民风的作用。

(四)加强精神激励,提升发展动力

提升低收入人口精气神,增强发展内驱动力。一是巩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加强农村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贯彻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政策方针,帮助农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二是提升农民发展自信心。激励低收入人口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树立发展依靠自己、依靠奋斗的意识。三是帮助农民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费孝通说过:“群与群的接触使个人看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自觉其生活,使他们有选择的机会。”[17]113-114要组织脱贫群众“走出去”接触经济发达、观念先进的地区,通过“引进来”吸收大批优秀返乡入乡人员,让低收入地区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五)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

推进服务资源整合,培育农村公共服务组织,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增进人民福祉。第一,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的保障范围,推进慢性病治疗门诊统筹,建设健康乡村。第二,营造良好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打造鸟语花香、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第三,加强人文关怀。在帮扶低收入群众中要注意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里,做到暖人心、强信心、筑同心,有效解决精神贫困问题。

五、结 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新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在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间节点,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勇毅前行,“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8],“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最终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现代化精神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