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瑾,高同彪
(1.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8;2.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21)
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工业化的桥头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年计划经济时期结束,东北三省地区GDP占全国的12.4%—13.4%;在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期间,东北地区的贡献有所下降,GDP占全国的9.6%。自21世纪初开始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对全国的GDP增长贡献率下降到5.9%。
东北经济发展的原思路是基于赶超理论,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成功实现赶超的案例,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发展成效,就是赶超战略实施的结果。但不同地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能完全沿用相同的发展政策促成赶超效果,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集中解决了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问题,剥离了部分发展的阻碍,实现了一定的经济增长。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化加剧,区域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等,中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是正常的。这一背景下东北经济相对于其他地区,增长速度放缓的趋势更为严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通常作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参照,希望利用标杆效应,使其他地区能够取得更好的赶超效果,实现相对快的增长速度。但东北地区的客观条件决定其不能保持快于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甚至还持续慢于东部的增长,因此两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必将持续扩大。
因此,研究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东北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狭义上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各地区制定赶超战略的指导原则,更不应为了强调“比较优势”而妨碍生产要素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从着眼挖掘“比较优势”,转向立足发挥东北地区规模经济效应。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较多,从贸易融资(1)陈秋晖:《浅谈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年第3期。、东亚经济合作(2)苏国辉:《东亚经济合作视角下中国经济安全研究》,沈阳:辽宁大学,2011年。、东北三省产业结构(3)陈倩茹:《中国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相似性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12年。、中小企业贸易融资(4)王翔俊:《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内外部环境和东北经济自身优劣势,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AHP)与SWOT分析相结合,重新比较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利用层次分析模型进行量化计算,尝试提出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挖掘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受全球化影响愈来愈大。美国通过货币影响世界经济秩序。美元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交易和储备货币,美联储通过美国基准利率影响美元的汇率,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美国还可以通过国际组织(IMF)发行国债,影响世界经济。
国际中长期资本流动,是导致被投资国债务问题的重要因素。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的冲击也很突出,投机性资本流入对一国汇率的冲击严重时将导致货币危机。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至2002年国际银行贷款总额、国际债券发行总额、国际股权发行总额分别增长了1.2倍、4.8倍和6.0倍;200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到2019年这一数字达到1.34万亿美元。国际资本市场的迅速膨胀使得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全球流动性过剩的特点,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性过剩,特别是大量欠稳定的投机性资本,对各国金融体系都构成一定安全威胁,加大金融风险和区域经济的不稳定性。
2021年1月24日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显示,受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影响,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FDI下降近49%,中国同比下降4%。尽管疫情期间FDI急剧下降,但FDI存量仍然高达3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外国直接投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其外国直接投资存量达到11万亿美元,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因此,外国直接投资将继续为经济增长和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按照国家证券研究所总量研究中心的分析,美国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从长期看将带动经济上行,通胀预期上行,加息和加税周期预期缩短。2021年1月6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涨在1.04%,这是美债自2020年3月市场陷入恐慌以来的最高水平。若在财政刺激下美国经济出现强劲反弹,则政府将提前进入加息和加税周期。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弹性和信贷质量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美国加息和加税将加剧新兴市场风险。
迫于国内经济形势,美联储在原来已经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下,再度释放2.3亿美元,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最新数据,其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在2020年4月8日扩大至6.1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规模已超过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时期。图1显示了美联储截至2020年4月8日的资产负债情况。
图1 美联储截至2020年4月8日的资产负债情况
我国稳步推进了资本账户双向开放,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了逆周期因子,能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因此,我国在推进资本开放的过程中仍有足够的韧性来抵御外围风险。但是需警惕在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背景下,未来美债收益率不断上行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形成扰动,美债收益率的上行势必会加剧中债和A股的波动性,中美货币政策的错位将会带动中美利差回落,进而通过利率平价对A股产生非对称效应。因此在金融风险仍然严峻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把控将是重中之重。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经济稳步增长,2019年GDP增速6.0%;受2020年疫情影响GDP增速回落至2.3%,但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 024 089.22亿元(按IMF测算美国2020 GDP预计下滑4.27%),以美元测算预计中国GDP将达到美国的73%。统计数据显示国内2020第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经济指标已经恢复至或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见图2。
图2 2020国内主要经济指标统计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恢复迅速,实现利润总额64 516.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个行业减少。利润总额贡献最大的行业依次是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以上8大行业利润贡献占57.8%。
2020年CPI按月份总体前高后低走势,前期受疫情和春节等因素影响迅速上涨,后期逐步回落,最终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上涨10.6%,影响CPI上涨约2.2%,相比之下非食品类变动较小。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 981亿元,消费市场经受住疫情冲击,消费复苏态势逐步巩固。乡村市场恢复好于城镇,比城镇消费品零售额高1.1个百分点;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0.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线上消费快速增长带动下,全年快递业务量超过830亿件,比上年增长超过30%;升级类商品销售势头向好,汽车销售市场明显回暖,在全球汽车产量20%以上降幅的背景下,2020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销量实现1 966.7万辆(占全球32.4%),见图3。在汽车消费政策促进下,居民汽车消费需求明显释放,汽车市场的明显回暖对消费市场稳定复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图3 2011—2020年全球和中国汽车产销指标统计
2016年至2018年,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分别为2.5%、5.1%、5.1%,与全国平均增速的差距呈现逐步缩小趋势。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地区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地区生产总值总体稳定,增长放缓。吉林省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1 253.81亿元,较2017年的14 944.53亿元有所降低;黑龙江2018年12 846.48亿元,较2017年的15 902.48亿元也有所降低,见图4。
图4 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进出口方面,东北地区总体平稳,相比吉林和黑龙江,辽宁的进出口总额优势相对明显。从地区生产总值方面也可以反映此趋势,即辽宁为东北三省中唯一增长的省份,见图4和图5。
图5 东北三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千美元)
居民消费水平方面,三省均有上涨态势,这一指标的利好也反映了东北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良好,消费得以进一步拉动,见图6。
图6 东北三省居民消费水平(元)
2020年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基于2020年度全国GDP数据,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份以及东北4大重点城市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GDP表现如表1,其中吉林省以2.4%增速、长春市以10.1%增速在2020年的经济表现突出,需要我们在对应的各省分地市数据分析时,做更深入的探讨。
表1 东北地区2019—2020年GDP和增速统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2020年4月的“全球战疫下的东北振兴”主题的专家线上座谈会上表述,面对疫情的冲击,东北地区更需要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在分工协作中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也就是以东北经济一体化的思路发展规模经济,进而继续推动东北振兴。特定历史条件下东北经济发展有着如下新的形势:
1.东北产业化一体化亟待加速推进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导致东北三省产业同构的问题比较突出。过于同构的产业结构加剧了东北地区的内耗压力,产业同构和同质竞争是导致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问题在汽车产业、机械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等东北地区传统产业表现尤为明显。以汽车产业为例,在东北地区聚集着一汽集团、华晨集团、哈飞集团、曙光集团、大发集团等多个集团和配套企业,产业同构明显,各集团发展参差不齐,甚至有些集团常年亏损。要提高东北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既需要汽车行业优势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也需要完善汽车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水平。
东北属于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具备一体化发展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条件。特别在疫情冲击下,全球进出口进一步萎缩,可能出现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本土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东北的产业发展高度依赖资源,产业技术结构水平有待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迫切需要东北地区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核心技术研究和突破,挖潜本土优势,形成一体化自主发展的态势。
2.东北经济一体化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合作进程有待加速推进
疫情冲击下,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是一个重要课题。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有可能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加快推进。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而东北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与东北亚地区的经贸联系最为紧密。这一时期要利用与东北亚经贸联系更加紧密的态势,利用经贸合作促进东北振兴。可以利用三国深化合作的机会,携手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推进东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文章采用AHP-SWOT分析法对东北地区规模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提供建议。主要步骤如下:
1.通过对宏观环境、国际资本流动、区域不稳定因素的分析,以及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文献查询、资料查阅,以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数据为支撑,搜集影响东北地区规模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形成SWOT分析矩阵。并通过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SWOT分析矩阵内各因素的实际强度。
2.根据SWOT分析矩阵,按照层次分析法将模型分为目标层、准则层1、准则层2和方案层四个层次,目标层为研究的目标和动机,即东北地区规模经济发展战略,其下各层都将对目标层有不同程度影响。准则层1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所包含的优势(S)、劣势(W)、机会(O)与威胁(T),准则层2为上一层的具体要素,最后的方案层为准则层的组合,即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由此完成了东北地区规模经济发展的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如图7)。
图7 层次结构模型
3.分别构建SWOT要素的判断矩阵和S、W、O、T四组中的判断矩阵,通过综合比对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其赋值。两个要素间的重要性比较赋值采用标准的九分位比例标尺,即1表示两要素具有相同的重要性,随着数字的增加重要性级别也跟着上升。同样两个要素反之比较,则取赋值的倒数,具体如表2。
表2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4.依据SWOT和S、W、O、T的判断矩阵,计算SWOT组间与S、W、O、T组内构成要素的层次排序权重,之后进行一致性检验。
5.确定SWOT组内构成要素层次总排序权重以及加权强度。
6.确定发展战略定位。根据上面计算结果,构建东北地区规模经济发展战略四边形,计算战略四边形的中心坐标,据此判断战略定位,制定发展战略。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机械工业部和中汽中心部分领导干部,东北三省部分高校和大专院校教师,吉林、辽宁部分汽车产业和重工业企业干部和员工,吉林省担保股份公司干部和员工,吉林省财政厅、规划馆等事业单位员工,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长春市分行等金融机构,调研既体现了专家的理论视角,又能体现高校学者、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参与者的观点,最终实际收回问卷214份,有效问卷204份,占比95.3%。
经过SPSS可靠性分析模块对信度系数α(Cronbachs Alpha)进行测算,问卷调查α=0.865,α>0.7,表示调查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经过SPSS因子分析模块计算,问卷的KMO=0.836,KMO>0.7,表示问卷效度可以接受。因此将使用调查数据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问卷调查统计如表3。
表3 问卷调查描述性统计
S1.东北地区独特地缘优势
东北地区临近俄罗斯、韩国、朝鲜和日本,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东北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对外经贸合作重任,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日韩是我们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来源,也是东北出口产品的重要市场;俄罗斯已经成为我们“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地,双方经贸往来合作日益加深;未来朝鲜的经济发展也将很大程度上依靠东北地区。
中俄陆上口岸已增加至15个,将进一步打通与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东北珲春市的两家企业和朝鲜合作,取得了罗津、先锋港两个码头10年的使用权,其中一个码头已通铁路,中国将首先建设7万吨级的4号码头,随后推动可供客机和货机降落的机场建设。
S2.东北地区产业基础雄厚
目前东北地区已经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对于全国经济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包括长春的汽车产业集群和机车产业集群、吉林的化工产业集群、沈阳的特种机床和钢铁产业集群、哈尔滨的三大动力集群。进一步深入分析表1所示的东北地区以及核心城市GDP统计,可知吉林省的增速明显领先其他两省,长春市增速明显,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长春有希望进入国家中心城市范围。
进一步分析长春产业结构,在“双循环”背景下,生物医药、5G、汽车产业、轨道交通等产业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产业体系上,长春抓住了新产业的变迁,已形成生物医药、轨道交通、光电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长春已建成最大的疫苗和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其中疫苗产量占据全国六分之一。长春的中车长春轨道集团还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轨道车辆的研发、制造基地,占据全国不小的市场份额。2020年一汽集团表现优异,销量排名升至第二;红旗品牌实现历史性跨越,年销量首破20万;一汽-大众是国内唯一产销突破2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视察一汽时给予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充分肯定。
在优势产业的拉动下,东北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有望进一步扩大。
S3.东北体系化的基础设施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基础牢固,城市的布局和功能都较为完善,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扶持和投入下,地铁、轻轨、省际城际轨道交通都得到快速的发展,能源的供给也较南方地区相对充足。基于中央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东北已开展“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建设若干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组织实施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主要涉及交通(含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轨道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农业、城乡建设等多个领域。
S4.东北地区自然资源
东北地区拥有包括大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两大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拥有渤海湾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东北一贯是我国重要粮仓,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东北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支撑。从东北亚地区自然资源分布(表4)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自然资源分布差异性较明显,其中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优势在农业和森林资源。
表4 东北亚地区自然资源分布
W1.东北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东北在全国拥有基础雄厚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优势明显。如辽宁拥有近70所高校,年培养12万大学生和4万软件人才;吉林被誉为科教大省,吉林大学等一大批高校输出人才源源不断;黑龙江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学府,为中国工业的摇篮之一。然而近十多年来,随着东北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人才政策吸引力不足,东北人才流失愈演愈烈,特别是近五年东北的人才流入一直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据统计平均在3.61%,表5是2015—2019年间我国各地高校生源和就业去向的统计。
表5 2015—2019全国各主要地区人才流入统计 %
因此,东北的人才流失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急需形成若干有效对策改善人才流失现状。
W2.东北地区产业相似系数过高,工业比重失衡
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上分析,东北三省虽具备以上所说的产业雄厚的优势,但重工业和轻工业比重严重失衡,依然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变化不大。由于东北缺少足够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导致更具广阔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总值偏小,对东北地区产业的带动乏力。以上是东北的劣势,这种劣势发展下去将拖累东北已有的优势,见图8。
图8 东北三省与全国产业结构对比
其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结构相似系数,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Sij取值范围[0,1]。Sij值越大说明两个地区产业同构度越大,该数值越接近于1说明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度极高,区域互补性差,分工协作差,地区间竞争激烈,不利于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反之越低则同构度越低,当其接近于0时说明地区间产业结构相似度极低,区域协作水平高,产业结构差异越大,越能较好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
经过测算三个省份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辽宁与吉林相似系数0.995,黑龙江与辽宁相似系数0.935,吉林与黑龙江相似系数0.964,以上系数已接近于1,且三个省份之间也非常接近,可见产业结构趋同性过高。这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东北地区比重最高的重工业远不及轻工业适应能力强,抵御经济波动和金融动荡的能力薄弱,获取利润也较少。
W3.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能源结构不合理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东北的优势产业发展所需的部分重要资源明显缺乏,如矿产和石油资源等。以辽宁为例,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优势,全省的煤炭产量10年内持续下降,现有10处矿井面临报废。因此东北急需快速调整能源结构,顺应国家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大力投入风能、天然气等新型能源,如2020年10月16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黑龙江省黑河—吉林省长岭段(北段)实现全线贯通。12月1日该管段正式进气投产,第一年度计划引进俄罗斯天然气50亿立方米,占东北用气量34%,供应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省内市场。此举将改变东北地区的天然气市场供应格局,并优化区域能源结构。
W4.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力薄弱
在科技创新领域,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相比有较明显差距,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明显薄弱,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一般科技实力与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表6为东北亚各国高新技术领域的实力对比(5)陈才:《世纪之交东北亚经济格局的变化及其发展预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表6 东北亚各国高新技术领域实力比较
O1.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整个世界的产业结构都进入变革期。同时,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彻底更换经济增长引擎的关键过渡期。“十四五”的政策与“十三五”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变化。
基于世界银行最新的高收入国家标准,2019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2 535美元。根据计算,只要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年均经济增速达到约4%的水平,就可以在2025年末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因此按照我国的预测,2021—2025年均4%的保底GDP增速一定可以实现。我国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的目标,则需要2021—2035年的经济平均增速为4.8%,中国在未来十五年有非常大的概率保持住年均5%左右的GDP增速,图9是我国历年GDP目标和实际值统计。
图9 中国各“五年规划”GDP增速统计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并最终成为发达国家,完成“产业结构转型”是必经之路。产业结构转型有两大要素:一是转移;二是升级。转移,是将拥有过剩产能的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地区进行转移;升级,则是将上述产业取而代之为以高科技为支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按照平台期规律,当千人保有量<150辆/千人时,销量一般呈现单调上涨,150辆开始进入一般为期3年的平台期,之后再次进入上行阶段。按照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我国2018—2020年进入平台期,自2021年开始有望在传统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均进入上升阶段。先导市场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变化见图10。
图10 先导市场乘用车千人保有量变化
因此东北地区同样需要抓住发展机遇,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轨道交通、汽车、生物制药、5G等领域实现突破。
O2.国内有利的金融政策环境
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正在逐渐加大。据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大通2019年12月30日分析,中国2020年金融市场规模高达45亿美元,这些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会。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将不断刺激并拉动产业升级、投资投入等,摩根大通、野村证券等外企预测,到2030年仅银行和证券行业的年利润就将高达90亿美元。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世界经济正在进入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的特点是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而中国的债券市场、中国的利率水平会变得非常有吸引力。央行数字货币DCEP将成为世界新金融秩序规则的制定者,DCEP会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强关联,并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砝码。疫情之后,世界货币将从过去的“金本位”、现在的“石油本位”转向未来的“国家信用本位”的数字货币,全球金融秩序将被重构,中国也将在这一转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因为全球都需要更快、更低成本获取战略物资,目前世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十大港口,分别是上海、新加坡、舟山、深圳、广州、釜山、香港、青岛、天津、迪拜,其中7个在中国,中国已成为“一带一路”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O3.中国金融稳定性高
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2020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部署专项再贷款支持疫情防控会上表示,及时设立3 000亿元专项贷款,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增加5 000亿元,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给予续贷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保持现金流稳定,并着力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通过准确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定向降准,及时提供短期和中长期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实现金融市场开市之后持续平稳运行。金融市场一直以来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因此稳定的金融市场对我国疫情后的快速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认为,上述“组合拳”成效已经显现,中国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市场预期稳定,国民经济经受住了疫情冲击。这表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空间和工具储备是充足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在股票市场,我国的A股也展示出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境外市场相比,中国A股市场波动幅度相对较小,投资者行为更加理性。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宣昌能表示,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2月至3月,境内人民币即期交易价贬值0.7%,而同期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10%,值得一提的是3月下旬人民币贬值幅度明显小于同期的欧元和英镑等货币。以上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在全球外汇市场,尤其是在新兴市场中的表现相对稳健。
O4.国内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大数据(Big data)是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大数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数据的存储、收集与整理,使得经济领域相关的统计数据更为准确和及时,特别在互联网金融的细分市场方面大数据提供了强劲动力。目前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百货、交通、社交、生物、健康、教育等众多产业。图11统计了2019年我国大数据发展指数,东北地区的辽宁作为综合试验区。
图11
拥有大数据后,云计算为客户的数据存储、开发、处理提供资源,比如数据库、大数据分析、虚拟专用网络、机器学习等。根据业务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类:提供基础设施(IaaS)、搭建平台作为服务(PaaS)、将软件作为服务(SaaS)。云计算的发展则为数据的挖掘、分析提供了更为快速、便捷的技术支持,按照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的分析,未来至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呈指数级增长(见图12)。
图12 2015—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亿元)
T1.区域竞争与不稳定因素
东北亚是全球区域局势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局势的变动会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牵动整个世界。然而,共建“和睦、互信、团结、稳定”的东北亚环境这一愿景并非易事。东北亚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多年来对东北经济发展构成一定威胁。疫情对东北亚各国产业均有不同程度冲击,个别国家疫情的阶段性爆发,也会导致部分产业和供应链的波动,如芯片类和原材料类的断供。
此外,全球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低碳化进程将提速,能源科技竞争将日趋激烈。我国是能源消费的重心,未来我国面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和资源短缺的矛盾加剧。东北亚中日韩三国的能源竞争也将加剧,如中日两国都将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作为能源进口来源地,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之争说明了竞争的激烈。
T2.“十四五”能源规划对煤炭为主能耗模式的威胁
我国是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2019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48.6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4%;原油消费量保持6.8% 的高速增长,天然气消费量增长8.6%,电力消费量增长4.5%。2010—2019年期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上升,2019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8%,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3.4%,如图13所示。
图13 我国一次能耗消费结构 (2010 vs 2019)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依赖程度。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76,2012年和2013年下降到0.5左右,2016年回升,2019年为0.54。2019年我国80%的石油依赖进口,43%的天然气依赖进口。我国终端能源比例中工业用能占比过高,主要由于我国高耗能行业不断扩张,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造成大量间接能源出口,见图14。
图14 2010—2019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为缓解疫情的冲击,各国政府或将可再生能源、氢能及碳捕获等清洁能源技术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清洁能源已是新经济增长点,关乎未来发展主动权、产业竞争力和能源安全。
按照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在2030年以后稳定在60亿吨标准煤以下,煤炭消费总量在2030年以后控制在10亿吨标准煤以下,天然气在2040年达到5 800—6 000亿立方米的峰值。综合能源的利用极大地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单位能耗在2050年较2018年减少85%;电气化率达到60%以上,见表7。
表7 我国能源发展分解目标
东北三省聚集大量重工业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对煤炭和石油类能源的依赖高,受能源价格的波动影响大。从国家能源发展规划的角度,也对目前东北地区高耗能、低效率的产业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T3.国际市场波动对外贸的影响
在2021年1月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介绍,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据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见图15。
图15 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一览表
从产业视角看我国2020年出口,机电产品出口10.66万亿元,增长6%,占出口总值的59.4%;同期纺织服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58万亿元,增长6.2%,其中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1.07万亿元,增长30.4%。
对比31省份的出口额发现,东北三省2020出口额均低于全国水平,辽宁省-15.3%,吉林省-10.3%,黑龙江省+3.2%,表示东北地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抵抗市场波动能力不足,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
在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欧元及美元的贬值可直接缓解其主权债务危机,通过对危机国货币的贬值刺激出口,减少进口,吸引外资。货币贬值一方面扭转经济下滑态势、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增强政府偿还外债的能力。
T4.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垄断的影响
发达国家对汽车、机械、集成电路、电子产业等核心技术垄断,近日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China Forecast to Fall Far Short of its “Made in China 2025” Goals for IC》报告,报告中IC Insights预测,到2025年中国大陆生产集成电路(含外资台资企业)将只占其集成电路市场的19.4%,图16是IC Insights的预测。
图16 至2025年中国芯片市场预测
科技竞争至关重要。如果欧美不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就不能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高科技领域,我国将面对欧美的三重奏:竞争、遏制、脱钩。逻辑上看,这三重措施会在不同科技领域和行业里有针对性实施,欧美在垄断性高科技上寻求脱钩,在我国具有或潜在性具有优势的科技领域实施遏制,对一般民用高科技采用竞争。东北地区机械、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等核心技术得不到突破,核心零部件(如汽车ESP芯片)依靠进口,议价能力差,供应链存在较大不稳定性。技术垄断对东北产业经济的影响将加大。
对所有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得出SWOT战略选择判断矩阵A、优势因素判断矩阵S、劣势因素判断矩阵W、机遇因素判断矩阵O和威胁因素判断矩阵T。
之后利用判断矩阵计算各因素对目标层的权重,以A矩阵为例,步骤如下:
归一化之后的矩阵即各指标的权重情况,但不能直接用于战略制定,因为最初问卷调查所得结论是定性的和主观的判断,存在着不同因素权重之间相互矛盾的情况,固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来判断矩阵是否一致。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n的值(即指标的数量)找出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这里RI=0.90
经过上述一致性检查,各判断矩阵A、S、W、O、T一致性检验结果均为CR≤0.1,具体结果见表8。
表8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特征向量
B1:a1b11+a2b12+…+amb1m
B2:a1b21+a2b12+…+amb2m
…
Bn:a1bn1+a2bn2+…+ambnm
表9 决策层总排序
在运用AHP确定SWOT各组群影响因素对于战略选择的层次总权重后,即具备了进行战略选择的前提,可构建SWOT四边形,将各战略因素的主权重标记在对应的坐标轴上,顺次连接即形成SWOT战略四边形,如图17。
(左:战略四边形;右:战略方位角∝)
根据图17,计算战略重心坐标和战略方位角:
根据∝值的大小以及战略类型对应表(表10)(6)Feng Shuxing,Su Xianchang,Wang Yongping,“Research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pace security based on AHP-SWOT”,ICMEIT,Vol.87,2019.可以确定战略类型为调整型战略。
表10 战略类型对应
调整型战略应首要以弥补不足、消除劣势为重点,同时利用外部机遇、国内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金融政策,进行必要投入,快速发展。结合AHP-SWOT的分析结果,举措应聚焦如下方面:
1.东北人才流失较为严重(W1)。制定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稀缺人才和领军人物,弥补庞大人才缺口;利用自身良好的教育资源进行梯度人才培养,特别注重对生物医药、5G、汽车产业、轨道交通等正迎来爆发式增长产业的人才投入。
2.东北地区产业相似系数过高,工业比重失衡(W2)。及时调整和制定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战略,避免相似系数过高的产业重复投入;大力发展新材料、清洁能源、农业科研与深加工等非重工业产业。
3.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所需能源结构不合理(W3)。强力推行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制定东北地区能源方面长远规划,对于高污染、效能低的产业重点整改;提高光伏、风力发电、天然气能源等清洁能源利用比例,研究冬季采暖能源转型。
4.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力薄弱(W4)。聚焦核心技术、重用核心人才、联合核心高校和重点企业、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重点扶植一批经过充分评估的创新专项突破项目。
5.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O1)。紧跟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住轨道交通、汽车、生物制药、5G等领域的发展机遇,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继续扩大已有的发展成果,使产业规模更大,产业实力更强,产业发展更良性。
6.国内有利的金融政策环境以及金融稳定性高(O2/O3)。充分利用国内来之不易的良好经济环境和稳定金融政策,利用国内资本市场强劲的抗风险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充沛的、灵活的、稳定的、优质的金融政策,将国家和地方金融资本最大限度利用起来。
7.国内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对经济发展的支持(O4)。推动企事业单位大数据、数字化、云计算等项目的落地,从顶层角度规划东北地区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网络的落地。
总之,东北地区应进一步精准识别自身客观劣势,明确现阶段发展状态,同时利用好目前我国的发展机遇,弥补不足,解决发展道路上核心问题,实现东北地区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