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璇
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人才发展尤为重要。
履职第五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在33年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发现,制造业在引进技能人才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他观察到,学生从职业学校毕业进入企业后,所学内容无法在工作中充分学以致用,适应能力和产出效率有待提高。他因此建议,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应当并重,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亟须对接。
当下,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在智能制造大力发展的当下,我们还需要技能工人吗?对此,戴天方给予肯定的回答。“目前在制造业中,技能工人仍担任重要角色。所谓的‘无灯工厂’(指利用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产线进行生产的智慧工厂)在很多领域并不是最优生产方式,现阶段完全普及也不现实。”
这样的回答有据可查。国家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有9亿劳动人口,其中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就占了近一半。
“尤其在科技迭代的过程中,技能工人的创新意识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宝贵生产力。”戴天方举例,在航天零配件生产等特殊行业的研发环节中,技能工人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甚至起到关键性作用。“没有技能工人把技术理论和数字模型变成实物,再好的想法都是零”。
据戴天方介绍,他所在的单位因生产需要也上了不少现代化“新手段”,设备都是网络化、数字化,物流也是智能配送。但无论怎么升级,还是需要人去操作,对技能工人的需求长期稳定。“我们每年新招技术工人的数量为团队的5%~15%”。
工人每年招,要求顺势变。虽然戴天方所在的航天系统,在招聘时已经是在全国各地的技能工人里“掐尖”选拔,但和所需技能人才仍存在一定偏差。
在戴天方眼中,随着科技不断迭代,新领域不断涌现,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是单纯“靠体力换饭吃”的“蓝领”。
他认为,技能人才需要把多年积累的“肌肉记忆”和实践经验向数字化转化,最终达到标准化。“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标准化,制定该领域的行业标准,就能掌握话语权,引导行业发展,这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戴天方在建议中特别提到,具备高理论水平的技术人才,也要拥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才能不局限自身发展。他说:“就像一位出色的画家,即使脑中有再精彩的构思,不会用笔,肯定也是不行的。”
他认为,当下技能人才与高学历技术人才正在深度融合,区分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比如,网络领域的人才会逐渐融入制造业,线上线下也不再分得那么清晰,制造业需要具备多种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戴天方说。
伴随生产需要,戴天方对于培养更多技能人才的愿望愈发强烈。可他却在招聘时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实体产业,尤其是制造业。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曾公开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去实体经济领域工作,宁愿在家开网店,一个月赚一两千元。
没有技能工人,何来技能人才?戴天方呼吁,制造业人才队伍发展需要后继有人。这是就业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痛点。
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要更好地激发青少年对于制造业的热爱,要从孩子的天性抓起。“目前,我们有些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单纯的应试教育会约束孩子的天性,很难让他们产生探索欲。”
这方面,制造业强国的经验可供参考。据戴天方回忆,2000年他去德国培训学习时,看到当地二三年级的小学生会进入实训基地,在实践中认知世界,了解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技能,激发兴趣爱好和探索能力。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
戴天方建议,在义务教育中融入动手实践,部分企业、工厂可以作为公共实训基地向孩子们免费开放参观,让他们从中建立对社会的感知。另外,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融入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以及可以激发创造力的动手能力训练。
就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戴天方带着相关建议再次上会,继续关注技能人才培养。同时呼吁国家政策、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共同做好积极引导,促进人才培养和兴趣有机结合。
在戴天方看来,技能人才的培养大致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5年,是给予期,即企业对技术工人进行培养,技工个人不断充电学习,这时投入和产出可能不成正比;第二个阶段是5至20年,这是技工技能的平稳输出期,技能能够转化为优质产品;第三个阶段是20年以上,这时技能输出会发生转变,虽然身体机能减退,但是经验和知识的累积却达到最佳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2月25日,戴天方所在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在京签署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协议。据介绍,未来,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立足国家需求,共同承担重大专项的联合技术攻关,围绕制造业强国建设、基础研究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相信不久,这里将走出更多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助力我国早日建成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
340650055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