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小说《诛仙》的意境分析

2022-03-17 21:04张富媛
牡丹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境诗歌小说

张富媛

网络小说《诛仙》一经出版,即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雄健恢宏的叙事迅速扬名海内外。仙侠小说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仙侠小说有着独特的意境。网络小说《诛仙》中,人物、场景、情节等都体现了仙侠小说独特的意境之美。整部作品构思巧妙,气势恢宏,虚构的世界中,人性、情感上的真实,让读者始终牵肠挂肚。作者萧鼎的文风有极强的感染力,文字里带有浓烈的情绪,又不失优美。小说中所呈现的“侠义精神”糅合了传统侠义、人性、人情三大主题,契合了现代网络文化与青年人的思想,深受大众喜欢。

一、小说与诗歌的意境差别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古代诗词、绘画、小说、戏曲、书法等领域对意境的论述颇多,且各家理解不一,至今还存在争议。意境,又称为境界,原本是佛教的名词,指六识所辨别的各自对象。现在通常解释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意识的境界。它让读者通过联想、想象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感染和熏陶读者的思想、精神、情感等。

小说的意境与诗歌的意境既有关联又有差别。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抑或散文,其本质核心都在于“抒情写意”。它们主要有以下差别。

从审美的效应上看,诗歌的诗境是诗人有意为之的产物。诗歌的意境需要读者通过联想调动自己的情感,有意去探索审美目标,对其进行拓展、升华、再创造,在反复的吟诵、品析中获得审美愉悦,这是诗歌特殊的审美效应。而小说的审美特质主要体现在人物记事上,小说家有意为之的是人物。读者通过分析人物形象领悟其中的人生真谛、生活真理,当小说中的某个人物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影响,甚至让其不自觉反复阅读、咀嚼时,小说的审美效应就产生了。从表现形态上看,诗歌的意境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无处不在的,读者要先了解诗歌及其写作背景,然后置身于全诗中,才能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体味甚至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之中。而小说的意境多体现在局部,从人物的动作、心理、表情等方面流露出来。从“取境”上看,诗歌所选取的景物大多平凡,但诗人往往能从中表达出独特的感受。诗歌创造意境时,语言用词十分讲究。“不著一词,尽得风流。”“著一个字,境界全出。”詩歌中的一字一句关乎情感能否贴切而真实地表达。常人之境多是小说的取材,世俗的人情更能让读者“入境”。从“造境”上看,小说可以“以诗入小说”,让小说更具美感和古典韵味。还有的是弱化戏剧性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描写,追求散文叙事格调,抒发、宣泄小说的叙述者兼人物的情绪,蕴含哲理,这也就是人们说的诗化、散文化小说。

二、《诛仙》中的意境表现与营造

(一)《诛仙》中的散文诗化

《诛仙》中穿插了不少诗句,不是古诗词,却写得真挚动人,富有古典韵味。比如滴血洞墙上的遗刻:“铃铛咽,百花凋,人影渐瘦鬓如霜。深情苦,一生苦,痴情只为无情苦。芳心苦,忍回顾,悔不及,难相处。金铃清脆噬血误,一生总被痴情诉。”“金铃”指金铃夫人,“噬血”指黑心老人,这一段是写金铃夫人痴心于黑心老人,但是黑心老人心中只有壮大魔教的霸业,黑心老人临终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因此留下这段话,词中的“铃铛咽,百花凋”“瘦”“苦”可以看其痛苦、后悔至极。这首词看似在写金铃夫人和黑心老人的无果悲情,实际上暗示了碧瑶和张小凡最终的悲情结局。又如《斩相思》这一段:“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虽然寥寥数字,但其中的情谊深刻,于人心有戚戚焉。再如《黑石洞·三尾妖狐》:“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在古诗词中,“柳絮”是常用来表达身世飘零或思想的一个意象,柳絮轻薄无助,随风起落,三尾妖狐和小六就像这漂泊无依的柳絮一样一直奔波,在月圆之夜,三尾狐妖面对能达成心愿的古井,心中满是悲伤忧虑,营造了一种悲凉之景。

“过往岁月,慢慢浮现,悠悠而过,是谁在轻声叹息,是谁双眼朦胧?剑光如雪,伤了是谁的心?她痴狂!她独舞!有风起,云渐开。残垣断壁纷纷散。”这一段作者采用散文诗化的叙述手法,写的是陆雪琪为张小凡舞剑的情景,细腻而婉转,凄美又单薄,如漫如画、可歌可泣。《诛仙》中有许多穿插诗词,运用散文诗化的表达手法的句段,这些优美的句段给人巨大的冲击力,给人一种情谊深切、凄美绝伦之感。

(二)《诛仙》中的情与景、虚与实

小说里的风景环境描写本来就可以渲染气氛,构成意境。“青云山连绵百里,峰峦起伏,最高有七峰,高耸入云,平日里只见白云环绕山腰,不识山顶真容。青云山山林密布,飞瀑奇岩,珍禽异兽,在所多有,景色幽险奇峻,天下闻名。”《诛仙》中开篇对青云山的景色细致地刻画,营造了一种险峻又神秘的氛围。小说中对东海岛屿的描写是“茫茫大海,渺无边际,远方地平线上,海天一色,如诗如画”,洁白的沙滩,清新的海风,营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写景的目的就是抒情。作者将内心的思想情感融入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从而产生景中有情、景中见情的效果。例如满月井那段,传说在月圆之夜,对着满月之井虔诚祈愿便能得偿所愿,但三尾妖狐来看了这井三次,都未能实现心中之愿。原本美好的月圆夜刹那间变得凄迷哀愁。又如法相在庭院观夕阳,见时光飞逝,旭日西沉,光阴不在,觉得心中悲凉。晚霞本无悲喜,但法相却因晚霞而生出悲愁之情,是因为法相执着于晚霞美的表相,而未思得其本性的空,庸人自扰,作者在此蕴含了佛教的“缘起性空”之理。

虚实相生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之一。“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一般包括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情之境、设想的或者未来之境。实境是艺术表现的中心,虚境是对实境的升华,是对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的体现,也是对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的展现。小说是现实世界外的第二世界,小说构造的世界原本就是虚幻的。《诛仙》是作者发挥想象创造出来的一个虚幻的仙侠世界,小说的“实”最主要就体现在情感和人性上,爱情、亲情、友情都真挚动人,在虚构的世界中揭示人性的复杂,给人似真似幻的感觉。结局陆雪琪与张小凡两人相视而笑,小说戛然而止,此时无声胜有声。结局看似仓促,实际上是一种十分含蓄的表达,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小说《诛仙》中的意境不像诗歌那样浑然一体,更多的是一种局部意境,作品中多处境中寄意、化意入境,需要读者深入物象中去探究感情的真意。

(三)《诛仙》中张小凡的人物形象

人物是小说表达与接受的一个中介,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安排人物的命运,构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世俗情态,揭示蕴含的人生哲理。而意境是从属于人物的,读者在阅读时要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捕捉人物的每个瞬间,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动态、立体的人。

《诛仙》中的男主角张小凡是出身、长相、资质都十分平庸的一个人,除了有一颗善良的心之外,再没什么特别的了,这样一个质朴而平凡的人是很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人的,作者在人物设定上已经先一步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从爱情线上看,张小凡从暗恋田灵儿到与碧瑶两情相悦再到与陆雪琪的隐忍克制,他是从少年的懵懂无知到青年的不顾一切、敢爱敢恨再到中年的沉稳克制,慢慢成长起来的。从主题线上看,张小凡颠沛多舛的一生都起源于儿时与普智的相遇,是普智为了一己私欲教他学习武功,给他嗜血珠,杀光了草庙村的人,引他上了青云门。在青云门里,张小凡知道自己资质平平,但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没下青云山之前,他淳朴善良,相信正派、正义。当他经历三尾和小六两只狐妖的故事之后,他的内心隐隐有了疑惑。直到他与碧瑶相爱被所谓的正派之人怀疑,甚至要杀自己时,他震惊又愤怒。当碧瑶为他而死时,他心中正邪善恶的天平已不复存在。他在绝望中挣扎十年,最后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可见其善良宽容的本性及堅忍的内心。

小说中的这两条线相互交织,主人公张小凡在希望与失望中反复,在爱与恨之间纠缠、正邪善恶中摇摆,一路曲折成长,人物形象越来越丰富、鲜活,他的艰难历程引起现实生活中的人内心的共鸣。他质朴善良、坚忍不屈给人深深的震撼,小说中对江湖的恩怨情仇叙述,对恋人的生离死别的描绘,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生的诸多无奈与悲伤的感叹,都暗含深意,值得深思。

三、《诛仙》的意境对当下网络小说的意义

一本好小说的意境首先体现在行文意境上,行文意境主要就是指作者的文学修养及作者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领悟。小说《诛仙》行文流畅,作者运用散文诗化的写作手法,语言优美,极具感染力,故事十分唯美浪漫,感情浓烈。小说的背景宏伟而玄幻,作者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借鉴西方的文化,将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玄幻的仙侠世界。小说的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作者虽写仙侠小说,实际上更多是写世俗人生,将人生的悲欢、喜乐、哀愁、痛苦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审美愉悦。网络小说发展迅速,难免会有一些低俗的小说出现,但是这样的小说无法长远走下去。因为时代不停发展,读者的审美需要也会不断改变,在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时,这些不合潮流的小说终将被遗弃。想要创作一本好小说,提升文学素养、丰富人生阅历是必不可少的。

《诛仙》除了具有行文意境外,还具有思想意境。思想意境是小说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境界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作者将佛、道、儒三家思想结合融入小说,探讨因果是非、正邪善恶、侠士道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本质。小说主人公张小凡历经种种曲折,受到许多不公,最后还是放下恩怨仇恨,他坚守住了善良的本性。诛仙剑本是天地戾气所化,掌门人都拿得起放不下,张小凡却放下了,可见他内心的纯粹与坚忍。在浮躁的时代,快餐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引起人们的反思。怎样创造一本好的小说?要创造一本好的网络小说,需要塑造一个纯粹的灵魂,首先作者要有正确的“三观”,以正确的思想境界为引导,在思想精神、人生理想、伦理道德等方面,通过艺术的手段对读者起到通常教育方法所难达到的功效。

四、结语

意境是中国独特的审美原则之一,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凝练出来的一个审美概念。小说的意境不是简单的主客观融合,而是需要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在作品中蕴藏丰厚的哲理,加强审美效应。这也是小说创造的更高标准。小说的意境对于读者也有许多作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再结合创作者所构建的意境,开阔视野,受到作品中蕴含的哲理的感染和启发,获得审美愉悦,提升精神境界。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2794500511299

猜你喜欢
意境诗歌小说
诗歌不除外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诗歌岛·八面来风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