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莉
在初中阶段,由于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点,这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增添了诸多难度。面对一篇文章,教师很容易产生力不从心的感觉,不知道从何下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如果将每一次阅读教学比作是一场“外科手术”,只有找准部位、快速切入,才能提高“手术”效果。因此,探讨文本切入点的选择策略可谓势在必行,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关注人物称谓,探究人物关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文本细读的效果,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切入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选择的切入点不外乎词句、标题或者文眼,这些都是最常规的选择,但还有另一些“非主流”的切入点,同样值得教师关注。比如,针对一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文中常常出现不同的称谓。所谓“称谓”,就是人物间彼此的称呼,这个问题看似细微,实则大有来头。如果教师可以深入发掘“称谓”背后蕴藏的秘密,就能更好地理解人物间的关系,实现文本细读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初步阅读课文,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篇课文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作者从始至终都用‘母亲’这样的词汇称呼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从这样的称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当教师从这个问题切入文本,学生很快注意到这篇文章的称谓问题。在一番思考过后,有的学生率先表示,“也许作者只是为了表示庄重,毕竟是书面语,不可能太过随意。”,但是教师进一步追问,“可是这篇文章中不仅有叙述性部分,还有一些母子间的对话,为什么作者同样没有称呼妈妈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语塞,班级很快陷入沉默。随后,有的学生再次表达观点,“我认为,作者之所以用母亲的称呼,而不是妈妈的称呼,是为了表现母子之间感情的疏远。举个例子,原文中提到作者根本不清楚妈妈得了什么病,可见母子之间的情感十分冷淡,所以才会在称呼中体现出来。”还有的学生提出质疑,“在母亲去世以后,作者的悔恨和悲痛是显而易见的,而这篇文章也写于这个阶段,因此用‘母亲’的称呼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尊敬。”在探寻这些称谓的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关系的理解也在慢慢趋向深刻,真正实现了文本细读的目的。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这些人物的称谓,自然不会和学生深入探讨其中的奥秘,而这无疑是一种遗憾。事实上,通过探讨人物称谓,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人物之间的真实关系和情感距离,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涵。
二、关注文本标点,揣摩深刻寓意
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文本词句以及结构上,很少关注作者运用的标点符号。事实上,标点符号同样可以“大做文章”。因为初中语文教材里收录的课文,往往来自名家之作,而这些作家在创作每一篇文章时,不仅对词句反复推敲,标点符号的运用同样讲究,绝不会随意而为。正因如此,“标点符号”同样可以作为文章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分析这些标点符号,帮助学生深入探寻文章中的深刻寓意。
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提出疑问,“我有一点很奇怪,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运用了不少逗号,但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事实上,用顿号代替更加合适。比如,文章一开始“我”“我的母亲”,还有“太迟”和“太迟了”之间,根本不需要用逗号,可以直接用顿号。”听到学生的质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后,并向学生提出了进一步的问题,“顿号和逗号,的确都表示停顿的意思,但停顿的时间不同,逗号相对较长。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用顿号却用逗号呢?”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因为‘我’的责任最大,这是作者重点呈现的内容,所以才会在文本中特别交代出来。”还有的学生表示,“‘太迟’和‘太迟了’,看似是两个相同的词汇,但是语气存在一定的差异。加上一个逗号,能够表达出惋惜、遗憾的感觉。”比如,文章最后一段“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里的分号使用得很巧妙,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分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分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后,再引导学生去想象这句话的画面,以“我背母亲”与“妻子背儿子”并列、相比,展开一幅生命的接力赛。教师在肯定学生后,引导学生继续阅读文本,发掘其他的标点符号,看看是否存在隐藏的奥秘。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强调的正是文本细读的奥义。作为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标点符号之类细枝末节,才能让学生读出文章中意味深长的情感以及思想。
三、关注文章空白,补充隐藏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定义起源于一位德国作家Lser,他认为文学作品中之所以存在空白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其思绪陷入停滞期,难以确定接下来的笔墨,因此在文本中形成了一种“真空”。作者或是随意而为,但是对读者却是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因为读者可以在探寻空白点的过程中逐渐领悟文章中的深意,进而成为一篇作品的参与者。鉴于此,教师不妨将“空白点”作为文本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作者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和闰土重逢的情节,当他看到闰土的一瞬间,嘴里情不自禁地迸发出“啊!闰土哥,你来了……”但是,作者并没有描写具体的会面场景,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根据原文中的提示,作者和闰土是幼年时的玩伴,当两人阔别二十年再次重逢,内心一定是百感交集,肯定有很多话想告诉彼此,无论是语言还是行为,一定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作者只用了这短短的一句话,就交代了这样一场会面,其中隐藏的内容令人浮想聯翩。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一处空白,想一想:作者面对闰土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他会对闰土说些什么?又会对闰土做些什么?有的学生认为,“当鲁迅看到闰土,一定会惊讶于对方的变化,他可能会友好、亲切地拍拍对方的肩膀,还会邀请对方一起去喝一杯。”还有的学生认为,“鲁迅肯定想和闰土再去玩一玩童年时的游戏,然后一起回忆那些童年的趣事,接着相视一笑,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顿。”还有的学生表示,“当鲁迅阔别二十年见到自己的老朋友闰土,虽然有很多话想说,但他们彼此却表现得很拘谨,所以这次会面一定不怎么愉快。”在推测文本空白点的过程中,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文学作品中,“空白点”的存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让读者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参与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隐藏起来的情感、思想以及态度,而这会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四、关注文章情感,感受作者心声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可知,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更要帮助学生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因为情感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更是作者创作文章的初衷。理解文章的情感,就等于把握住了文章的“命脉”。但是,由于文本的情感太过抽象,学生很难真正领悟,而这需要教师的从旁引导。在教师的深入引导下,学生将和文本的情感产生内在的共鸣,而这有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声。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让学生试着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描写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遇到的一位教师。但是,这不是作者第一次描写教师。事实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里,作者同样描写了自己幼时读私塾的一位教师。既然都是描写教师,为什么两篇文章的命名方式不同呢?为什么本文以教师的名字命名?”一开始,学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并不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接下来,教师为学生介绍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经过,并让学生重新阅读原文,体会鲁迅先生在异国求学时遭遇的歧视与不公。当鲁迅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在日本求学,只有藤野先生用公正而亲切的态度对待他、关心他,并没有因为他是中国人而歧视他。此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想象,“假设你孤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遭全是各种歧视的眼光,此时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助并帮助你,用公正的态度对待你,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到位。
此外,教师应特别重视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元素。古诗词创作的初衷,就是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短短的数十个字的古诗词中,有时会出现多种情感。如陆游的《游山西村》,既有对人生的愤愤不平,又有对自然的无限欣慰,还有对淳朴民风的喜爱,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需要教师把它们一一提取出来,解释给学生。
情感是一篇文章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部分,同样可以作为有效的教学切入点。只有理解了文章的情感,才算真正理解文章的深意。如此一来,学生才能真正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内涵。
五、关注经典语句,提炼文本精华
经典语句是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华,是代表文章主旨的重要单位。如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狼说》中的“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教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应对这些经典语句进行重点关注,很多时候,作者就通过这些经典语句,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与此同时,这些经典语句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哲理性,学习这些经典语句,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和语文思维的训练都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蒲松龄的《狼说》一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狼说》的结尾:“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并进行提问“这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能解释一下吗?”,再邀请学生进行回答。一般來说,学生较为容易回答第一个问题“结尾是作者的议论,画龙点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但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并不容易进行最准确的解释,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咬文嚼字、抠字眼”。首先,就句子中的关键字词进行重点解释,如黠即狡猾,而即转折连词、表示然而,顷刻即一会儿,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即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然后对全句进行解释,“狼虽然很狡猾,但不一会儿功夫两只狼都被屠户杀掉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最后,指出该句的价值“发表评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讽刺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并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学生不仅对重点知识和内容进行了理解,而且对其中的细节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从而提升了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质量。
能够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集审美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体的古今奇文。经典语句尽管并非此类文章最为关键的部分,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如《狼说》结尾只有短短24个字,却以诙谐幽默的议论收束全文,既表明了作者对狡诈、凶狠、贪婪的狼的态度,又赞颂了屠户的勇敢与智慧,引人思考,回味无穷。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这些经典语句,在完整解读的同时,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使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与价值。
六、关注对照细读,注重内外结合
教师在开展文章细读的时候,应该重视内外的结合,如《狼说》一文来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来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故乡》一文来自鲁迅的《呐喊》。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文章内涵、形式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开展独立性的分析和思考,从而有效解决理解不到位、思维受到限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文章的过程中,结合文本内容,引入更多的链接性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开阔自身的阅读视野,逐渐拓展自己的思维,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形成深刻、全面的认识。例如,在对《故乡》开展文本细读教学的时候,可以从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生整理一些具有共同点的不同的阅读篇目,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这些篇目作为鲁迅同一时期的短篇小说,体现了鲁迅当时的思考与价值,能让学生对《故乡》形成深刻、全面的认识。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意味着选择一条最短的路径深入文本,这将提高文本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本文提供了六大切入点的选择策略——关注人物称谓,探究人物关系;关注文本标点,揣摩深刻寓意;关注文章空白,补充隐藏内容;关注文章情感,感受作者心声;关注经典语句,提炼文本精华;关注对照细读,注重内外结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将为教学带来全新的气象。
(邱瑞玲)
3160500589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