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随想

2022-03-17 21:47吴开岭
青年文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问路蜀道栈道

吴开岭

暮春,花红柳绿,草长莺飞。

我彳亍于乡村宽敞的大路上,心无旁骛地享受这份难得的慢时光,放纵疲惫不堪的灵魂随家乡上空的朵朵云彩飘荡。

且行且远间,一直处于空明状态的脑神经不安分了,好像有一只小蜘蛛在蛛网上伸开手脚使劲儿拉扯。我脑洞大开之际,从中弹出一个毫无征兆的念头:什么是路?

此念头一出,无惊雷、暴雨相伴,如同一道稍纵即逝的闪电。此念又如一道魔念,怎么也驱赶不走。索性,我驻足于路中间,默默地点燃了一根香烟,使劲凝视脚下一直向前延伸的大路,双眼中悄然滋长了一丝久违的迷茫。

沉思良久,我好似一位老僧从入定中醒来,不禁莞尔一笑,自我解嘲道:“路就是路,脚下就是路。”

说起了路,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想起了那段关于“路”的文字。

在学校读书时,我在教科书里拜读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犹记得,鲁迅在其小说《故乡》一文中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那时,若无老师指导,或不参阅资料,仅从这段文字上理解,我认为这应该就是鲁迅对路的一种诠释。

然而,我的老师说,鲁迅的文章另有一番深意。那时,作为一名学子,我自然深信不疑。于是,年少的我为鲁迅的这段文字执着过,并囫囵吞枣地咀嚼文中味道。后来,皆因管中窥豹,一点感悟早已被淹没在五味杂陈的岁月长河里。如今,已是中年大叔的我,两鬓黑白交错,而鲁迅的文章终未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不妨搁下鲁迅这个富有哲理性的“路”之说,再回味当年文中探“路”之举,唯余一声轻叹,抑或沉默无语。往矣,那就俱往矣!路走过去了,也就走过去了,岂有回头路可走?既然如此,则理智对待,不必为过往之事做无谓纠结。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虽然生命中的自然规律不可阻挡,但是走过的路与自身的年龄成正比是基本正确的。就我而言,已奔知命的年纪,脚下走过的路形形色色,如:沥青路、石子路、水泥路、泥泞路,甚至还有那山间羊肠小道。这些路,有一些是陌生的路,也有一些是熟悉的路。一个人行走在一条熟悉的路上,一路高歌,当然无话可表。可是,谁敢保证一辈子不会走一条陌生之路呢?

大路朝天,难免问路。《说岳全传》里有一段值得所有路人深思的小故事,大致内容如下:

岳飞的部将牛皋是位大老粗。有一天,牛皋走了一条陌生的路,他骑在马上向一位老者大声问路:“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一听非常生气,不但没有给牛皋指路,反而骂他是个“冒失鬼”。不久,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是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一个骑黑马的人?他往哪条路上去了?”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老人一见岳飞是一个懂礼貌的人,便耐心地给他指了路。

可见,岳飞待人态度好,问路方法对,自然有人热心指路,使他少走一些弯路。反之,就是跑断了双腿,也恐是南辕北辙。过去,人们走在陌生路上,不识路,无非张口问人。现在,人们走在陌生路上,又多了一个网上问“度娘”的好方法。但不管怎么说,重方法,会问路,有人指出一条明路,永远不失为一条知路前行的重要途径。

大千世界中,道路千万条,路况各不同。有的人终日行走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而有的人则常年奔波在寸步难行的山路里。

巴蜀大地,山地较多。蜀道险峻,众所皆知。古人云,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据我所知,蜀道多以栈道为主,一些修凿在悬崖峭壁上的道路,有的是军事要道,有的是商贸之路,如:明月峡古栈道。有专家认为,明月峡古栈道是我国地理位置最险要的一处栈道,与长城、运河皆为中国古代三大杰出建筑。

2018年年底,我曾逗留在重庆嘉陵江畔,并兴致勃勃地观看江水奔流。当地的一位朋友充当了我的导游,我与他聊起了重庆挑夫。巧合的是,一位陌生游客接过了我们的话题。他热心介绍说,嘉陵江东岸的明月峡古栈道,至今还能看到战国时期留下的遗迹,四百多眼栈孔分布在绝壁之上。那时,迫于生计的挑夫行走于此处,既无法换肩担货,也不能随意转身。

难怪,一代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蜀道之艰险,人难行!

说完了蜀地之路,免不了提一下五岳之一的华山之路。

西岳华山,山高路陡。山势险峻,名震寰宇。我在西北军营工作时,常听战友讲起“自古华山一条道”的故事。事实上,华山主峰五峰奇伟,景色诱人,游者云集。山上观、院、亭、阁依山势而建,一山飞峙,如空中楼阁。天外三峰,拔地而起,如同一刀削就。

故此,唐朝诗人张乔在诗中写道:“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可见,山道虽艰险,人愿去!

路难走,道难行,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在我看来,路在脚下,必须咬着牙大步朝前走。至少能独辟蹊径,前人为后人走出一条路来。山虽高,峰虽险,也得攀登,不攀无路。至少,人们站在半山腰上看风景,也总比在山脚下站得高,看得远!

一念通达,豁然开朗。继而,又生一念。一念又生,事关“路”乎?然也。有人探路,脚下就有路;有人指路,就不会走弯路;有人修路,处处是大路,人间至此再无孬路!

有一句话说得好,“要得富,先修路”。路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理应多铺百姓脚下之路。念及此处,我把思绪拽回到烟火人间,大话一下我眼中的路之变化!

我的家乡是一处水乡,是江苏里下河平原地区,没有那九转十八弯的山间小路,也没有那顶天立地的奇峰峻岭。但从我记事起,家乡的土路也不好走。通俗地说,就是雨天路难行,晴天路不平。

那时,可苦了去学校读书的农村娃了。夏天,狂风暴雨,路滑泥烂。孩子们爱惜妈妈做的布鞋,光着脚行走在一踩一个坑,一跌满身泥的上学路上。冬天,滴水成冰,雪化路滑。寒风中,孩子们单薄的小布鞋陷进化冻的土路里,脚拔不出,人走不了。一着急,一使劲,小脚出来了,鞋子却留下了!

俗话说,人定胜天。近年来,赶上好时代,家乡人民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大美乡村。人们在土路上先铺砖头路,后筑水泥路,就连连镇高铁、京沪高速也在家乡一并扎根。我想,所有在外打拼的人,回乡后肯定非常乐于看到,农家有风景,村庄有大道!

举目望华夏,神州大地天天有变化,处处路通人和。空中有飞机,腾云驾雾,飞往全球;农村有公路,四通八达,惠及乡邻;城市有地铁、高架路、公交线,点多线广,交通便捷;外出有高鐵,风驰电掣,安全高效。值得骄傲的是,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全球第一,就连上天登月,也已不是一个神话。

把话题再回到前文。据说,蜀地之路,华山之道早已大大改善。祖国的大好河山无限美好,值得我们去畅游一番,领略她的风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之华夏,一条条康庄大路就在脚下,我辈只须迈开大步往前走!

1987501705317

猜你喜欢
问路蜀道栈道
栈道暮色
蜀道行
蜀道向天开
问路
玻璃栈道,玩的就是心跳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明明问路
蜀道雄魂
栈道
2001年,三峡古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