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路峰
春暖花香,井冈山的杜鹃花开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争相怒放,灿似彩霞,绚丽动人。尤其是江西坳,万亩野生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竞相开放,花团锦簇,景色壮丽,杜鹃花开红似火。
江西坳是“五百里井冈”第一峰,海拔1833米,与湖南省桂东县交界,这里山高林密,竹海翻腾。山顶,峰线起伏,密林环绕,山峦叠翠;山下,一条逶迤蜿蜒而曲折的山路,崎岖坎坷,直达山顶。这条道,便是湘赣边界饱经风霜的茶盐古道,湘赣粤的驴友和游客络绎不绝,争相来此登山赏花。
茶盐古道修建于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是朝廷运输茶叶贡品而修建的一条简易官道,是一条千年修筑的青石板道,是湘赣边陲保存完好的茶盐古道。古道全程有150公里,是湘、赣两省古时贩运茶叶、食盐、布匹、药材等商品的唯一通道。
岁月沧桑,山河永恒。这条神奇的古道,承载了千年历史的风流韵事。近代300多年,经历了战火纷飞年代的血与火的洗礼,古道演绎了许多英雄豪气的灵魂,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古道成为绿林好汉、土匪地痞的必争之地。
古道宽约一米,深深地嵌入脚下的泥土,犹如镶嵌在大山身上的一根筋骨,见证着岁月的沉重,訴说着历史的沧桑。古道跨沟壑,过山涧,越山脊,穿林海,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绳索,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在莽莽大山中绕来绕去。时而陡峭,时而舒缓,时而放浪形骸,时而缠缠绵绵、波涛起伏,在群山峻岭间蜿蜒蛇行。
“高高江西坳,古道通云霄;商贾贩茶盐,朝廷设驿道。”江西坳雄踞罗宵山脉东南之巅,一山两地,鸡鸣两省。这里奇峰险壑、山花烂漫、古树参天、飞鸟盘旋、走兽聚集、流泉潺潺,让人目不暇接;壮美的日出,奇幻的云海,晶莹的白雪,古朴的关隘,更让人心醉神迷。
此时,有人唱起了“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的歌声,我循声而望,仿佛一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从山那边开过来了。
我似乎又看到了茶盐古道上南来北往的商人、绿林好汉、红军战士,他们穿梭在这条逶迤绵长、弯弯绕绕的古道上。他们或用骡马,或雇挑夫,把一担担食盐、茶叶、布匹、日用百货等商品,运送到湘、赣两省,或者转运到全国各地的集贸市场。
悠悠古道,星移斗转。他们沉重的脚步把青石板磨得光滑晶亮,平坦方正。他们日积月累的汗水,把古道两边的树苗浇灌成参天大树。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生命却化作了尘土和云烟,化作了长长古道中无声的喟叹。
江西坳的水清凉、洁白,茶盐古道旁有一眼汩汩而流的泉水,清晰如镜的泉水穿透草丛,流成一条小溪,就像一面镶嵌在古道中的镜子,晶亮透明,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的银光。双手伸进小溪,感觉到了沁入骨缝的冰凉,捧一口溪水,甘甜爽口,让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江西坳的茶盐古道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还是烈日寒冷,游客都络绎不绝,大山里的山民热情好客,总是拿出山里人最好的山货来款待走累了的游客,一杯清澈的绿茶,一碗纯酿的美酒,饱含着浓浓的乡情野趣。游客露宿山坳,山民们总是迎来送往,乐此不疲,如遇大风暴雨,山里人就为游客们避险化难,引路导航。大山人家房屋,石门水泥墙,庭院宽敞,为游客提供了凉爽的露宿营房。山里人家,热情好客,每年都要宰杀三四头肥猪,招待过往的游客。
江西坳是大自然钟爱的山。春天,云封雾绕,鸟兽潜踪;夏天,山雨骤来,千峰随暗;秋天,霜风似剑,蓬断草枯;冬天,大雪满山,野径俱灭。每一种自然力都在它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磨砺着、雕塑着它独特的性格和品德。
江西坳就在这大自然粗犷的抚爱中怡然自乐。或许正是江西坳这种独特的性格,使它得以抗衡第四纪冰川的袭击,战胜了人寰更加严酷的洗劫。江西坳以其强大的身躯,保护着大量的珍稀物种,使这一带生物群落,保持数百年未受侵扰的原始生态,成为历史罕见的“生物之窗”。
235550118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