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声声迎清明

2022-03-17 21:47黄学军
青年文学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雨雾愁绪声声

黄学军

天刚蒙蒙亮,就听见后山老城墙那块儿的布谷鸟叫。循窗望去,只听得声音却不见踪影。但我还是激动了,毕竟在小县城的居室里能听见布谷声,能使人联想翩翩,尤其是能使人想到家乡那个山村,这怎能不使人心魂荡漾呢?

天阴阴的,地沉沉的,显得有几分寂静,且有几分湿润。在孩提时候,常听老人讲,布谷鸟叫是要下雨的征兆。想着想着,果然有少许稀疏的小雨点敲打在雨篷上。这雨点声,不会使人烦躁,有节奏的敲击声犹如早春的鼓点,布谷声在欲发新芽的树林里婉转悦耳,吟唱着一个让人动情而又心醉的旋律。

山桃花已绽开,杏花含苞欲放,毛毛细雨轻轻飘洒,山路上孤独的行人任由霏霏雨雾抚慰着沉寂的心灵。行人像是在无休止地行走,或诗意萌发,或思念故人,或奢望酌酒……这情景,预示着清明节快来了,而布谷鸟则是清明的报幕鸟。

这情景,又不禁使人想起了千年前那个杜牧。清明时节为什么偏要雨纷纷呢?这是一个神灵诅咒,还是一个永恒的定论?

这沁人心脾的纷纷细雨竟然下了一千年!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多么浪漫啊!而路上的行人为什么又总是欲断魂呢?这个问题是在许多年以后我才弄明白的。清明期间,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他不是去踏青,不是去荡秋千、放风筝,不是去插花栽柳,不是去走亲访友,也不是因为道路泥泞而沮丧,而是去祭祀、去悼念逝去的亲人,故而伤心欲绝,显现出悲思愁绪。对这个情景理解至深的时候,是在我的父亲去世的时候,也是在我的干妈去世的时候,那时恰值清明时节。所以,这几年一近清明,我便有了比千年前樊川居士看到的斜风细雨中的行人更为糟糕的心情,愁绪满怀,心痛阵阵!唯一的解脱与慰藉则是在细雨中无休止地孤独徜徉,任雨丝轻轻抚摸,任甘露罩身洗涤,任布谷亲切教诲。似乎只有这样,心田才不会枯竭、变质,才不浮躁不安;也似乎只有这样,才不能忘却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才能与他们的灵魂更加接近。

而此时,声声鸣叫的布谷是怎样的心情呢?显然不是杜牧借酒消愁,显然不是细雨中淋湿衣衫、默默沮丧、匆匆赶路的行人,显然是清明的先驱来提醒人们,提醒为生计而奔波的人,提醒整日案牍劳形而无暇怀念亲友的人,提醒繁忙得十年如一日而没有条件,也没有机会去多陪伴、照顾父母的人。

布谷鸟是坚强的,面对苍凉雨雾,没有悲怆,没有苟延残喘,而是在召唤着孝道良知与勃发生机的力量;布谷鸟是体恤着百姓大众的,它在體恤着“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南山豆苗肥,东皋雨新足。凉气满郊墟,书声出茅屋。古来贤达人,起身自耕牧”的农家情怀;布谷鸟是无私的,常常忘记自己的处境和忧伤,总在山谷里呼唤着春天的知音,以流水的胸怀祈求人们赶快把一份明媚的阳光收藏;布谷鸟是伟大的,它召唤着山村在晨曦中醒来,山民在阳光里、在风雨中驾着犁铧,书写自己心中的歌谣,竭力描绘着山村的画卷;布谷鸟也是乐观的,在河滩上鸣唱严冬过后春天的博爱,是否已经读懂大地的那份慈祥,在不断试问新雨过后流浪的云彩。

布谷声声,青瓦房对面山上飘来雨雾阵阵;布谷声声,山野间大地里那片陈旧的枯黄又开始渐渐泛青;布谷声声,又迎来一个令人心酸、令人惆怅的古老清明!

2621501705339

猜你喜欢
雨雾愁绪声声
雨雾小镇的公交车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风起了
雨雾森林
大鼓声声
大鼓声声
雨雾小镇的公交车
杜鹃声声
夏天来了
知了声声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