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琪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是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的首要任务和宝贵经验。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大会产生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90多年前,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创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是我们党的历史和近代中国革命斗争历史非常重要的一页,是一部“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生动教科书。广大干部和党员应总结这部教科书中有组织、有系统、有规模的思想宣传与文化传播活动经验,从中得到教益、受到启迪,汲取“赶考之路”的伟大力量。
要聚人气,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感召力。90多年前,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短短几年里创建一支有相当规模的人民军队和创立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民众之所以能够在思想上接受“苏维埃政权”、在心理上赞同“打土豪分田地”、在情感上支持革命运动、在行动上自觉保卫中央苏区,完全归功于我们党始终站在民众的立场、始终关注民众的切身需求、始终聚焦土地革命和反“围剿”的焦点,一手开展武装斗争和政治革命,一手推动思想启蒙和文化传播,灵活运用中央苏区戏剧、歌谣、标语、漫画、墙报、晚会等思想宣传与文化传播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革命宣传和文化教育工作,逐渐提高了民众的政治意识与文化水准,掀起了中央苏区民众共克时艰的运动浪潮,短短数年便使中央苏区成为一个看得见的“自由光明的新天地”,极大地激励了在经济上独立、政治上翻身、思想上觉醒的中央苏区民众,更加自觉地投身到“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奋斗浪潮中。
《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经过90多年的接续奋斗,我们党始终牢记“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团结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伟大目标凝聚伟大力量。我们党在“逐梦”新征程上,以共同价值追求厚植思想根基,凝结全国14亿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以共同理想目标激发奋进动力,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画大画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心圆;以社会文明新风丰润道德滋养,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起全社会团结奋进、共筑梦想的强大力量。
要接地气,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创造力。90多年前,中央苏区党政军民凭借有限的物质资料,突破文化传播的常规手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的传播载体,加速了中央苏区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认同和支持。例如,为克服苏区物质资料匮乏的困难,中央苏区发明了空中宣传的“孔明灯”和河流传播的“竹板标语”;为契合民众认知水平,中央苏区创新了识字牌、路条、墙报、夜校等方式识字扫盲;为激励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和后方支前,中央苏区创办了《红星》《红色中华》,开创了家书传播的军民互动形式;为调节民众生活,涤荡封建残余思想,中央苏区创造性地改编客家山歌、创新旧式采茶戏、演绎现代话剧,采用民众喜闻乐见的花鼓戏、集会、山歌、快板、相声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在这些接地气的传播载体作用下,“苏维埃政权”的种子很快在广大苏区民眾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当前,我们党正行进在接续奋斗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上,既需要强大的物质生产力,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创造力。这就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精准把握文化传播的火候、力度和成效,做到在表达内容上因事而化、在表达方法上因时而进、在表达效果上因势而新,真正让人民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切实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要鼓士气,提升红色文化传播的战斗力。90多年前,中央苏区处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围剿”的外部压力下,红色文化传播明显带有战时宣传的特点。我们党始终坚持以正向激励为主,聚焦扩红参军、拥军支前等中心任务,手拿标语、传单、漫画、报纸、刊物、图书等文化“利器”,配合中央苏区反“围剿”,掀起了军民共克时艰、竞相争优的革命热潮。《红色中华》《战斗》分别专设“前线捷闻”“看赛跑”栏目密集报道前线喜讯,以此鼓舞和激励苏区民众的革命热情。每逢重要节日或活动纪念日,中央苏区文化俱乐部常态化组织唱歌巡演、比赛和话剧演出活动,红色文化浸润中央苏区的前线后方,激发民众全力支前参军的革命热情。中央苏区多地出现了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争先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文化传播一度发挥了巨大的“魔弹”效应。
《决议》指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从伟大胜利中激发奋进力量,从弯路挫折中吸取历史教训,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当前,“中国号”巨轮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道上劈风斩浪,行驶在“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深海领域,无论遇到多少险滩暗礁,无论面对多少“回头浪”,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定力,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不断创新宣传报道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提供强大精神指引。
以史为鉴,昭示未来。《决议》指出:“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中央苏区的烽火硝烟虽已远去,但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全方位、立体式地运用图、文、声、电等传播媒介释放的传播张力仍然焕发着时代光芒,这对建设文化强省、构筑红色基因传承高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扛起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时代重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勇于创新创造,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始终把牢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主动权、主导权、领导权,为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精彩江西篇章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校传播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9KS01)和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传播的策略探究”(课题编号:19YB4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