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新村第一小学 王春梅
历史是德育最好的题材,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佳的载体。百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年后的中国屹立世界之巅。这段历史看似距离儿童很远,却不是一无所知。它时时刻刻关联着儿童内在价值观形成,帮助儿童养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完善自我素养,启发儿童主动思考正确的人生意义。习总书记说:“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少先队员通过回顾历史,才能知道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艰辛探索,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果,激发学生传承革命精神,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版)》中主题五第11条:“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纵观我党成立一百年来的历程,涌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学党史,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而是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有所收获,学习并传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感悟“红船精神”,增强敬党爱党之情,树立争做接班人的理想。
1.追求“真我”的道德课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对本课程基本理念进行说明:“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选取儿童实际素材,使其与儿童现实生活的道德产生冲突,进而引发他们内心真正地触动。在课堂上,聚焦儿童生活经验的重组、整合,聚焦儿童经验互相交流对接,聚焦生活经历的再次体验,深度感悟。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历史教育要真正打动学生,就需要把冷静的历史材料转化为有温度,鲜活的生命叙事,用儿童能够理解、接受的形象化展示,把一个个“历史人”演绎成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生活人”。通过这些有血有肉的“历史形象”与学生产生深层次对话,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之共呼吸,同感受。当学生心灵得到震撼,就会展开丰富想象,启动思维,从中引发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情感表现,道德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进而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道德行为。
2.充分了解学情,激发情感体验有依托。 中高年级的学生可能通过日常生活中观看影视、阅读书籍或在学校参加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等方式,对党的百年发展历史有所了解,但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起点原因。因为生活距历史较远,认识模糊化;因党史了解不全面,知识碎片化;因情感激发不深入,感受浅表化;因主动探究不够,学习被动化。(2)学习方式原因。虽然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操作动手技能。但是存在搜集的资料比较雷同,流于资料整理上,探究方式不够多样化,无法产生深刻的情感表现。(3)缺乏主动反思历史的内在驱力。现代物质条件优渥,学生无法感受当年革命奋斗岁月的艰辛,欠缺主动探究历史,与历史同命运,共呼吸的情感共鸣。
3.党史学习中采取的情感体验策略。 由于《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以静态的历史知识作为儿童情感体验的钥匙,通过生活化的感悟和探索,让儿童身临其境地与历史共同呼吸,产生共鸣。儿童在多种多样的生活实践、探究、感悟历程中,最终达到历史独有的道德教育,儿童道德发展更加贴近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价值需要。儿童个体在满足了自我认识,主动寻求发展以后,自然地就会内化为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
(1)巧设真实情景,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促进认识和情感共鸣。教学活动中,以儿童生活经验“生长”为目标,以学生生活经验当作切入口,在课堂上注重有意义的引导和启发。把德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需要做到开放课堂。课堂开放能打破时空,交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将真实情景和社会实践融入课堂。老师善于挖掘儿童的生活经验,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更多地倡导体验式课堂,以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为载体,让老师与学生发生更多的生成性对话,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更贴近地对话,最终构建起课堂学习的内容体系和生活相联系,促进儿童价值观不断“生长”。在教学《开天辟地的大事》中,李大钊作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身上具备了共产党人一切美好精神品质,以他革命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挖掘他背后有血有肉的真实事件。课堂上图片、影视片段等手段创设李大钊生平史料博物馆,缩短了学生了解那段抗争历史的时空,用史料的真实力量来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无惧牺牲的崇高品质。立体叙述了革命者的鲜活故事,呈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伟大精神。
(2)巧设问题,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我们应该善于教材内容生活化,善于捕捉教材留白处引发的思考,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拓展教学材料,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相关史实并有所收获,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历史材料相勾连的紧密点,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如《开天辟地的大事》中,教材引出中中共一大的召开,党旗的相关知识,但是留白了很多地方:中共一大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与会人员,发生的曲折事件?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的纲领内容?党旗背后的含义?新时代我们如何继承、发扬“红船”精神?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内心价值观的形成,老师适当补充中共一大两个会址转移的影片资料,13 位与会代表的革命事迹,共产党发展的数据统计、图片及文字介绍资料的补充,丰满了“红船”精神,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相互融合交织在一起,加强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深化理解,提升自我人生观。
课程标准中第四个主题“我是中国人”的要求:“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道德与法治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更加要引导学生从一个个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知识入手,淡化历史带来的距离感,采用激发情感、体验活动、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选取能够让儿童理解、接纳的方式,合理重组历史材料,使其与儿童产生精彩对话。学生通过学史、懂史,以史为鉴,联系自我生活经验进行深入地思考,自我反思,不断修正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最终将之内化为个人发展的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