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峻,罗正平,董云祥,王 锐,潘涌智
(1.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云南 昆明 650215;2.楚雄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楚雄 675000;3.云南省林业双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4;4.西南林业大学 保护生物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的作用中日趋突出[1]。切实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是林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林业部门行政效能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2]。
木秀于林,良种为本。林木良种是优良遗传基因的载体,林木良种基地是林木良种生产的主阵地[3],种子园是由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林木组成的人工林[4],是良种选育、遗传改良的林木良种生产基地。楚雄市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始建于1984年,是华山松良种生产基地,自2002年以来年均可为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低效林改造等工程建设提供3 000 kg优良华山松种子,在云南林业生态、产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在多年的良种繁育、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资料,如各无性系配置图、生长和结实情况、各类文档资料等。由于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信息化技术知识匮乏,数据更新困难,缺乏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导致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出现重复建档或漏建,个别小区图纸丢失,造成良种的父本、母本无法追溯,无法建立良种档案等情况,管理者和选育者很难全面了解各个种源、无性系的特性,束缚了遗传改良工作的进行,制约了良种生产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华山松种子园的持续发展。
因此,通过调查和整理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资源现状,使用信息科学和技术,实现对资源数据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并构建一个基于国际互联网,集华山松种子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于一体的可视化大数据信息系统平台,以期为提高华山松种子园建设和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合理利用良种资源、推进良种化进程和种子园的科学规划等提供帮助。
楚雄市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位于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距楚雄市20 km,地处北纬24°58′58″~25°04′02″,东经101°22′29″~101°26′7″,海拔2 200~2 400 m,地势平缓,光照充足,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年均温12 ℃,平均最高气温20 ℃,最低气温约-6 ℃,年降雨量1 000 mm,平均相对湿度达80%~85%,土壤为山地暗红壤,总面积51 hm2。建园优树来自于楚雄、腾冲、南华、会泽、巍山和宜良等6个县市,共129个无性系,采取无性系嫁接方式建立,采用完全随机排列,其中:良种生产区26.67 hm2,半同胞子代测定林3.33 hm2,良种展示林21 hm2。
2.1.1 资源情况调查
对种子园的6个种源129个无性系分别采用测高仪测定树高和枝下高,围径尺测量胸径,皮尺测定冠幅;统计各无性系的结实量;逐株查明病虫害种类、数量、危害及损失等情况。
2.1.2种子园界线核准
依据种子园内各大区及小区的定位桩、边界桩等,用GPS定位仪获取该点经纬度信息。用奥维互动地图等软件的轨迹跟踪功能,沿着各大区的边界进行线路调查,获得各区的边界信息,核准种子园的界线。
2.1.3各无性系配置图完善与保存株数调查
参考种子园各无性系现有配置图,采用全园覆盖、每个无性系逐株核准的方式,以树木存活的现况为依据来完善种子园各无性系配置图和保存株数。
2.1.4档案材料收集整理
按时间顺序对华山松种子园自建园以来产生的文书、科技、数字和声像等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并扫描收集存档。
2.2.1 信息系统技术实现
基于Flask技术作为本系统的开发框架,采用多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结合的模式,通过Werkzeug和Jinja2两个核心函数库,负责业务处理和安全方面的功能,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相关功能,以Struts+Spring+Hibernat实现系统的用户层、应用层、业务层、资源层和基础层等结构,信息系统后台使用Hibernate映射数据库成为对象,对数据库的操作就是对对象的操作。
2.2.2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普遍采用N-Tier设计方式,分为用户层、应用层、业务层、资源层和基础层。分层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各层次间逻辑间的耦合,最大限度对逻辑进行解耦,以提高系统扩展性和灵活性;各层的开发可以更好地分离,便于分工协作,以提高整体开发效率。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总体结构设计Fig.1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1)用户层:为实现管理人员和育种工作者对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管理、查询、分析、利用等。
2)应用层:通过统一的数据服务接口,为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的生长性状、结实性状、病虫害、数据分析展示和档案管理等模块提供服务,可在客户端、网站和其他应用上表现出来,供用户使用。
3)业务层:为满足系统需要,提供数据浏览、查询、编辑、分析、管理、控制和交互等服务。
4)资源层:存储华山松种子园地形图、配制图,各无性系生长、结实、病虫害等,各类档案资料等全部基础数据。
5)基础层:支撑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的基础功能,也是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交换机、防火墙等。
2.2.3网络结构设计
通过互联网接入路由器,后接入服务器区域、内部办公网和Web,通过核心交换机访问内网数据库,既考虑了后期的扩展、升级等需要,也预留了扩容空间。网络结构设计见图2。
图2 网络结构设计Fig.2 Network structure design
2.2.4数据结构设计
采用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数据库的相关功能。数据结构分为两层:第一层是基础层,为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的基础空间数据,主要有基础地理信息、栅格地图、数字高程信息等;第二层是专业层,包括各无性系生长、结实、病虫害、配置图等数据及历年的档案资料等。这两部分数据通过建立索引关系相互关联,便于管理。以专业层建立的系统数据为支撑,通过华山松种子园资源调查获取成果数据,再通过年度更新资源数据逐年积累,实现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的统一规范、部署、标准和规划。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系统内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创建用户名和对应的登录密码,还可以录入用户的相关信息。主要操作是对用户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图3)。
图3 系统登录界面Fig.3 System login interface
该模块主要用于系统权限控制,系统会预先设定管理员的角色,管理员具备最高权限的操作,可以看到系统内所有的菜单。管理员用户可以创建其他权限的角色数据。主要操作是对角色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图4)。
图4 角色管理界面Fig.4 Role management interface
该模块主要用于创建系统内菜单,也就是功能模块的菜单。菜单通过角色权限控制用户是否可见。系统会预设用户管理、菜单管理、角色管理、文档管理、无性系管理、无性系数据分析等基础菜单数据。主要操作是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图5)。
图5 系统主界面Fig.5 System main interface
该模块主要对华山松种子园内所有无性系数据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分为无性系的基础数据、种源地等,根据对应的基础数据可按年份录入实时测量的生长数据,同时可以记录多年的生长数据。主要可以进行无性系基础数据新增、修改、删除操作,对对应的无性系基础数据进行年份生长数据的新增、删除、修改等(图6)。
图6 无性系数据管理界面Fig.6 Clone data management interface
该模块主要是用户对无性系生长情况年份数据进行图标分析(图7)。
图7 无性系数据展示界面Fig.7 Clone data display interface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林场内的文档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创建类别并在对应类别下进行文档数据的创建。文档支持上传和下载等功能,主要可以进行文件分类的新增、删除、修改及对应分类进行文档数据的新增、删除、修改等操作(图8)。
图8 文档管理界面Fig.8 Document management interface
林木种子园是连接育种与育林的桥梁[5],是良种繁育和生产的群体,是育种系统中主要的环节,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据是系统功能发挥及信息数据展示的核心[6]。楚雄市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是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由种子生产区、子代测定区、良种示范区等功能区组成,多年来随着华山松种子园遗传改良工作的进行,形成不同育种和生产群体,积累了大量表型数据。通过调查,获得6 155个生长性状数据、2 462个结实性状数据、1 161个病虫害性状数据、500多份各类档案资料和其他相关数据,核准了种子园的边界,完善了种子园各无性系的配置图,查清了各无性系的保存株数,全面摸清了种子园的家底。通过建立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将各类数据整理入库、分类管理,实现图文一体化,构建统一的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管理平台,对表型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对前期遗传改良工作作出评价和评估[7],可推进华山松高世代种子园建设和育种工作发展,对制定华山松育种长期策略有重要的作用。
植物管理数字化是植物研究领域信息化的一种体现[8],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等,通过融合、分析、汇总、更新数字信息,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华山松种子园各功能区、种源、无性系、档案资料等各类信息资源以数字形式存储,实现数据“群化”管理[9],形成共享和应用的完整体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档,减少人力和物力消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华山松种子园的管理更为科学、有效,进而提升种子园的科技管理含量。
建立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数据库规范与结构至关重要[10]。本系统基于Flask技术为开发框架,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兼顾网络和单机用户的需求,以网页界面的形式提供给管理人员使用,将华山松种子园每个种源和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冠幅、结实量、病虫害等基础数据对应种子园的配置图落实到各功能区。管理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导出、检索、浏览等操作,可全面了解各个种源、无性系在种子园内的资源分布、生长、结实、病虫害等情况,也可通过后台及时上传、编辑各类数字信息,实时更新系统,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对种子园各类资源数据的分类管理与互操作等。一些学者将ArcGIS软件平台、二维码、ASP等技术应用到红松、长白落叶松种子园及林木和花卉种质资源管理中,利于种源的追溯和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11-13],让管理人员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方向和操作路径,能更好地共享和利用资源,提高种子园建设水平和管理效率,对种子园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以Flask技术为开发框架,应用Python编程语言,基于Internet 模式的楚雄市紫溪山林场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系统,结构合理、操作灵活、功能全面、检索高效、安全稳定,设计了集生长性状、结实性状、病虫害性状和各类档案资料等为一体的华山松种子园信息管理系统,收集近1万多份数据,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种子园生产经营全貌,实现多层次、立体式应用数据表达一个种子园资源状况、生产、经营的目标,提升了管理和决策效率,使种子园管理更加规范、全面和系统,为开展华山松育种材料的评价和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促进了华山松遗传改良的进程,也为种子园的科学规划和种质资源的保护、管理与利用提供信息和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