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南兮
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横空出世,此后每个中国人的向往里应该都挂有一川飞瀑,日夜奔腾不息。而在无数个日夜让我心驰神往的则是另一处——黄果树瀑布。
暑假,我们一家驱车前往。一路西行,手握一卷《徐霞客游记》,试图从连日考试的阴霾和窒息的缝隙里寻出一丝宁静。我闭目冥想:“一溪悬捣,万练飞空,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如烟雾腾空,‘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此番瀑布该是何种模样?终于,我们一路风尘仆仆,还未及瀑布脚下,耳畔已渐有轰鸣之声碾过车轮,那声音愈发清晰,如雷鸣穿破云层,忽然炸开,顷刻之间,震耳欲聋。
它就那样落于山的尽头,轰隆隆的水流撞击岩石,一路引吭高歌。当我站在它面前时,才发觉抬头时望不见它的发端,一眼亦难以窥其全貌。它自苍穹启挂,滚滚泉水一泻千里,飞流于空中汇聚成云雾,又给它披上一层薄纱。远看,瀑布泉中又带点黄,那是烂漫而低调的鹅黄,雾气氤氲间,显得迷蒙而神秘。近看,它的黄是明丽洁净的,不沾泥沙,不染世俗。白滚滚的水浪无止息地冲击着岩石,轰轰烈烈。水花四濺,有的直冲地面,扇状散开,颇像文人的衣袖,骄阳的热情让它五彩缤纷,随手一挥便是举世佳作。
“美哉!壮哉!”我暗暗雀跃欢呼。
我伫立凝望那一川气势恢宏的水,遥想当年穷尽毕生之力,遍寻名山大川,用脚步亲自丈量锦绣山河的徐霞客。眼前的这川水,曾让他叹为观止:“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想象着他跋涉郊野、立志要将功业建于山水之间的执着身影,因着眼前这磅礴川水,因着他“何处不可埋吾骨也”的慨叹,我的内心开始波澜壮阔……笼罩心头许久的阴霾和压抑慢慢拨云见日,在层层叠叠的雾霾里拨出了一丝光亮。
耳畔轰鸣之声不绝于耳,我久久伫立,怔了半晌,清风抚过山岚,将瀑布的丝丝甘甜与清凉拂到我身上,发间也充斥着甘露,我接受着水的洗礼,虔诚得像个教徒。恍惚间心头也悬挂起一条瀑布,无止息地生长、撞击。“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一川生生不息、奔腾不止的水,终究让心头的太阳冲破了云层。
翌日清晨,我们便要返程,归途,我紧握游记,可心儿却依然流连那川大水,流连“于山水间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也流连“以布衣之身,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至死不恨”的执着坚韧。
‖江苏省无锡市西漳中学‖指导教师:李倩
游记类的文章首先要展示自己的所见所闻。作者采用了先远后近的描写顺序,把黄果树瀑布的风貌完美地展现给了读者:远观,“滚滚泉水一泻千里,飞流于空中汇聚成云雾,显得迷蒙而神秘”;近看,“水花四溅,有的直冲地面,扇状散开,颇像文人的衣袖,骄阳的热情让它五彩缤纷,随手一挥便是举世佳作。”写完了景色,作者开始运用想象和联想,把徐霞客的故事引入其中,让读者在“美景”之外,又收获了关于生命的种种“感悟”。而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作者站在黄果树瀑布下,遥想徐霞客彼时立于此处抒发豪情,内心不禁波澜壮阔,澎湃万千。
无论是黄果树瀑布的景色,还是它背后所蕴含的人物故事,都让作者流连其中、难以忘怀。人生如水,奔腾不止,我们亦要如徐霞客一样,心怀壮志,坚持执着,方可无悔。
【适用文题】此景,此情;燃;走进______的世界……(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