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钰馨
这个季节的天空总是很高,清透辽远微风潮湿,带着淡淡的秋凉,顺着一缕长风直落天边。
与秋天一同到来的,还有外公寄的中药。
外公在老家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中药房,里头常放着五花八门的中药:有带着微微沁凉气息的金银花,软绵绵的水蛭,晒成干的四脚蛇,扁圆的、条带状的党参……千奇百怪。每逢换季,外公總会为我们寄来些调理的中药,可我与父母终日疲于生话,一开始还想着熬上几碗,到后来便也就渐渐不予理会了。
可是这一次,母亲对着寄来的一堆中药犯了愁:“这么多,柜里已经放不下了,家里也没地方搁。”
在一旁写作业的我见怪不怪地搁下笔,瞥了一眼满满当当的柜子与一旁用密封袋装好的中药,波澜不惊道:“都送回去吧。”
母亲犹豫了,眼底分明写满了挣扎。我知道,她这是在寻找一个留下药材的理由,她怕外公会因此而生气。
我又拿起笔,言语间也带了些迟疑:“不用都送回去?”
母亲叹了口气,复又揉了揉眉心,双肩微不可察地抽了抽,神色有些无奈:“唉,送回去吧,那柜子腾出来给你做书橱。”
我突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半天回不了神,盯着一道数学题看了许久,墨水在纸上氤氲成了一个小圆。
房里传来声响,是母亲在与外公打电话。
我沉默良久,起身,来到那堆中药旁。
小心翼翼地拆开密封袋,里面是裁剪得很平整的棉纸包成的纸包。抖开纸包,里头装着研成细粉的中药。
不知为何,我在那扑鼻而来的中药的清苦气息中,嗅到了芬芳的秋意。
那种淡淡的秋意萦绕着药香,润湿了我的眼眶。
与此同时, 脚步声在背后响起。我转头,是母亲。
她托着手机,外公在手机那头有些着急地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晓得爱护身体!天天忙着工作、学习,都不知道调养调养!”
母亲一时有些无措,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
我接过电话,轻声道:“外公。”
所有声音戛然而止,过了好一阵,才听到外公那一句干巴巴的“在”。
我未开口,外公便抢先打破沉默:“小家伙啊,我晓得你们忙啊,这次送的是能泡的药粉噢,用温水泡了就好喝的……”声音里竟带了些委屈。
我心中有暖意回荡,开口:“嗯,我知道了。”
外公愣了愣,良久才用极低的声音缓缓说道:“我知道你们很忙,也知道你们没时间更没耐心熬药,但泡杯药茶的时间还是有的……别光顾着工作、学习,也要调理好身体。”
“嗯,知道。”我与母亲不约而同地说道。
“好、好,那……我挂了。”外公的声音有些沙哑。
待电话挂断,我便为母亲与自己冲调了药粉。
不刺鼻,不辛辣,有淡淡的微涩与沁凉,该是放了清热败火的金银花;有绵绵的清润与甘甜,大抵是添了薄荷;有悠长的茗香与秋意,或许是陈年的干焙菊花……不知为何,当万般味觉随药水入腹,那甜美的回甘才逐渐在口腔中化开,一如外公那份执着于细节的爱。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指导教师:刘新玲
怎样让很小的一件事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像作者一样,把事件无限拉伸,把波澜无限延长,是个不错的办法。文章围绕到底留不留中药这件小事写起。最开始,作者毫不犹豫地支持母亲寄回那些中药——没有时间喝,又占地方,母亲几番挣扎后,最终下定决心,把所有的药材送回去,腾出柜子给女儿做书橱。可一个电话让事件变得波澜骤起。外公再三言说调理身体的重要性,母亲陷入了两难,也就是在这一刻,作者的心理悄然发生了变化,当她看到那些裁剪平整、包装严密的中药袋,当她打开袋子看到里面研成细粉的中药,当她嗅到淡淡的药香,她知道,外公为了让她们留下那些中药,费尽了心思与精力。最后,当她接过电话,听到外公急切而真诚的声音,一股有感而发的暖意回荡在她心中,那暖意来自电话那头的外公,来自一位老人最朴实无华的心愿,所以,她心中毅然有了主意——留下那些中药,不辜负外公的爱与牵挂。
简单的一件事,作者却写得一波三折,人物心理的拿捏亦自然而生动,读后犹如饮下那精研细磨的中药,唯留爱与温暖在心中回甘。
【适用文题】有一种甜;留在心底的声音;接纳……(高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