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李娜,刘国华
在广袤的陇原大地上,现代畜牧业正在飞速发展,“人畜同院”“畜禽混养”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养殖场常态也逐渐消失。建厂房,育良种;清粪污,肥饲草;扩投资,兴产业;促合作,谋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依靠传统养殖基础,谋求规模化发展,为农户谋出路,为村社改门面,为乡村造新生。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甘肃省畜牧业以创新科技服务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规模养殖,加强畜禽粪污处理,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畜牧业健康、绿色、规模化发展。目前,甘肃省各县(区)依托县域内的地理气候条件及传统优势产业,以村镇为单位建立畜禽养殖合作社,以“企业+合作社+养殖场+农户”为链条,合力推动特色畜牧产业发展,使肉蛋奶绿色供应有保证,养殖户增收创收有保障,全省畜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0 年来,甘肃省畜牧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目前,全省畜牧业养殖模式已由过去千家万户的粗放式散养转变为规模养殖小区精准化饲养,同时建设形成了以肉牛、肉羊、生猪产业为重点,兼顾奶牛、鸡、驴、蜂、鹿等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企业、合作社),进一步优化了群体结构,畜牧业稳产保供能力增强。据统计,2021年甘肃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134.0万t,较2020年增长23.1%,其中,猪肉产量64.1万t,增长30.4%;牛肉产量27.0万t,增长8.4%;羊肉产量33.5万t,增长21.4%;禽肉产量9.4万t,增长30.6%;禽蛋产量22.3万t,增长12.6%;牛奶产量66.6万t,增长15.8%,肉蛋奶产品已完全实现自给,彻底端稳了“肉盘子”,提好了“奶罐子”。
随着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甘肃省畜禽产品区域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势头日益高涨,各地区依托当地畜牧资源禀赋,合力推动特色畜禽养殖业发展,打造了一个个区域优势品牌。平凉红牛、河西肉牛、天祝白牦牛、环县滩羊、庆阳黑山羊、岷县蕨麻猪、静原鸡等一系列区域畜禽产品,在保证其优质特色的同时,加大养殖投入,强化种质资源保护,扩大养殖规模,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畜禽产品品牌,进一步扩大了畜禽市场影响力,推动甘肃省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为实现人人都能吃上放心肉,喝上安心奶,甘肃省继续加大对畜禽产品的监管力度,大力开展畜禽产品溯源工作,肃清市场,强化产品品质。首先,对养殖场地进行监管,对养殖场饲料安全、粪污处理、防疫措施及养殖设施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整改养殖设施有隐患、养殖环境不卫生的养殖场,对饲草检验不合格、防疫措施不严格、粪污处理不达标的养殖场进行严格批评,同时派专业人员跟进整改,对产地环境恶劣且拒不整改的养殖场进行关停,实现产地安全有保障。其次,对屠宰加工场和肉蛋奶制品加工行业进行监管,严格屠宰标准、规范产品检验、强化污水处理,严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实现产品安全有保障。再次,加强市场监管,对市场上流通的肉蛋奶产品进行抽查检验,包括产品品质、用药残留、微生物和重金属含量、产品合格证明等,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市场安全有保障。
畜牧业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畜禽粪便,仅2021年甘肃省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量就高达9820万t。畜禽粪污若不加以处理,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破坏人居环境,威胁人畜生命安全,甚至打破生态平衡,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畜禽粪污成为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防治粪污污染、整治人居环境,从2018年开始,甘肃省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全面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建设,在甘州区、凉州区、崆峒区、玛曲县、靖远县、会宁县和武山县等7个县(区)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至2020年各县(区)项目陆续建成。各项目区坚持以“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为方针,突出“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三个重点技术环节,以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消除面源污染、提高土地肥力为目标,加快推动畜禽粪污由“治”到“用”的转变。据统计,7个县(区)项目共有子项目683个,其中第三方畜禽粪污收集、储运、处理机构有36个,对647个规模及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进行提升改造。据统计,2021年甘肃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9%,全省4302个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6%以上,全面完成了“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目标任务。
2022年为继续扩大粪污治理范围,加快粪污资源利用进程,推进农畜产业绿色发展,改善农牧生态环境,甘肃省依据《“十四五”全国畜禽粪肥利用种养结合建设规划》,继续对临洮县、古浪县、永登县、高台县、民乐县、秦州区、民勤县、宁县8县区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进一步强化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饲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甘肃省以推动农牧循环为方向,以旱作农业区和河西灌区为重点,实施以全株青贮玉米、苜蓿为主的“粮改饲”项目,加强青贮饲草产地建设,并有效利用“播种、收割、揉丝、打捆、粉碎、打包”的一体化、机械化作业技术,提高饲草品质和种植效率,切实缓解了畜牧养殖优质饲草短缺局面,引导畜禽养殖从复合饲料饲喂向全株青贮饲草喂养的模式转变,促进畜牧业高质量、高标准、绿色化发展。自推行绿色、高效的规模养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后,甘肃省“粮改饲”项目建设速度加快,以甘州区、广河县等玉米种植面积大的牛羊产业大县作为重点区域,大力推广全株玉米青贮技术,走“草—畜—肥”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路子,推进草畜产业一体化发展。
“好种才会育好粮”,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畜禽良种繁育技术的推广。目前,依托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指导,甘肃省通过活体收集、良种扩繁、保种场建设、品种监测、完善保种档案等措施,加大对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岷县黑裘皮羊、兰州大尾羊、环县滩羊、子午岭黑山羊等特色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建成了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合作猪、八眉猪4个地方品种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保护地方特色畜种资源。同时,甘肃省还通过引进西门塔尔牛、萨福克羊等外来良种加大对平凉红牛、河西肉牛、秦川牛、天华肉用美利奴羊、小尾寒羊等地区优势畜种的品种改良,进一步推动畜牧产业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促进畜禽产品产量及品质再升级。
此外,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有效推动了良种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同时提高了牛羊配种率,缩短了能繁母畜的生育间隔,稳定了畜牧业的规模发展。至2021年,甘肃省已建成肉牛冻配改良站(点)1435个,种公牛站1个(甘肃佳源畜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肉羊良种繁育场110个;每年完成肉牛冻精授配量在100万头以上,肉羊人工授精杂交改良数量稳定在200万只以上;使肉牛人工授精总受胎率达到64.8%,肉羊常温人工授精受胎率达到80%、胚胎移植受胎率达到64.8%。同时,人工授精技术还在生猪和奶牛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猪品种改良过程中,大力推广生猪常温人工授精技术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服务推广模式,通过常温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扩大优良种猪的配种范围,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缩短能繁母猪的生育间隔,提高年产胎率,扩大生猪养殖产业优势;在奶牛繁育过程中推广使用性控冻精(性控胚胎),实现奶牛群体快速扩群,还通过佩戴发情鉴定项圈,准确鉴定发情奶牛,提高配种率。
减损即增产,只有落实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动物防疫培训工作,通过畜禽疫病免疫管理、养殖场环境监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用药监管、活畜输入输出检疫监管等措施,加大对畜禽疫病防治和监测的管理,使养殖环节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了一批高水平、高标准的无疫养殖场。此外,企业和规模养殖场与各大高校及科研单位对接,针对一些危害较大、难以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进行研究分析,探索其防治措施;同时,部分养殖场还同专业检测机构和疫病防治机构联合,对养殖场疫病防控、环境监测、养殖场消杀工作进行检测处理,为维护养殖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特色农业大省加速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政策好,技术优,才能促发展。随着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甘肃省畜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目前省内畜禽养殖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区域化特征显著,形成了以县域为单位的特色养殖产业,并且进一步完善了畜禽产品的市场监管制度,为肉蛋奶供应及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产研结合促进乡村振兴。在畜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畜禽养殖大县的粪污治理工作,以粪沤肥,扩大饲草种植规模,形成了以“草—畜—肥”为循环的农牧发展体系,不仅减少了水肥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养殖户增收创收提供了新路径,推动了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此外,甘肃省加快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为保障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