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创新

2022-03-15 05:00钱学锋
关键词:双循环企业发展

钱学锋, 向 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3)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依靠国际循环为主体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已难以为继,倒逼中国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多次提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涵和实施路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又是应对当前国内外风险挑战的战略部署,本质上还是自身经济发展模式重大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围绕“双循环”的时代内涵、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等内容,国内学者对“双循环”的决定因素、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1],“双循环”的内涵、实现路径[2],以及“双循环”的理论逻辑和内在动力[3]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排在首位,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在创新方面快速推进,成效明显。从创新投入来看,《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研发强度为2.44%,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从创新表现来看,《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创新水平跃升至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发展势头强劲。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创新虽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基础研究投入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先进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日益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安全发展的瓶颈[4]。基于此,国内学者对中国创新困境的突围[5]、高创新投入和低生产率之谜[6]以及关键中间品限制对创新的影响[7]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单独研究“双循环”和创新的文献已经非常丰富,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鲜有文献将“双循环”与创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来看,“双循环”与创新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双循环”需要创新的支撑与保障,创新是“双循环”的内在动力。因此,厘清“双循环”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双循环”如何促进创新以及创新如何促进“双循环”的问题,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双循环”需要什么样的创新

创新是经济社会的主旋律,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创新被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要求,需要从国家战略体系、企业技术体系、人才引育体系与制度保障体系等方面构建多层次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全方位创新,培育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

(一)构建多层次创新系统

“双循环”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等特点,本身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以及各类子系统的支撑。创新系统作为重要的支撑系统,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多层次创新系统,有助于促进创新力量整体联动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增加创新产出,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蓄势赋能。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指出,创新系统是由国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宏微观主体组成的复杂网络,这些对象的活动和组织行为对一国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能力会产生重要影响,并决定该国的创新绩效[9]。对于各经济体特别是中国这样规模庞大的国家而言,更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多层次创新系统,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支撑的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尼尔森(Nelson)指出,国家在推动创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技术创新与国家力量的紧密结合,是一国构建创新系统以及实现技术追赶的关键[10]。当今世界,科技决定着一国的国家实力和竞争力,而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较量。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相较于过去任何时期,当前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都显得尤为紧迫。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面对国外关键核心产品断供和技术封锁限制,加之科技供给能力本身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双循环”的正常运行受到严重阻碍,而依靠单个企业或科研机构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组织推动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加快缩小与世界前沿技术的差距,早日摆脱产业链供应链受制于人的局面,确保“双循环”安全稳定。

2.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企业创新体系

企业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双循环”的助推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以来,中国本土企业凭借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循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很多企业专业化于简单的生产活动而非复杂的创新活动,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被发达国家俘获从而陷入“低端锁定”困境[11]。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外部竞争压力加剧,传统的经济循环模式已无法持续。只有大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价值,才能打破旧有路径依赖,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和企业转型升级,保证“双循环”持续稳健运行。应通过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积极组建创新联盟,有效组织各类主体开展创新活动。同时,构建贯穿企业创新全过程的服务保障体系,在研发投入政策优惠、技术创新风险保障、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认定转化、专利许可使用、金融支持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创新。

3.以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体系

内生增长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指出,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作用对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虽然中国人力资源总量大,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水平人才、创新型人才仍然欠缺,不利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12]。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出,要培养、引进、用好各方面人才,提升科研创新人员的规模和质量,培养造就更多世界一流的高校、企业和人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既要坚持以自主培养为主,还要积极参与开放条件下的人才竞争,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通过深化人才成长、培养使用、吸引激励、评价考核、容错纠错等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励各类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4.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的制度创新体系

制度经济学理论强调,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根本保障。经济发展史也表明,制度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面对全球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中国现行科技创新体制还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和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循环畅通。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低效重复、科研力量分散、科研管理与服务保障不完善等问题较为突出[13],迫切需要围绕提供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科技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应完善科技管理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打破束缚创新的藩篱,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活动的潜能,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通过优化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完善科研创新保障机制,推动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新规落到实处,让科技人员回归主业,把主要精力用于科技创新和研发。通过解决好创新动力来源、创新资源配置、创新风险保障、创新收益归属等问题,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保障。

(二)打造全要素创新类型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由于对象和方式的差别,不同创新类型对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经济发展。作为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双循环”需要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等创新类型打通各类堵点和梗阻,让循环的脉搏更加顺畅有力。全要素创新类型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优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创新理论的创始人熊彼特指出,创新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技术变革,还包括广义上的创新,即技术、市场、资源、组织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1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奥斯陆手册2018:创新数据收集、报告、使用指南(第4版)》也分析了各种创新类型及创新行为,为我们提供了最新参考和指南。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对创新类型的要求,与“双循环”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创新、组织创新,共同决定了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1.以高水平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

“双循环”本身也是一个新旧技术更替升级的动态过程。只有新技术不断取代旧技术,才能推动“双循环”在新的均衡点上运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国家间的技术竞争日趋激烈,谁能率先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谁就能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权。在“双循环”发展过程中,技术封锁、出口管制、专利壁垒愈加增多,过去靠引进国外前沿先进技术,以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难以持续[15],加之产业链价值链长期处于低端,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来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双循环”必须瞄准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前沿技术领域,坚持高水平自主创新,加强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打好“卡脖子”技术、关键核心领域攻坚战,确保“双循环”安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同时,还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催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实现从技术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2.能够打破市场分割的市场创新

市场是经济循环的重要平台,市场只有处于不断创新之中,才能跟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更好地发挥其资源配置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创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在市场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循环畅通的障碍,市场分割、地方保护问题较为突出[16]。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必然要通过市场创新,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障碍,促进经济循环畅通。2022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国内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前提,本身也是一项重大的市场创新,有利于发挥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破市场分割,建成统一、竞争、有序、开放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内需和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如果真正实现了国内市场一体化,其带来的福利效应很有可能会远远超过贸易开放所带来的福利效应[17]。在市场创新方面,应依托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双循环”畅通高效运行。

3.能够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资源创新

资源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双循环”的持续健康运行离不开资源的保障。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阶段和发展动能的变化,以资源禀赋、要素驱动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资源约束甚至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8]。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加快从传统资源依托型向资源创新型转变,以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另外,资源创新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在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市场交易、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形式的体制性或政策性壁垒,特别是要素市场化改革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与满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相适应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大循环应以全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为抓手,国际循环应围绕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为突破,进一步释放出要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动能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要素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的资源创新,将破除束缚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制度障碍,促进要素市场竞争,实现资源在区域、部门、行业间的优化配置,畅通国内经济循环。高水平开放是资源创新的重要途径,扩大高质量要素、高端资源进口,有助于发挥贸易引致的技术溢出效应、进口学习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从而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4.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的组织创新

“双循环”的重心在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重心在制造业。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经济体均认识到制造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纷纷出台“再工业化”战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将改变制造业行业业态、组织方式、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双循环”过程中涌现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也对组织创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组织创新要以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为契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导向,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运行。企业是“双循环”的微观主体,也是组织创新的主要力量,要鼓励企业开展组织创新,支持企业完善精细管理、精益制造、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同时支持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设备升级、工艺提升,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三)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

经济发展理论和创新理论均认为创新主体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创新主体是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双循环”的直接引领者和重要参与者。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各创新主体的积极参与、协同合作,特别是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也给各创新主体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充分挖掘和释放各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双循环”提供强劲动力。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有利于发挥其各自优势,相互协作,形成合力,并最终促进创新产出增加和创新水平提升,驱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

创新主体包括国家、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在“双循环”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不可或缺。企业是“双循环”的微观主体和创新主力(据科技部统计,2021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部研发投入的76.9%),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服务,打造有利于创新的生态体系,把企业自身优势发挥出来,把各种创新要素集聚起来,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筑牢“双循环”的根基[19]。依托组建面向“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的创新联合体,发挥国有企业创新资源聚集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意愿强、创新活力足的企业家精神,提升创新链条整体效能[20]。现代技术的发展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加之全球分工深化和产业变革加速,决定了企业不能因循守旧,必须通过合作创新、开放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源头创新、基础研究的策源地,要赋予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多自主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发挥国家在基础研究和公共研究领域的主导作用,加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解决关键共性柔性技术研发问题,集中优势资源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双循环”的安全稳定提供战略支撑。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如何促进创新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强调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战略,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将为创新主体开展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资源创新、组织创新提供机遇条件,激发需求驱动创新的内生动力。基于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差异及特征,国内大循环应坚持扩大内需、畅通经济循环,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市场竞争、优化需求结构、加快市场整合促进创新;国际循环应坚持开放合作,有效依托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深度分工调整,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集聚全球要素资源促进创新。

(一)国内大循环如何促进创新

1.通过扩大市场规模、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促进创新

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创新理论指出,市场规模是企业创新的基础,也是企业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决定着企业创新决策和研发行为,企业创新的本质是需求(市场)引致型创新。经验证据也表明,市场规模对创新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的预期回报,降低研发成本,也越有利于降低创新研发的风险,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从而促进创新[21]。同时,“范围经济”效应和“干中学”效应的存在,使得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分工深化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创新产生积极影响[22]。国内大循环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能够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强化市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诱发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和研发努力。中国有全球最大的人口规模(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大的中产阶层(4亿多人口),具备将大规模市场优势转换为创新比较优势的潜力和条件。畅通国内大循环,也有利于进一步放大“本地市场效应”和“逆向创新效应”,更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创新投资,从而提高创新水平。

2.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发挥优胜劣汰机制作用推动创新

微观经济理论强调,只有在竞争条件下,企业为了立于不败之地才会不断进行创新。市场竞争具有创造性和破坏性功能。创造性功能通过推动微观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促进技术创新;破坏性功能是指创新在带来新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使旧技术失去价值,实现技术升级[23]。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表明,市场竞争对创新有着显著的正效应,充分的市场竞争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和升级的动力,加强竞争、减少垄断可作为现阶段促进企业创新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4]。国内大循环推进并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聚焦加快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营造有利于创新、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减少在位企业为防止新进入者威胁自己的垄断地位而设置壁垒阻碍创新的行为。国内大循环提出要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垄断与竞争的关系,结合国家实施的“放管服”改革,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将有利于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形成竞相追逐、百花齐放的创新局面。

3.通过优化需求结构、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创新

企业创新理论和需求效用理论认为,需求结构决定着企业生产“什么”,也决定着创新的方向和速率。在某种程度上,创新是为了迎合消费倾向或需求偏好。《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8万元(约1.2万美元),正在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迈进。收入的快速增长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人们对发展型品质型消费的需求增加,需求结构变化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利润和市场份额。国内大循环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提升城市层级、细分偏好差异、优化人口结构,相关的战略实施和政策调整将有助于优化需求结构、释放消费潜力,进而对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收入差距的缩小将提高规模庞大的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增强其消费能力,促进其消费结构升级,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利润用于研发投入进而促进创新;提升城市层级以及发展壮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将有助于增强城市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扩大消费、创造市场机遇并促进创新;细分偏好差异能够形成多层级的需求结构,通过需求结构变化引致创新效应,激发企业以客户需求偏好为导向去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形成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优化人口结构则能够避免人口老龄化引起的需求萎缩和需求结构失衡对创新产生抑制效应,保持消费活力,促进企业创新的良性循环。

4.通过加快市场整合、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造成了市场扭曲和资源错配,市场分割形成的地方保护程度甚至不亚于国际贸易壁垒。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效需求规模的扩大,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25]。市场作为资源交换的重要场所,在商品和生产要素流通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市场的分割与整合是动态变化的。市场分割会阻碍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不利于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对创新造成负向影响;市场整合则有利于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规模效应、竞争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促进企业创新绩效[26]。国内大循环强调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障碍,推进市场整合,加快市场一体化建设,实现要素顺畅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因而必将促进创新效率和水平的提升。此外,市场整合加速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得企业创新能够从更大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回报,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推动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

(二)国际循环如何促进创新

1.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通过贸易微观经济效应促进创新

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是国际循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本质上属于“边境开放”,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在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共同作用下,促进国际贸易增长。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据海关总署统计,20年来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下降到7.4%,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2.2%。传统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及其引致的市场规模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市场竞争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对于促进一个国家或者行业、企业的创新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7]。国际循环会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一方面,贸易自由化会扩大出口企业的市场空间,增加企业利润,使企业有更多资源用于研发投入;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从国外获得更便宜、质量更高的中间产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28]。此外,贸易自由化也会加剧本国市场竞争,倒逼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9]。

2.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通过吸引集聚高端要素促进创新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政策体系重塑期”以及中国前一轮对外开放即传统政策型开放红利的逐步减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要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所谓制度型开放,本质上是应对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一种先进制度安排,即从“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的升级,促使国内制度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30]。制度与创新关系的相关研究表明,创新依赖于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创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迄今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并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作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制度型开放释放的制度红利,通过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协同,从吸引和集聚一般的传统生产要素,加速向全球高端要素集聚转变,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中国由“成本洼地”成为“创新高地”。此外,国际循环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构建具有全球影响、以高标准为特征的自贸区网络,在全面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基础上,积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参与全球分工和集聚资源,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3.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促进创新

“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国际循环的重要路径。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同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已同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覆盖了经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贯彻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包容理念,追求互利共赢和优势互补,在区域合作和发展方面的示范效应日益显著,有助于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和对外开放,为充分发挥贸易开放的创新赋能作用提供了战略支撑与发展契机;另一方面,通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同沿线国家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交流,将有助于中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要素与创新成果的国际传播与合作共享,推动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创新链条融通、包容互鉴共赢的创新丝绸之路。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了29.4%和15.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同比增长了7.7%和18.1%。

四、创新如何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与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创新提供支撑与保障,创新则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提供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创新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为创新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指明了方向。从本质上讲,“双循环”的目标是通过扩大内需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市场和技术两头在外的问题,而无论扩大内需还是科技自主自强都与创新密不可分。

(一)创新通过驱动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国内大循环

1.供给侧: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满足现有需求促进国内大循环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两个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供给需求理论强调,经济循环的基本原理是供需平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约束效应开始显现,成为经济畅通循环的障碍,表现为无效低端供给剩余和中高端供给短缺并存,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加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层次逐步提高,由“量”向“质”转变,不断对供给侧提出新要求,这也是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在于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由此可见,从供给侧的角度来讲,创新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创新能够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促进供给与需求相适应相匹配,解决有效供给不足对扩大内需的制约,推动经济向国内市场主导转变[31]。通过产品创新带来产品质量的改进(垂直创新)和产品种类的增加(水平创新),可以更好地满足现有需求,促进国内大循环。

2.需求侧:通过创造新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

作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扩大内需不仅取决于供给侧能否满足现实需求,还取决于需求侧能否创造新需求。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4.5%,与发达国家80%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充足有效的市场需求是经济体系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环节持续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更加需要充分发挥创新在释放消费潜力和创造新需求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例如以深化数字技术创新为契机,催生数字产业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新需求,为国内大循环进一步提供赋能空间。产品周期理论认为,创新可以开发出新产品或更好的产品,创造新需求新市场。从历史来看,每一次重大创新都会带来新需求新市场的涌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能够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新需求,激发内需潜力,做大国内循环。此外,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能够解决经济循环中的堵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源要素流动,促进国内大循环持续健康运行。

(二)创新通过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稳链强链补链促进国际循环

1.国家层面:通过加快科技强国建设促进国际循环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国际循环的主要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更多地体现为国家之间科技实力的竞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整体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多项科技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量自2019年以来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但在部分关键领域与世界科技强国特别是美国的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中兴事件”“华为事件”发生之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暴露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短板[32]。可以说,无论是应对当前外部挑战还是立足未来长远发展,都必须坚定不移地通过创新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国际循环提供有力支撑。中国应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从根源上缩小与世界前沿技术的差距,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给水平,补齐参与国际竞争的短板,有效化解贸易保护、技术脱钩等不确定性风险带来的冲击,维护国际循环安全稳定。此外,应以制度创新带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释放制度红利,重塑竞争优势,推动国际循环行稳致远。

2.产业层面:通过驱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促进国际循环

国际贸易是国际循环的主要构成和表现形式。随着国际贸易进入全球价值链时代,即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工序位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也对国际循环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创新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国和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33]。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发达经济体凭借创新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主导和控制着产业链价值链的上游高端环节,中国则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下游中低端环节,国际循环承受着来自发达经济体高端回流和发展中经济体中低端竞争的双重挤压。在此情况下,依靠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成为突出重围的战略选择。应通过创新推动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全面升级和地位攀升。围绕打造本土“链主”,培育一批高端制造战略性产业,建立更高附加值、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国际循环的韧性。此外,应发挥创新在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中的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为国际循环高水平运行注入新动力。

3.企业层面:通过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循环

企业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拥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成功,对于赢得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循环也大有益处。长期以来,中国大多数企业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循环,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在国际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表现为较弱的市场主导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品牌能力。随着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企业经营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成为国际循环的羁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将价格优势转为技术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34]。企业应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品质塑造品牌,推动自身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到原始设计制造商(ODM)再到原始品牌制造商(OBM)的转变,由“微笑曲线”低端向两端延伸,最终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做强做优国际循环。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对于“双循环”与创新之间学理逻辑的探讨,为“双循环”推动创新以及创新赋能“双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与拓展方面,针对“双循环”与创新这一新时代的发展命题,现有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企业创新理论等理论相对割裂且解释力有限,未来需要构建更为统一且贴合时代特征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同时,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形成,全面、系统、科学地揭示与验证其与创新驱动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现实影响,可能是未来一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此外,在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创新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和处理好独立自主与开放合作之间的关系、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之间的关系、创新引领与区域协调之间的关系、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双循环企业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企业
企业
企业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6期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其它文章
2022年第1~6期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