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内涵、关系与路径

2022-03-15 01:20张志勇
探索 2022年6期
关键词: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

张志勇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 哲学教研部,重庆 400041)

精神力量是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产生出自信、自强的激情与活力,是实践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历史进程中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的积极主动、奋发有为、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强大精神能量。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反复强调精神的动力作用,在多个重要场合以不同词汇描述精神力量,强调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

1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存在物,精神力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体现和表征着人的本质,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共同成为推动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马克思认为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9。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实践与精神力量的辩证关系,注重从实践中提炼并建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发挥精神变物质的强大动力,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3]26。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1.1 精神力量的理论基础

精神力量是实践基础上的主体能动性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精神力量是人作为主体的理性意志,学界立足马克思的经典原著探讨精神力量的产生、精神需要和精神生产关系、精神解放与人的解放、精神生产力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研究精神力量。马克思批判了西方哲学脱离物质实体的“绝对意志”“绝对理念”,将精神放置于实践基础上,关注人的解放和精神实现[4]。对此,要立足实践、面向现实,改造现存,在动态辩证发展的历史活动中把握马克思的精神整体性思想[5]。精神力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要重视精神生产。可以说,精神生产是人们在一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下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6]。

精神力量生成于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践触发心灵而来的思想能动。马克思高度重视精神或思想的能动性力量,而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两个重要领域。学界从马克思精神思想探寻精神力量的生成逻辑与价值[7],认为精神力量诞生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历史经验的积淀、领导核心的掌舵、伟大成就的奠基、重大节点的契机”[8],提出要从马克思主义“批判抽象精神力量的论述中把握精神力量的生成”[9],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纠正错误开创新局”作为精神力量的提出背景[10]。精神力量的提出是“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维护历史选择、担起历史责任”的结果[11],要从“观念基础、动力之源、实践路径”[12]来揭示精神力量的生成原因。同时,精神力量离不开中国的实践和问题,要从中国共产党“对历史任务的准确把握、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人民幸福的积极回应”[13]来把握精神力量的生成。

1.2 精神力量的内容把握

精神力量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和思想活动,体现的是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或人民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学界主要从精神生活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两个维度揭示精神力量的科学内涵,将精神力量界定为“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社会自由与意志自由的统一、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14]。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内涵包括“自觉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科学精神、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六个方面[15]。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掌握历史主动、成熟自信的体现,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政治自觉、政治品格[16];是中国共产党敢于“向涛头立”、勇于“向虎山行”、勤于“刀刃向内”、善于“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17],把握历史主动的体现。

精神力量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状态,表明了党和人民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自信成熟。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品格、精神密钥和力量源泉”[18],彰显了党百年奋斗历程的逻辑主线,引领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把握战略主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红色血脉[19]。精神力量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最新表达[20],能够推动“提升创新能力、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治理能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1]。

1.3 精神力量的弘扬路径

一是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即精神力量的弘扬要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重大时代课题。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敢于斗争精神、强化主动求变意识、提升掌握历史主动能力”四个方面入手[22],重视构筑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人民的精神崛起[23]。同时,弘扬精神力量必须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根本方向[24],用好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方位[25],持续深化自我革命,不断增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是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力量,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的灵魂深处、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26]。要深化理论研究和学习宣传,善用精神谱系和榜样力量,探索制度建设和全面实践[27]。青年尤其高校学生是重点群体,要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特别是融入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中,从理论基石、基本遵循、实践诉求等方面赓续伟大建党精神[28]。同时,学界围绕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展开研究,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等作为汲取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路径。例如,探索中国共产党人英雄精神的形成背景、重要内容、重大意义,特别就习近平关于英雄精神重要论述开展研究,就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文化底蕴、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提出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29],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英雄制度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现实关照等[30]。其中提到的践行英雄精神要同思想政治课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英雄文化培育相结合,扩展了精神力量弘扬路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三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主要集中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家风家教涵养、入法入规、英雄精神弘扬、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学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认为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功能[31],抓好党员干部、公共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这些重点群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不仅要发挥道德和教育的作用,还要将其融入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激发“德治”软实力和“法治”硬实力的共同发力[33]。

学界立足党的文献和当代中国发展实际,从科学内涵、提出背景、内在特质、发扬路径等方面开展精神力量的研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深入性、集中性、学科性”[34]的研究特征,但仍存在不足或薄弱之处,主要表现为对精神力量的过程史研究不足、跨学科研究有待深入、创新性研究成果不多等。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突出精神力量,报告从主题到内容、从新时代伟大变革到使命任务,都彰显着奋进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报告提出的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必将成为学界关于精神力量研究的新的热点问题。因此,还需要通过系统梳理精神力量的来龙去脉,将历史、现实、问题相结合,讲清楚精神力量的学理、哲理和道理。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内涵特质

人的世界不仅包括人的自然界,使人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包括人的观念世界,使人具有精神属性。精神包括人们关于自己的生活和周围世界的知识体系、价值判断、行为规范以及理想、信仰、信念等,可以使人的活动具有自觉性和目的性,使人的社会进化可以采取全新的形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所表现出来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那种强大的前进动力、昂扬的奋斗精神、坚定的必胜信念,以及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2.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科学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主体对实践活动和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81一方面,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不从“主体”“实践”方面去理解存在和物质;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唯心主义抽象发展“精神”力量并把“精神”理解为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永恒或绝对存在的观点。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既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存在观,又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观,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来改造世界。马克思这一重要论述提供了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科学内涵的基本尺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实践主体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实践的能动性反映与创造。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主体的人民大众对自身历史使命的精神性的“意识”是实现自身解放的前提,是精神力量的一种体现。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单靠“精神”上的解放是虚幻的,必须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35]527,即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历史的活动,不能单纯理解为纯粹的精神力量的活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主体对自身使命任务意识觉醒的能动把握。精神力量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能动性力量,受制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深刻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5]550占统治地位的精神思想代表和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由于广大人民群众不占有生产资料,也决定他们不占有精神生产。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精神生产和精神控制,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生产和精神力量[36],而马克思主义就承担着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精神生产”和“精神力量”的使命任务。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唤醒他们践行使命任务的主动意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去积极投身到创新创造的实践活动中。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科学理论指导下思想变物质的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有机统一的创造力。马克思不仅强调精神来源于物质存在,同时强调精神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反作用,既要追求“思想力求成为现实”即精神变物质,又要遵循“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35]9即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为变革现存世界“物质力量”的无产阶级,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才能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真正成为变革世界的现实的“物质力量”。因此,无产阶级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才能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的这一重要思想提供了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实践维度,物质力量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同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精神的强大力量。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实践主体依据社会存在与实践活动对自身使命任务的意识觉醒,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精神变物质的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激情活力、创新创造、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和强大力量。

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内在特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人作为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的强大力量,是主体意志、意识和状态的集中展现,是主体的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的有机统一,具有明显的精神属性。

第一,自主能动性。自主能动是专属人的精神范畴,是人作为主体的证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首要特征。自然界以及动植物不具有自主能动性,如果说有也是人赋予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37]72。恩格斯把人的思维着的精神比做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区别,“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37]383。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则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精神力量是人的自主性表现,这不仅体现在人具有对象意识,可以支配和改造自然界,而且更突出地表现在人具有自我意识,能够控制自己,把自己的活动本身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黑格尔指出:“动物就不能说出一个‘我’字,只有人才能说我。”[38]82马克思批判了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将自我意识看作是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错误,但并没有否认人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人成为主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有了精神力量才有了主体和客体的分化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改造。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能力越高、对自身调节控制的能力越强,人类的主体性也就越强。

自主能动性不是空洞的,不是主观精神随心所欲的任意发挥,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以发展、发扬人自身的本质力量为基础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39]1516,这里毛泽东强调的是科学理论对激发精神力量的作用,因为科学理论揭示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为人们认识规律增添了历史主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3]10这里强调的精神力量的主体基础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长期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人民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精神上有了依靠,方向上有了目标,心态上有了改变,这种精神上的主动是由特定时代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奴役、肉体上受折磨、不自信不自由的程度世所罕见。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唤起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伟大觉醒,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在精神上开始由被动转为主动,开始自主掌握自己命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必须将人民群众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出来,汇聚成磅礴的精神力量去团结奋斗,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第二,选择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人的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选择与创造的过程。精神力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精神力量具有追溯过去、反映现在、预测未来的功能,其创造性不仅表现在反映对象世界,也表现在能够指导实践创造属人的世界,“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40]90。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只是表明目的性和决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一种可能,而可能能否实现则取决于选择性和创造性。选择是主体精神力量的直接体现,显示了主体充分的自由,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目的来选择最适合的客体,而选择本身就是主体精神力量的一种体现。无论是在认识活动、评价活动、审美活动还是在实践活动、历史活动中,选择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即社会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需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哪个阶级作为领导力量,都是精神力量能动选择的结果。

创造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的最高形式,主体的选择主要还是基于诸多现实的可能性而进行,但是创造则主要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即主体能够将自身内在的尺度和客体的固有尺度统一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对象,显示出主体强大的精神力量。人通过实践创造自然界,还通过实践创造人本身和人类社会历史,创新意识的强弱、创造性的高低与精神力量程度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和成就,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无不是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守正创新、发挥精神力量进行伟大创造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着战略机遇期和巨大风险挑战并存,必须激发创新创造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第三,成熟自信性。成熟自信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稳重、自强的心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是阶级意识成熟的标志。这种成熟自信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趋势把握的基础之上,自觉能动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不断进行守正创新,不仅体现在意识上的主动,而且体现在实践中创造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掌握历史主动、自信自强、不断守正创新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革命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挨打”问题,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斗志。抗美援朝的胜利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两弹一星”的成功、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振奋了党心、人心、民心,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抵御住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带来的风险挑战,成功化解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自信的状态、更为主动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挑战、新问题,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责任担当意识,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党和人民精神力量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41]。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自立自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四个自信”的逻辑必然,更是党和人民成熟自信的体现,这种成熟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来自伟大成就所带来的自豪感、自信心,更是对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期盼,成熟自信必将成为我们应对一切风险挑战、保持战略定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增强中需要把握的四对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实践基础上精神状态的能动反映,是人的精神自信、精神自觉、精神自由的体现,但力量发挥的程度受到客观外在条件和主体自身状态的多重影响。实践和物质的力量是精神力量形成的源泉与动力,精神力量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挥更为自信自强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要激发起党和人民更为强大主动的精神力量,就需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3.1 美好生活实现中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揭示了发展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生产实践为载体的发展是生活的基础,发展的水平、程度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生活的水平和条件,美好生活是人的生活存在和生活意识矛盾运动的结果,通过人的生活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体验来实现。发展决定生活,生活检验发展,在发展中激发精神力量,在精神力量的推动中创造美好生活,形成“发展—生活—精神力量—更高质量发展、更高品质生活”的辩证运动。

美好生活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美好生活需要是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美好生活既是发展生产力、不断创造物质财富,也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感受和体验。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就是社会群体绝大多数成员不单单追求生命体的“存在”状态,还要追求生活质量“美好”状态而产生的幸福感、愉悦感。这种幸福感涉及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健康、美满、开心、快乐、自由、富裕等,也包括生态环境、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友爱等。因此,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关系到发展、财富等物质性的东西,也和人的精神状态、关系和谐、公平正义等精神性东西有关,我们在推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性发展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升人的道德、文化、信仰等精神境界,达到物质与精神同步的美好状态。

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不代表精神文明随之提升,物质力量的强大不代表精神力量必然强大,相反,还会出现道德滑坡、精神空虚、生活奢侈等情况。在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出现了新的精神层面的问题,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而丧失自我者有之,“内卷”“躺平”、不劳而获者有之,追求流量不问真善美者有之,追求金钱至上、感官快乐者有之,价值观、生活观、消费观、需要观等错位者有之。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并没有正比例地带来精神的知足与快乐,相反,人们的精神领域出现更大的问题,将美好生活局限于特定的物质领域和感官享受,将精神的富裕和快乐归结为单纯的物质力量,就会出现物质财富越增加精神越空虚、对生活越失望的悖论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将所有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看得见的物质财富基础上,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和精神幸福。也就是说,美好生活需要既离不开物质需要,更离不开精神需要。

3.2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和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是对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反映,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在精神文明诸要素中,思想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是生产关系的反映,为巩固生产关系服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由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部分构成,前者表现为人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后者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和知识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文明程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文明,也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精神文明,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在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一个方面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要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取得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成就,不仅要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人的体力解放和脑力解放,还要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且要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共享发展;不仅要避免资本主义走过的老路、旧路,而且要开辟新路、创造新的文明形态,解决资本主义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道德问题、生态问题;不仅要扬弃私有制造成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货币化,还要创造更加和谐、更可持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也理应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当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具有不同步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3.3 共同富裕推进中的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

精神富裕是相对于物质富裕而言的,是人的生活富裕在精神层面的体现,反映的是人们精神生活在总体上得到较高满足的一种状态。精神生活受制于物质生活水平的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超越物质条件的基础而进行主观建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物质生活是基础,但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各层面生活的全面提高。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阶段后,精神生活将成为决定人民富裕和幸福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不行,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以及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看得见的、显性的、可感的有形之物,也是看不见的、隐形的、可体验的无形之物。与前者相比,后者在新时代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信仰信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信仰信念对于群体或者个体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信什么事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和质量,信仰信念不会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增强,金钱至上、官本位的信仰观、价值观可能会使人离美好生活越来越远。随着传统价值观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建构过程,新旧价值观的真空地带出现个别人的价值观扭曲,甚至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的“人性危机”,不自信、不自立,缺乏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实践证明,在一个价值观撕裂的社会,难以有效凝聚社会力量并形成社会合力。因此,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将人们的精神富裕作为重要内容,激发人们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3.4 人生幸福获取中的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

人无精神则不立。社会由无数个体构成,国家的精神状态取决于社会中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取决于人对社会和自我现状的满意度以及获取幸福的条件和环境,如生活、收入、公平正义、成就感、健康、对未来期盼、对待生活的态度等都是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碰撞交流,人们的追求日益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横行,再加上西方利用价值观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使得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混乱,精神信仰淡薄甚至缺失,缺乏精神支撑,消极避世。社会转型时期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一些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父母疼爱、生活无忧,抗失败能力和打击能力较差,一遇到困难就“躺平”“佛系”,精神低迷,缺乏对成功和奋斗的激情和兴趣,缺乏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能力。网络游戏和直播的兴起,使得一些人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导致身体健康差、精神恍惚,没有精气神。

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的目标,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是影响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每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满足与生产力相关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和解决精神生活的问题。部分社会民众的空虚、焦虑、“躺平”“内卷”、不满足、失望、压力大等消极态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对事业的成就感、对国家的归属感、对人生的幸福感等积极态度直接关系到精神力量的能动发挥。要倡导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积极、健康、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观,批判消极避世、不劳而获、走捷径、“躺平”、焦虑的消极人生观。幸福既来自奋斗也来自积极的心态,要在全社会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需要观、幸福观、生活观,自觉批判和抵制腐朽、庸俗、低级、消极的生活观,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节约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拼搏奋斗、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积极心态。社会民众的精神状态、理想追求、心理体验、生活态度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需要大力发展教育,提升人的素质,推动文化创新,实现人的现代转型,形成美好生活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社会心态。

4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实践进路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精神力量来源于实践取得巨大成就的自豪感、自信心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产生的积极向上的力量。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会随着物质力量的强大而同步增强,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4.1 弘扬真理的力量,掌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主动

其一,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3]29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42]56。要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通过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等多种方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弄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弄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大树并结出累累硕果,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造主观世界中体悟思想的力量。与改造客观世界相比,改造主观世界的难度更大,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新征程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苦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就要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教育,从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感悟思想的伟力,汲取前进的力量,牢牢把握精神的主动。

其二,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彰显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抓好理论学习,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同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起来学习。要抓好理论宣讲,深入浅出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通过学习领悟这一思想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学出坚定信念、学出责任使命、学出过硬作风。要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从伟大成就中深刻领悟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的崇高风范和思想伟力,要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与时俱进理论成果的根本要求,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理论创新创造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人民至上是根本的价值立场,自信自立是内在的精神特质,守正创新是鲜明的理论品格,问题导向是源头活水,系统观念是基本工作方法,胸怀天下是特有的大视野、大境界。“六个必须坚持”是总结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为此,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让这一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精神主动。

4.2 颂扬伟大成就的力量,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信

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精神的力量不会凭空产生,强大的精神自信来自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极大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自豪感。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拼搏奋斗,创造的举世瞩目、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

其一,抓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重大成就,就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励志史,要抓好用好,将其作为激发中国人民精神自信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教育,要按照历史维度,以时间为线索,注重对比展览,突出教育引导作用。要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讲清楚,特别突出鸦片战争以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历史时期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伤痛与悲哀,讲清楚为什么历史、时代、人民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是如何实现觉醒,精神上如何由被动转为主动。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的伟大成就,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依靠什么成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高校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学习教育,要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教育,将重大成就同思政课教学结合起来、同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加大教学的篇幅和力度,自觉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要采取多种形式颂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特别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要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方式,利用党的百年成就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其二,抓好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学习教育。新时代的十年是极不寻常的十年,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和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利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契机,加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学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中学习和自学,讲清楚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是如何奋斗取得的,讲清楚党和人民新时代十年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奋斗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就是通过颂扬伟大成就激发精神自信的一种有效途径,全国各地档案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培训教育基地应该增加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主题成就展,让更多人了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了解其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从而激发出奋进新征程更为强大、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4.3 高扬文艺作品的力量,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强

其一,文艺作品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精品创作,不断培养精神自强。文艺创作就是要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全社会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力量,生动艺术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是激发人们团结奋斗的重要力量,当代文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因此,文艺创作过程中要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二,文艺创作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铸就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文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对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注重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历史主动精神结合起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紧跟时代潮流,把握时代大势,描绘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创作出影响时代、启迪智慧、触碰心灵、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其三,文艺工作者要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进行精品创作。为此,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感知、研究中国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选择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认知的中华形象标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四,文艺创作要倡导知识和理性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不仅能够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物”的力量,而且能够使人明辨是非、真假、善恶等价值理念。文艺创作要倡导营造科学知识和理性的氛围,通过文艺作品清晰地传达出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价值理念,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和道德水平。同时,文艺创作要弘扬善和正义的力量,公平正义的社会更容易激发人们对幸福的满足感、国家认同的自豪感,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4.4 发扬斗争精神的力量,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觉

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精神自觉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阶级斗争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43]161,“革命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43]38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敢于坚持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每一次风险挑战的化解、艰难险阻的克服,无不是斗争的结果。斗争不是目的,斗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方式。革命需要斗争,建设与改革也离不开斗争。党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都是党发挥精神主动、探寻发展规律的能动表现。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发扬斗争精神,首先体现在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前,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寸土不让,以前所未有的意志品质和强大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有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在国际关系中维护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始终代表正义的力量。其次,发扬斗争精神,要有问题意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艰巨任务,必然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信心、毅力。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同包括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内的各种困难、挑战作斗争,坚决破除传统思维定势并同不合时宜的理念作斗争,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敢于啃深水区、攻坚期的“硬骨头”,敢于打胜仗、解决高科技领域和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进一步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再次,发扬斗争精神,要继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助推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同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作斗争,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必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增强斗争意识,提升斗争能力,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新天地。

4.5 宣扬奋斗的力量,获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自由

其一,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理念。幸福是奋斗得来的,新时代伟大变革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既是体验幸福的过程,也是实现精神自由的过程。领导干部由于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对于政治生态、社会风气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故而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乐于奉献,做全社会的表率。对此,需要注重对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发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勤俭节约的生活观、乐于奉献的人生观、积极进取的奋斗观、廉洁奉公的职业观。

其二,发挥劳模的示范效应,做好价值引领。要通过表彰制度、巡回报告、媒体报道等方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注重从物质、精神、待遇等多方面给予鼓励、支持,发挥模范的示范效应,引领全社会崇尚劳动、认可劳动最光荣,引领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共识。让奋斗者、劳动者受到更大尊重、发挥更大价值,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需要观、劳动观、奋斗观。

其三,加强对新一代青年的奋斗观教育。新一代青年中仍存在对艰苦奋斗精神理解不足等问题,享乐观念有所流行,甚至存在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创造价值、奋斗创造幸福的氛围,特别是学校和家庭要将劳动作为必修课,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劳动能力,督促青少年自立自强,在劳动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在奋斗中体验幸福、享受快乐。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要提供各种舞台和机会,给时代的每一个逐梦人提供机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价值,让人人出彩、人人精彩成为时代风尚;另一方面,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应秉承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理念,不“躺平”也不“内卷”,不抱怨也不懈怠,努力学习,辛勤劳动,不断创新,努力通过奋斗实现美好生活。

5 结语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实践的两大领域。物质决定精神,精神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在物质文明和物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对精神文明、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将越来越突出,精神力量和精神生活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注重发挥精神的力量和作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在增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主动的同时,也通过实践成就和理想教育不断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入研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建构中国精神力量的理论体系,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提供更为强大、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精神力量,是需要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猜你喜欢
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