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萍
毛 清
贾星星
作为南京现存唯一2座明代古典园林之一的瞻园,其历史可追溯至600年前的“西圃”。乾隆南巡时,赐“瞻园”匾额,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20世纪60年代,由刘敦桢教授主持修缮,历时6年,瞻园又焕发了往日的光彩。
瞻园中的假山是瞻园最珍贵所在。据刘敦桢先生考证,瞻园北假山具备较多明代叠山特征。特别是石壁下2层硕大的石矶似漂浮在水面上,其尤为珍贵[1]。南假山是刘敦桢先生的传世之作。假山叠于2个水面中的小水面之上,峭壁碧潭,深山幽谷意趣跃然眼前[2]。
植物作为古典园林四大主要造园要素之一,是当前研究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其对于彰显环境的生态性和渲染季相变化尤为关键[3]。从近年来对古典园林植物研究的趋势来看,人们多注重植物的配植方式、造景手法、空间构成等方面的研究。但是从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变化的角度去理解古典园林中的景观,仍然鲜少可见。
随着时间的流逝,园中的植物景观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4]。园林中建筑、假山的不变和植物自然生长新陈代谢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在园林中,通常是静止的眼光,却未曾想过,数十年前此时此地此景有何不同。尺度之于园林营造效果,显现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意境”是至关重要的[5],因此讨论植物尺度的适宜性是必要的。
古典园林植物的形态、高低、种类对于整体景观空间感、美感的彰显也大有差异。受植物自身和客观条件的双方面影响,植物景观的变化是难以避免的[6]。杨鸿勋先生说,我们在观赏或研究古典园林时,力求了解原貌,并借助有关古籍去分析案例。因此对植物景观尺度的适宜性研究对于古典园林景观的原真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形势理论。王其亨先生在《风水理论研究》总结古代外部空间设计存在“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模数关系。形,就是百尺之内近观视距,约为23~25m;势,以千尺为准的远观视距,约为230~250m,是空间构成平面以及观赏距离的控制尺度[7]。二者之间为中观视距。
2)外部空间理论。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提出,当(街道宽度)D/(建筑高度)H=1时,建筑高度和距离呈现出匀称之感;D/H=2时,有内聚、向心的感觉;当D/H>4时,空间具有空旷和迷失感[8]。这一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公园、广场、城市设计,对研究植物的尺度有一定启发意义。(视距)D/(景物高度)H=1、2、3的3种尺度关系为园林常用视觉尺度,而D/H=1.5左右的视觉尺度最适合园林中观尺度设计效果。人在此空间中会产生亲切感,不会感到拥挤与迷茫[9]。
3)现代视觉分析理论。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获得较清晰的景观形象和相对完整的构图效果的最佳观赏视角约为26°~30°[10]。人垂直视野的仰角上限为46°,俯角上限是67°,超出这个范围的都进入了人的视线盲区[11]。
植物常起到一个空间的边界作用,所以可根据垂直视域角度和视距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参考值。通过以上相关尺度概念的总结,根据D/H=1~3作为适宜范围参考值,根据垂直视角26°~30°为最佳范围参考值,来算出围合边界的高度,以此作为边界植物高度的参考值。
瞻园假山主要为北假山、南假山,其在瞻园的平面布局位置如图1-1所示,其中红色区域为现状瞻园范围,蓝色区域为刘敦桢教授于1965年修复的瞻园一期场地范围;北假山、南假山的现状分别如图1-2、1-3所示。
图1-1 瞻园南北假山的平面位置(正射影像图为研究团队摄)图1-2 瞻园北假山现状图1-3 瞻园南假山现状
北假山通体为湖石堆叠,南假山为土石并用。植物的尺度与环境相关,因此也提取假山数据,包括假山的类型、材料、高度、面积等数据(表1)。同时提取了1965和2018年2个时期,北假山和南假山处植物的数据,包括植物的名称、冠幅、高度、种类、种植点位置等数据。
表1 瞻园假山量化
数据来源:以刘敦桢所设计瞻园的平面图和立面图为主要依据。从图中直接提取的数据有:南假山和北假山主要乔木的名称、数量、冠幅、种植点位置、种植形式;间接提取的数据有:植物的种类、色彩、树冠形状、高度。
数据提取方法:主要植物的名称在平面图中有标注,数量也可直接数出;其他数据采取将刘敦桢所绘瞻园一期平面图导入AutoCAD 2014中,等比例缩放后,测量冠幅等数据。高度则采取球形冠幅的植物高度等于冠幅;锥形冠幅的植物,冠幅等于高度的2/3来估算。统计数据如表2。
表2 1965年假山处植物信息统计
现场实地测量、记录,绘制成现状瞻园南北假山景点处植物平面种植图。测量工具包括:博士能激光测距望远镜,型号:ELITE1500,激光测距仪、卷尺、胸径尺;测绘时间:2018年9—12月;数据复核、补测时间:2019年3—4月;植物统计的类型:乔木和部分体量较大的灌木。
植物的信息内容:植物名称、种类、冠幅、高度、种植点位置。高度用激光测距望远镜量取,缺乏测量条件的采取球形树冠等于高度,伞形树冠等于高度的2/3来估算(表3)。
表3 2018年假山处植物信息统计
笔者通过植物种类、数量,绘制和复原2个历史时期的南北假山的植物景观立面图和剖面图,进行立面分析和视线分析,经过对比发现其植物尺度变化和景观空间变化。
根据前文数据整合2个时期南北假山处植物种类配比的变化如表4、5所示,植物品种数量变化如表6、7所示。
表4 1965年假山植物种类配比(单位:棵)
表5 2018年假山植物种类配比(单位:棵)
表6 北假山植物品种及数量对比(单位:棵)
表7 南假山植物品种及数量对比(单位:棵)
1)北假山。
从表6中可以看出北假山处植物的种类变化较大。1965年植物共计13棵,落叶树占主导,以青桐和法桐为主干树。青桐在传统园林中备受喜爱,其被视为祥瑞之物。《庄子·秋水》篇中“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6]想必当年刘教授设计这几棵青桐也是来源于此。
而2018年,常绿树与落叶树的配比和1965年截然相反。以常绿树为主,主干乔木为女贞,种类较为单调,且原种植的悬铃木或是被移植,或是被砍掉,不知因何缘故。但这应该是此处植物种类变化的主要原因。也使得北假山的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和文化内涵不如1965年时。
2)南假山。
1965年南假山常绿树33棵,落叶树24棵,以常绿树为主,主干树为松柏。《园冶》以山水清幽自然为雅,其也可以象征文人的清高、清廉,因此江南古典园林中多植朴素清冷的植物。另外,此处静妙堂的“静”字也是点题之笔,引导人们安静地体味眼前之景。因此,在1965年时,刘敦桢所设计的南假山处植物统一为黑松,点缀了几颗色叶树,以营造整体清冷的氛围。
2018年此处植物减少24棵,主要为黑松。现状南假山以落叶树为主,背景树为银杏、榉树、女贞,往北为红枫、鸡爪槭、黑松;至水面边缘,植矮小的五针松、铺地柏等。植物种类较1965年时更丰富,其或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却不利于彰显古典园林整体环境的“静”氛围。
植物依据现场调查数据分为高层乔木、中高层乔木、中层乔木和下层乔木4个层次,如表8。
表8 植物层次分类
根据数据,将2处假山植物各个层次乔木的数量统计得出表9、10。
表9 1965年假山植物层次配比(单位:棵)
表10 2018年假山植物层次配比(单位:棵)
1)北假山。
笔者通过1965和2018年北假山植物平面图(图2、3)和北假山植物景观图(图4、5)进行了如下对比分析。
图2 1965年北假山植物平面图(作者根据刘敦桢绘平面图改绘)
图3 2018年北假山植物平面图
图4 1965年北假山植物景观
图5 2018年北假山植物景观
1965年时,北假山主要以中层乔木为主,下层乔木为辅,点缀少量中高层乔木(表9)。33号臭椿和39号青桐在整体植物群落中是最高的,分别位于假山东西两侧,对假山植物空间景观有制约作用。植物的高度4~10m,假山本身高8m,植物衬托了假山之势。并由中间往两侧高度逐渐递减,植物整体群落形成自然优美的林冠线。
2018年时以中下层乔木为主,中高层乔木3棵,整体植物的高度低于1965年。中高层乔木种植在假山背后,下层乔木种植在假山正面。
据以上分析可知,1965年北假山植物整体上比现状植物尺度更大。刘敦桢先生为遮挡垣墙外居民楼而将假山高度增加,植物的尺度也有所增加[12]。而2018年北假山植物的尺度下层乔木居多,中层乔木数量减少,背景植物的林冠线不够丰富,后方商业建筑影响观瞻。但客观来讲,1965年北假山处植物尺度虽利于遮挡园外不利因素,却使北假山气势有所削弱。2018年时,植物尺度较小却能凸显北假山之险峻高耸。
2)南假山。
1965年南假山上植物以中层乔木为主,占49棵,下层乔木7棵。高层乔木1棵,整体植物尺度较小(图6);2018年南假山仍以中下层乔木为主,但是中高层乔木的数量增加(图7)。刘教授当年堆叠南假山时,“仿照宋代马远的山水画,以削峭为主”[1],说明南假山之形与山水画相关联。此处植物借山为骨,山借树为衣,较好地协调了植物与假山的宾主关系(图8)。而2018年时期植物尺度远超过假山,园外悬铃木伸入院内,影响整体的山水景观空间(图9)。
图8 1965年南假山植物景观
图9 2018年南假山植物景观
1)北假山。
在1965年静妙堂前为空旷草坪,人们通常只能站在静妙堂前眺望北假山。而今静妙堂前为铺装广场,人们可以走近水面近距离观赏北假山。该调整对于静妙堂-北假山一线的景观有直接影响。因观赏距离发生了变化,对植物的尺度感也会产生差异。故下文在分析北假山植物尺度变迁时,2018年选取了2个视点与1965年做比较。
在1965年时,从静妙堂看北假山植物景观(图10),E3为人视点,高度以正常成年人视点高1.60m为准,D3/H3=52.4/11.3≈4.6,仰角为13°。当比值超过3时,空间产生离散感,这种空旷的空间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较为少见。这也是刘敦桢先生在继承传统造园手法之后的创举,用空旷草坪进一步扩展空间,一改江南古典园林幽闭的氛围。因此1965年时北假山处的植物景观整体来说空间感较弱。
图10 1965年静妙堂-北假山垂直视线分析图
在2018年,如图11,当视点位于E1处时,D1/H1=30.7/14.4≈2.13,仰角为25°,如表11;当视点位于E2时,D2/H2=48/14.4≈3.33,仰角为16°,如表11,这说明在景物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站在E1、E2,2处看北假山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图中黄色区域所示,E1处视域范围小于E2处,因此E2处景观空间更开阔。
图11 2018年静妙堂-北假山垂直视线分析图
表11 静妙堂-北假山植物景观视角
以建筑或山石围合的空间,如果因为面积过大,而高度又有限导致空间感不足时,可用枝叶繁茂的林木增强空间感[13]。相比1965年,2018年北假山处视域范围内植物尺度增加,且视距缩短,整体空间尺度感增强。根据D/H=1~3作为适宜参考值,得出假山处植物高度适宜范围参考值H=16~30.7m。当视点位于E1时,若北假山植物高度大于等于30.7m,空间将趋向封闭;当视点位于E2时,若植物高度大于等于48m,空间将趋向封闭。根据最佳垂直视角为26°~30°,得出北假山处植物景观高度的最佳参考值H=15~27.7m。在这一植物景观尺度内,人们无论在靠近水面还是在广场的其他位置,植物空间都是相对适宜的,不郁闭也不离散,空间开阔度舒适。
2)南假山。
南假山的主体高度为7~9m,宽度为26m,距离水榭22m。人站E点处看向假山时,南假山的相对高度为6.3m,主峰高8.3m,笔者按照游人通常观景的习惯,欣赏南假山最佳观赏点位于静妙堂南面水榭。从水榭中部至南假山中部剖切绘制出2个时期的剖面图。如图12,当人站立于水榭中部平视南假山时,背景植物垂直视线的仰角为24.2°,在最佳观赏视角内。此时背景植物高度H2=8.7m,视距D2=19.1m,D2/H2≈2.19。
图12 1965年静妙堂-南假山垂直视线分析图
2018年,如图13,垂直视域范围内,背景植物高度的观赏仰角为38.4°,超过了最佳垂直视域范围,且在平视时D1/H1=18.2/14.4≈1.26。加之围墙之外悬铃木的枝干伸入园中,对园中的景观空间产生影响,因此笔者现场测量了其高度并计算了相同视点的D/H值≈1.06,这二者数据说明园内和园外植物的生长使空间开始呈现封闭之感,而园外植物加剧了这一现象。如表12所示,现状南假山背景植物观赏视角为38.4°,D/H值已接近临界值1,说明南假山处的植物空间已呈现压迫感和封闭感。
图13 2018年静妙堂-南假山垂直视线分析图
表12 静妙堂-南假山植物景观视角
由于南假山处植物种植的品种和数量与原设计图有较大出入,导致整体的空间感并不与最初设计时相同。加上南假山东侧的“香樟苑”3棵大樟树高达13m,以及西侧的39号樟树高11m,一面静妙堂,三面高大植物围合使得空间进一步封闭,未来可能形成植物树冠覆盖郁蔽空间。
若要营造适宜的植物景观空间,以D/H=1~3为公式,植物群落参考高度H=D/(1~3)。以视点处为圆心平均辐射半径约等于水面长宽的平均值(20.7+17.8)/2=19.25m,得出南假山处周围植物群落的高度H=6.4~19.25m。根据垂直视角 26°~30°为最佳范围,得出南假山处植物景观高度的最佳参考值H=9.4~11.1m。
中国造园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技法颇多[14],但尺度也尤为关键。笔者通过分析刘敦桢先生修复瞻园时期的资料,以数据量化、剖立面图解复原的方式分析得出瞻园南北山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效果,即在经过修复后(1965年),北假山的植物景观空间尺度开阔,给人疏离之感;南假山的植物空间尺度则正好处于适宜范围,既不疏离也不封闭。整体来说,最初的瞻园假山植物景观空间尺度是开阔的。在经历54年之后(2018年),北假山植物空间尺度由疏离转为适宜,植物空间尺度感增强;而南假山则由适宜的尺度转为不适宜,趋向于郁闭。如不加以控制,未来将形成林下覆盖的郁蔽空间。据以上分析结论,未来瞻园的植物尺度如不予以控制的话,瞻园的整体景观空间将受到影响,因此笔者也分析了未来瞻园假山植物的适宜尺度供后续参考研究,参考如下。
综合考虑空间尺度和视线适宜性的条件下,北假山背景植物高度的适宜参考值H=16~30.7m,最佳参考值H=15~27.7m。前景植物高度建议3~5m的乔木及3m以下低矮乔木和灌木。南假山处背景植物群落高度的适宜参考值H=6.4~19.25m,最佳参考值H=9.4~11.1m。前景植物高度控制在5m以下,多植小乔木和小灌木。且需要减少外界植物的干扰。植物补植时建议选择松柏等利于彰显文化属性的乔木。南假山处水体由于面积较小且聚拢,周围植物景观的高度建议小于水面的宽度,即东西两侧植物小于18m,南北两侧植物高度小于21m,从而衬托水面开阔,空间开敞。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或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