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洁 玉琳 编
冬季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成为常态。雾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颗粒物,给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雾霾最直接影响的是呼吸系统,雾霾颗粒物可以直接进入并黏附于呼吸道甚至肺部,引起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那么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防护雾霾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简称,其实就是颗粒物的意思,2.5代表的是颗粒物在空气中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PM2.5主要成分是元素氮、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等,其它的还包括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镉、铜等主要源自于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虽然自燃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是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
PM2.5排放一旦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又有“帮凶”。其“源头”可谓是多种多样,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其“帮凶”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或者说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成的透明度差的空气和微小水滴混合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降至1000米以内。
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在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目前国内雾霾等污染物的划分等级,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技术规定》的划分标准,有三种:一级(极重污染)、二级(严重污染)、三级(重度污染)。
一级(极重污染),是指特定区域内连续24小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在500以上。这种级别的空气污染问题,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影响,诱发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
二级(严重污染),是指特定区域连续48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301至500(含500)范围。这种级别的空气污染问题,会使得本身患有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症状明显加剧。
三级(重度污染),是指特定区域内连续72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在201至300(含300)范围。这种级别的空气污染问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导致人体容易受到细菌、病菌的影响。
霾预警信号分为三级,以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分别对应预报等级用语的中度霾、重度霾和严重霾。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能见度小于3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空气质量明显降低,人员需适当防护;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减少外出。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能见度小于2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空气质量差,人员需适当防护;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外出。
标准:预计未来24小时内可能出现下列条件之一并将持续,或实况已达到下列条件之一并可能持续: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小于80%;能见度小于1000米且相对湿度大于等于80%,PM2.5浓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小于5000米,PM2.5浓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空气质量很差,人员需加强防护;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儿童、老人及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等单位加强交通管理,保障安全;驾驶人员谨慎驾驶。
随着时光推移,我国的大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那么,究竟是谁在严重“雾国”呢?主要是机动车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餐饮油烟污染(燃煤)以及扬尘四大“杀手”。当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也是引起雾霾的重要原因。
其一,汽车尾气污染。
大气中的污染物,50%来源于汽车尾气污染。我国机动车使用的油品质量低,排放水平不高,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导致汽车尾气污染型城市增多,因而汽车尾气是灰霾形成的重要因素。
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公交车、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其二,工业废气污染。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主要围绕着“工业兴市”的方向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稳居世界第一。
燃煤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氟、砷、钙、铁、镉等的化合物。石油的主要杂质是硫化物和氮化物,以及少量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除了与燃料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及数量有关外,还受到燃料燃烧方式影响。燃料燃烧完全时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水汽和灰分。燃烧不完全时,则会产生一氧化碳、硫氧化物、醛类、碳粒、多环芳烃等污染物。
其三,餐饮油烟污染。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餐饮业布满大街小巷。小摊点星罗棋布,大排档见缝插针,所造成的燃煤废气、油烟污染等多种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投诉的重点和热点,并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列为城市、集镇居民所厌恶的两大公害。
餐饮业污染对人体最大的危害,首推油烟中含有的大量致癌物质,极易引发肺部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隐性杀手”。其次,小城镇的餐饮小商贩大多以煤为燃料,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悬浮颗粒物等有害成分,对人体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
其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大规模建设的扬尘也是引起雾霾的重要原因。
PM2.5粒径小,易在肺泡区沉着。进入呼吸道的大气颗粒物会破坏呼吸道的防御机能,使肺功能受到损害,引起咳嗽、咳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诱发或加重炎症,还会引起儿童和成人哮喘的发生和症状的加重。
PM2.5会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并波及心脏,引发心脏毒害,如心率变异性改变、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等。
PM2.5会导致血液系统产生毒性,造成凝血异常,使体内血粘稠度增高,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发生血管意外的一个潜在隐患。
PM2.5上面附着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可损害遗传物质和干扰细胞正常分裂,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引起癌症和畸形的发生。它易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出生体重过低,毒物还可以通过胎盘,直接毒害胎儿,特别是妊娠早期。
科研资料显示,PM2.5对人的健康危害复杂而多样,甚至有些危害效应到现在还没有被人类完全认识。
除了对人体健康有危害,雾霾天气对交通安全也有危害。出现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辆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