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超
摘要: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起,特别是主打“浸式体验”“惊险刺激”卖点的密室逃脱、剧本杀等实景游戏,已成为年轻人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而在讨论剧情内容、场景布置、机关设计的同时,密室逃脱类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引起公众关注。密室逃脱、剧本杀、摄影馆等新业态场所在空间设计时普遍存在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足,很难达到消防技术标准,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对此文章从该类场所的特殊性出发,阐述其发生火灾后对于人员逃生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的影响,并分析其中防、灭火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尽可能降低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新业态场所;火灾风险;防控对策;疏散逃生
密室逃脱、剧本杀、摄影馆等新业态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这促使各地消防救援机构不得不针对各类情况采取预防措施,加强监管,特别是在重要活动、节假日期间,更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以便大众能够在良好的、安全的环境内享受娱乐生活。此类场所的火灾往往是由于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疏忽大意导致的,这也暴露出一些典型案例。2021年7月24日,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开发区某婚纱摄影基地发生火灾,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此起火灾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该场所内采用大量可燃材料装修,烟气蔓延迅速,被困人员无法第一时间逃生自救,灭火救援行动无法顺利开展。
一、新业态经营场所的特点
对于新业态场所而言,先天性火灾隐患较多,商铺的选址多为佣金较低的居民自建房、沿街的商住楼等,且周围的交通便利,餐饮、民宿等服务业较多,因此伴随着经营活动的增加和大量的人员流动,动态的消防安全隐患较多,并且普遍存在违规用火用电、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甚至存在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消防通道被占用等情况,有的店家为了节约成本,甚至会选择以店为家,这就出现了夹层住人的“三合一”场所,上述火灾隐患导致在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逃生极为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在国家大力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下,密室逃脱这类新型休闲娱乐项目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上升,对此经营范围较广、治理难度较大的场所,尽管消防救援机构不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但在庞大的经营群体面前效果甚微,排查缺乏系統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且存在着避重就轻的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整治效果不明显。除此之外,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对该场所性质并未明确,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该场所存在安全监管缺失,消防安全治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二、新业态经营场所火灾暴露出的问题
(一)消防安全监管存在盲区
对于密室逃脱、剧本杀这类休闲娱乐场所,2021年4月修订的《消防法》并未明确该类场所的具体性质,既不属于公众聚集场所,也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范畴,无需向消防救援机构申报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这类场所获取营业执照时由市场监管部门、文化部门及公安部门进行监管,也无需向消防部门备案,导致该类场所在源头上就缺乏天然消防安全屏障。同时,由于绝大多数商家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该场所虽然取得了相关部门的手续,但该场所消防安全出现严重“瘸腿”现象,场所中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装修材料和消防安全管理大多不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各项管理规定,加之该类场所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其内部主体进行变更,对部分区域重新规划,导致该类场所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人员逃生十分困难,救援人员开展灭火救援行动不便,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二)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一是消防安全通道具有明显的缺陷,不能够被顾客第一时间发现。常见的有密室将空间进行重新组装、融合,形成了自由式、并联式空间,加之内部黑暗的空间设计、装饰及机关的布置,导致在出现危机时玩家容易产生心理紧张,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安全疏散通道,甚至有的场所将疏散通道门上设置了障碍物,无法通行。二是火源、电源、可燃物等存在潜在危机,例如明火源的危机,员工及顾客安全意识薄弱,违规吸烟,随意丢弃烟头,使用明火点蜡、烧纸,甚至在布景时出现电焊等明火作业,特别是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为了营造气氛,使用具有可燃性的彩钢板布景,大量堆放的服装道具、氢气球等存放不规范都是引起不必要火灾的源头之一。三是电器线路隐患十分突出,主要存在电路老化短路、受到水浸导致线路受潮、未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进行电路线的铺设、使用钨丝灯等高温灯具等,在场所布置时,对于电气设备的管理不到位,特别是对于大功率的电器而言,离店时不及时断电,未按照消防规定进行电器管理,采用不合格的电器等都是普遍存在的。四是经营者在选择道具、装修、装饰等材质时,忽视消防安全,严重违反消防安全技术标准,采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
(三)消防安全管理混乱
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的新业态场所,往往存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未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在消防救援机构过往的检查中发现,不少新业态场所的工作人员“兼职”多,人员流动性大,岗前培训多围绕本场所的具体业务,对于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鲜少提及。例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工作人员根本都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不具备应对突发火情的处置能力。场所的经营者自身消防意识同样淡薄,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开展具体业务,如何重视用户体验,如何提高经济收入,重体验、轻安全。一旦发生火灾,经营者、消费者和员工根本无法第一时间疏散逃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是群死群伤。
(四)灭火救援人员受到潜在威胁
由于密室逃脱、剧本杀、摄影馆等新业态场所密闭性较好且房间单独分割,发生火灾时室内空气难以满足燃烧的需要,将出现缺氧状态的阴燃,但由于此类场所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发生火灾时烟气较大,导致部分阴燃现象不易被发现。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由于对回燃知识的缺乏,可能意识不到正在发生的阴燃现象,为了快速的展开灭火救援行动,开辟灭火与救人通道,存在盲目地打开门实施灭火和救人,此时门突然打开,通风条件突然改变,造成大量新鲜空气突然进入,产生强烈回燃现象,现场温度急剧增加,瞬间破坏力较强,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五)灭火和应急疏散能力有待提升
部分新业态场所的经营者普遍存在消防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匮乏,对员工和群众几乎不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导致员工和顾客在场所内面对突发火灾情形自救能力较差。即使场所内配备了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但由于该类场所的特殊性,未及时对顾客进行消防安全提示和宣传教育培训,玩家在场所里为得到良好的体验而做的危险行为没有及时制止,在遇到火灾情况时没有事先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且玩家对于逃生路线不熟悉,缺乏实战演练等,这都促使火灾对人、财、物造成严重的破坏。当然还有的人员自认为经历过火灾,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逃生技巧,在遇到火灾时,盲目自信地参与救火、灭火,最终导致自身出现危机。
三、针对新业态场所的防控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登记,整治违规违法现象
在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利用网格化的力量,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新业态化场所的排查,将其消防安全状态分为四个等级的预警,即“红、橙、黄、蓝”,以此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当然也需要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排查,确保经营场所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将监督的情况进行通报、定时督办,将形式化落到实处,做到真抓实干。除此之外,对于经营场所一所多用的情况,应当进行系统性的整治,通过一排查、二执法清理的方式,利用网格化优势进行摸查,发现违规现象时进行劝离、改正,遇到拒不遵守的情况时,通知相应的责任部门进行管理,采取强制性措施使其市场化经营能够合理合法,杜绝经营场所住人的现象存在。对于新业态场所而言,在缺乏健全的监管体系的情况下,隐藏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快法律制度的制定,确保新业态经营场所能够得到有力的监管,以此去解决当前法律较为空白的问题。
(二)加强源头管理、治理流程,确保消防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对于新业态场所经营者所租用的自建房、商品房等,消防救援机构和住建部门要严格按照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整改验收,加强监管力度,出台对应的负面清单,确保从源头杜绝消防隐患的出现。前不久,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要求从业单位要对照并自查自改,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查严管,也为此类场所的火灾风险预防指出了方向。目前,一些地区的消防救援部门已针对密室逃脱类的新型业态形成初步调研报告,制定了相关监管规范场所,报告中提出相关建筑设施应当遵循的防火规范,还制定了“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m2,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大于75m2时,应设置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应具有确保所有的安全出口正常开启的技术措施”“场所内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应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等要求,这次政策性文件都为进一步做好新业态场所的消防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依据。
(三)处理好室内装修、用电等问题,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
新业态场所在装修装饰过程中,在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对电器用品、装修材质、用电布局等的规范,并且在装修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原有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等消防设施器材的完整好用。建议新业态场所经营者在进行装修装饰设计的过程中尽量与消防救援机构进行沟通和会商,确保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消防救援机构能够及时地了解内部的构造,为灭火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当然火灾事故的发生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使用劣质电器、电器线路敷设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电线短路等情况,因此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监督力度,确保流通市场的电气设备能够符合市场标准,严厉打击销售劣质电器产品的商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排查、抽检,确保电器能够安全使用。除此之外,对于场所的经营者而言,应加强用电、电器的認识,不贪图小利,不购买劣质的产品,对于可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产品进行维修或者报废,对于店内的电器敷设要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确保电器线路敷设符合消防技术标准,不出现短路的现象,日常使用离店后,一定要严格遵守用电的制度,离店即断电,防止突发情况的出现。
(四)加强消防宣传工作,做好火灾防控措施
放眼近几年的此类场所火灾的发生,大多都是由于人们的掉以轻心、粗心大意导致的,并且伤亡的出现是由于人们的意识不到位,不会报警,逃生、自救意识弱,导致发生火灾时人员伤亡惨重。对此这类聚集着新业态的场所内,应当滚动播放消防宣传教育警示片,采取寓教于乐的消防宣传活动吸引人们的关注,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加强人们的火场逃生本领和意识,通过线上公益培训的形式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在宣传的同时还要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全力排查隐患,同时也要避免出现暴力执法、一刀切等现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需要得到群众的认可,得到其理解,以此更好地推动消防工作,从根源上解决消防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要重在坚持,时时把控,避免由于松懈导致消防安全问题反复出现,全面提升新业态场所消防安全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保人员能够及时安全疏散
新业态场所人流量大多集中在节假日期间,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即使在人流量不大的情况下,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人的下意识会选择保护自身,特别是在密室、摄影等对于光线具有特殊要求的场所而言,过度的惊吓、恐慌等会导致出现人员受伤、拥挤、杂乱的现象。场所里的工作人员可能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火灾,面对这类情况不知道如何处置,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以保障在出现火灾情况时能够有序地操作、报警,为灭火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甚至能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拯救更多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带来的伤害。有条件的场所可以邀请专业的消防人员指导开展演练,真实的模拟体会火灾现场,确保做到有序、迅速地离场,甚至尽可能地利用周围的消防设施器材将火势控制住,将火情消灭在初期。
四、结语
在新业态场所经营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而且还应当增强工作人员、顾客的安全意识。当然,加强消防安全监管、消防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火灾防控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消防设施器材、消防管理、内部装饰装修、疏散指示等,进而精准防范、坚决遏制消防事故的出现。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加强自主消防安全管理,时刻确保消防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促使新业态这类高风险场所能够将消防作为常规化、常态化工作,减少火灾事故出现的频率。
参考文献:
[1]王彦斌.大型商业综合体火灾防控风险分析与对策[J].今日消防,2021,06(10):50-52.
[2]彭俊豪,施式亮,刘勇,等.城乡接合部居民楼火灾风险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J].安全,2019,40(08):28-31.
[3]赵旭辉,王龙.当前火灾事故重大风险分析与防控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8(01):49-53.
[4]李宝.火灾中材料回燃及其对灭火救援的影响[J].江西建材,2015(21):250-251.
373450033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