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剑辉
《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写景都很有特色。综合看来两篇文章在写景上有相似之处。
一、开门见山点主题,写作结构总分总。
写景作文不知道如何开头?开门见山就好。文章开头,简简单单一句话,便交代清楚作者要写的景以及总体感受。读到这样开门见山的句子,读者就能知道文章的写作重点。接下来写景,每写到一处,就描写一幅画卷。写完之后,还不忘再次赞美。总分总结构,让文章的写作脉络一清二楚,真好!
二、移步换景写美景,一步一景入人心。
无论是《颐和园》还是《七月的天山》,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景。
《七月的天山》这样交代写景顺序: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深入天山,看到了那里的美景。有山有水有森林,山美水美花更美。
《颐和园》的写景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漫步颐和园,处处皆美景。站立位置不同,眼前美景各异。交代清楚赏景位置,很有必要。
三、有什么+怎么样,写景清楚又美丽。
作者写景,先交代有些什么景物,然后具体描写景物怎么样。这样一来,作者仿佛引导着我们站到景物前,然后详细介绍,还不忘用上修辞。
且看《颐和园》第四段。“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颜色鲜艳,和谐美丽。“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连续两个比喻,写出昆明湖的特点:平静、光滑、清澈、碧绿。“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动静结合,景色更美。
《七月的天山》第四段。第一句交代行踪和整体感受,中间写看到的景物,最后给人物一个特写镜头。最有特色的是写花海的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一句整体描写之后,连用三个比喻写花海的美,突出花海的绵延不绝、闪亮耀眼和鲜艳绚烂。每一个读着它的人都会忍不住去想象那花海是怎样壮丽的景色。
赏景景入心,写景景在前。
352450033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