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秀花,周志勇,姚忠林,申 键,陈 平
(新疆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一牧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昆玉 848306)
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巍峨的昆仑山北缘,两千载丝路文明的和田境内,有一处天然草原牧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牧场。一牧场辖区内天然草原面积8.31万hm2,均为基本草原。高寒草原类约占26.4%,山地温性草原亚类约占11.7%,山地温性荒漠化草原约占43%,温性草原化荒漠类约占14.1%,温性荒漠化类约占4.8%。一牧场草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且降水多集中在5~8月份,一牧场平均年降水量为195 mm,平均蒸发量2032.7 mm,是降水量的10.4倍。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气温日变幅及温差较大,呈现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主要灾害天气类型有大风、沙尘暴、冰雹及暴雨、暴雪等。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一牧场对利用过渡的公共草场及牧道进行治理。
通过对草原边坡沙化、半沙化草原进行集中治理,单位面积内可使该治理区植被密度达到90%以上,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总体目标。一是改善治理区内生态环境,降低水土流失、增加植被、净化空气;二是修复治理区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美化周围生态环境,提升旅游小镇整体形象;三是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达到示范性效果,为解决草原退化,后期沙化、半沙化等草原环境问题积累经验。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材料准备→清坡→挂网→配制辅助基材→基层喷播→表层喷播→养护管理”的施工步骤。
2.1.1 材料准备
机械:喷播机、栏板车、铲车(发电机、电锤)、挖机等。喷播基材:SPF高性能喷播纤维土、水、土壤改良剂等。有机肥、复合肥、保水剂、黏合剂等。喷播植物种子:早熟禾、昆仑针茅、车前草、大麦芒、蒲公英。养护材料:无纺布、肥料等。
2.1.2 清坡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二连夏场部分斜坡地松土较多,坡度较陡,坡面部分不平整。在生态修复施工前需进行斜坡面进行处理,先清除坡面松土、浮石等杂物,使坡面整理到尽可能平整,尽可能达到1:1.25。坡面清理可采取人力与机械相结合的措施,施工时要自上而下进行清理,确保斜坡度符合喷播标准。
2.1.3 挂网
通过对牙门沟、阿克亚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施工区域无大石块现象,但存在许多坡度较陡的面,坡面处理难度较大,需挂网处理。一是铺设镀锌钢丝网,镀锌钢丝网每张网边缘采用热镀锌铁丝进行绞合,并加力固定,防止滑落。二是挂镀锌钢丝网时,应自上而下铺设,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3~5 cm,两张网间以及镀锌钢丝网与支撑绳间用铁丝进行捆扎,扎结点间距一般不得大于1 m。四是坡面处理,坡度陡的区域(大于80°)用红柳沙棘条条或者麦草捆子做坡面的预处理。
2.1.4 配制基材
一是基材采用SPF高性能喷播基材纤维。喷播前,应对混合草种按批次做试验,使用的草种其发芽率应达到90%以上。草种配方应按照牧场实际情况选择,可根据边坡坡度、坡面土质及当地气候及施工季节等进行适当调整。二是基材配比及植物多菌剂、多种长效复合肥、有机肥料、保水剂、木质纤维等基质材质组成的材料,还应根据各地方实际情况等调整基质配比,满足喷播草种生长需求。
2.1.5 基层喷播
一是在喷播之前再次检查坡面,保证无杂物,需要将喷播坡面彻底清理干净。喷播时坡面需要保持相对湿润,必要时可进行洒水保持湿润,并促使高性能喷播纤维等基材与喷播坡面紧密贴合,把水、土与木纤维按照实验结果计算出适宜比例进行调配,将其混匀之后,再进行喷播施工。针对沙化比较严重、凹凸不平的草原坡段应适当增加喷播厚度,保证草种发芽成活效果。基层喷播一般喷2~3层,喷层厚度要达到5 cm左右。二是控制措施。基层混喷,需分层并多次喷植,在喷播过程中,喷枪输出压力为0.2 MPa以上,喷射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进行,先喷草原坡面的凹陷部分,并以画圈方式喷播凹陷边缘,喷完凹陷坡面,再喷凸出部分,喷枪缓慢移动,确保喷播均匀,出苗整齐。
2.1.6 表层喷播
在基层喷播施工结束8~10 h之后,才能对其进行表层喷播。表层喷播时,喷枪输出压力为0.1 MPa以上,喷播采用扇形喷头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基表层的喷播厚度为1~2 cm,表层喷播距离要稍近一点,必须保证草籽的均匀性。
2.1.7 养护管理
1)硬性保养管理措施。硬性保养措施指的是在喷播结束后的前7~15天,每天对喷播斜面进行喷洒水工作,在喷播施工结束后,喷播面均加盖无纺布。一是保证喷播面湿润,起到保水、保温的作用,提高种子发芽率,二是防止喷播种子被大风吹走和被山鸟叨食,以保证种子密度,确保出芽率和成活率。硬性保养期间,还应密切观察喷播种子的出芽率和出芽的均匀度,对出现出芽不整齐或者是没有发芽的坡面要进行补喷,保证喷播苗齐。硬性保养期间还需要防止喷播种子及周边植物发生病虫害,对有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要进行提前预判分析,有针对性地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2)常规保养与管理措施。除硬性保养外,喷播种子发芽之后25天进入常规管养期,常规管养周期一般为1~3个月。重点工作是:监测喷播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温度的需求,监测喷播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以及在极端气候(强暴雨、大风,干旱、高温、低温等)情况下草原植物生长生存状态,采取对应措施(保温、补水、支护、补肥等)保证喷播草原植物成活率。
2.2.1 草种选择
1)草种选择:要求挑选适应山地温性荒漠化草原的草种,喷播种子要先进行筛选、净种,籽粒成熟度要饱满、无病虫害,以达到适宜喷播的标准。
2)种类:早熟禾、昆仑针茅、车前草、大麦芒、蒲公英。
3)用量:早熟禾6 k g/667 m2、昆仑针茅5 kg/667m2、车前草3 kg/667m2、大麦芒5 kg/667m2、蒲公英1 kg/667m2。采用飞播方法。
2.2.2 播种时间
可根据施工区域天气情况做调整,牧场气候适宜在4~5月期间作业。一是选择降雨量多、天气晴朗、风力较小、适于飞播作业的时间。二是选择的时间要具备种子发芽所需的水分、温度等条件,且幼苗生长期较长,宜达到木质化程度,有利于正常越冬。
2.2.3 防止外界因素危害
为了防止鸟、鼠、病虫危害,应当飞播前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处理,可选用生物药剂,然后按使用剂量与混播的种子均匀混拌在一起,确保不受外来因素危害,从而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
2.2.4 禁牧
飞播之后,要及时对飞播区域禁牧,对飞播后的草原适当耙耱处理,促使种子快速入土。当年秋后,对飞播区的出苗、生长及成活率进行详细调查,对不符合标准的地块,在秋季进行补播,直至达到90%以上,并对飞播区内草原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2020—2022年,一牧场的草原修复及草原沙质路基边坡草原修复技术推广与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施生态修复治理面积达2401.73 hm2,荒漠化草原生态修复,草原植被覆盖率从13.1%~17.6%增加至修复后的44%~47%。通过推广应用绿色防控防治技术,示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达到了75%以上。
全场开展草原修复技术推广与应用,改变了牧民长期过度放牧习惯,解决了牧民放牧常年游牧问题。改为山上生产、山下育肥,广大养殖户获得了实惠,取得了很好的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草原修复技术虽然已经示范推广应用了好几年,对主要技术有了一定规范措施,但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摸索创新。
一是一牧场处于南疆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不足;二是一牧场属于草原生态多样性地区,现有技术和产品在不同区域的使用效果存在差异。
从事养殖业生产的职工,因多数为职工知识水平较低,对技术要点掌握不够准确,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