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表达的多元化发展
——以王濛为例

2022-03-14 14:49:42武汉体育学院苏雅拉内蒙古艺术学院陈若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3期
关键词:解说员评论员网络媒体

武汉体育学院:苏雅拉;内蒙古艺术学院:陈若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相关政策的支持,大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空前高涨,对于体育赛事也保持着高度关注。网络媒体平台的崛起让体育赛事转播更加便捷,赛事转播离不开体育解说评论员,随着网络媒体平台的发展,受众对体育解说评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解说评论员的表达也逐渐多元化。

1.网络媒体体育解说的相关概述

1.1 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的构成要素

网络媒体体育解说主要是通过在演播室内对于直播画面进行解说,来完成体育赛事的转播,整个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包括:实时赛况、解说员、评论嘉宾、主持人等,其中创作主体由解说员和评论嘉宾构成。在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中,解说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赛况进行体育解说评论,掌控整场比赛解说活动的节奏;评论嘉宾的主要任务是与解说员相互配合,为受众解答疑惑并进行评论互动;主持人的任务则是推动节目流程顺利进行,并完成与观众的互动。

实际上,随着网络视频平台用户逐渐增多,加以技术的支撑,在网络媒体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与观众的互动不再局限于特定设计的环节,在解说过程中解说员和评论嘉宾也可以通过浏览弹幕接受观众的实时反馈。同时,解说员与评论嘉宾的身份定位也不再是“捧哏”和“逗哏”,而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互不影响,尽情绽放。

1.2 与传统媒体体育解说活动存在的差异

传统媒体体育解说活动中,创作主体大部分情况下是“在场”解说,一部分解说员不需要经过监视器,而是通过自己肉眼观察实时赛况进行解说评论。而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中,创作主体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过观察转播画面来进行解说评论,这使得解说员、评论嘉宾与受众接收到的画面信息无限同步,解说无时差,易引起观众共感,解说的陪伴功能更为显著。但在发生技术故障和比赛突发状况时,由于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创作主体“不在场”,可能无法及时观察最新动态,并且由于转播画面的限制,传递给受众的有效信息、额外信息,以及信息的及时均受到一定影响。

上文提到,在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中,创作主体与观众可以通过实时弹幕和评论等形式进行互动,相较传统媒体创作主体的单向信息输出,变为了双向的交流互动,同时,在受众之间也搭建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受众的多种需求得到满足。

1.3 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的表达风格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张德胜认为,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本质特征显著,服务性是体育解说评论的出发点;新闻性、评论性、娱乐性是体育解说评论的基本要义;艺术性是体育解说评论的最高追求,这就使得解说活动的创作主体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由于网络视频平台相较传统媒体而言,意识形态属性要求相对宽松,更注重娱乐性,所以对于解说评论的内容要求也相对宽松,表达相对轻松自如,解说员、评论员形成了明显的个人风格,经常解说评论、观众互动“两手抓”,一些网络体育解说员会更注重作为个人观看比赛的体验、感受并进行分享,体育解说评论的内容也更注重娱乐效果。

2.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表达的多元化发展

2.1 语言表达精准化,更具权威性

在“北京冬奥会语言服务行动计划”落地实施以来,八语种对照版《北京冬奥体育项目名词》发布,冬奥术语平台向公众开放,一系列举措确保了语言服务的精准性和权威性。解说评论员在解说活动中应使用规范的名词术语,这就使得解说评论员要充分熟悉赛事的各项规则和专有名词,如何在确保语言精准化的同时让受众最大限度地理解生涩难懂的规则成了一大难题。

2.1.1 规则解释精确易懂

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预赛第七组的比赛中,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六圈时,意大利选手和美国选手同时摔倒,同场的匈牙利选手和比利时选手,分别以小组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绩完赛,但公布小组成绩时,第二名的比利时选手却被判犯规,摔倒的意大利选手反而被判进下一轮。担任解说评论员的王濛解释道,判罚是由于“弯道由外向内变线”,也就是比利时选手在弯道时违规改变了滑行路线。慢镜头回放时,受众结合这个解释就能发现,意大利选手和美国选手摔倒看似与比利时选手毫无关联,但正是由于比利时选手的违规变线,直接影响了意大利选手的正常滑行,导致意大利选手失去平衡,手臂绊倒了紧随其后的美国选手,间接影响了美国选手,两人一起摔了出去。王濛介绍,关于直道变线违规、弯道变线违规、冲刺违规等一系列判罚规则,均是由国际滑联在2018平昌冬奥会后组织制定的,也就是说在北京冬奥会前,受众在观看比赛时,没有接触过关于违规变线等相关判罚,但经过王濛精准又通俗的描述,使受众很快理解了这类规则。

2.1.2 赛况解说准确迅速

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半决赛,在距离终点还有11圈时,中国选手李文龙在试图超越领先的加拿大选手时摔倒,在第二位滑行的中国队瞬间失去了竞争优势,王濛在第一时间解说道“踢刀了,没关系,不用担心,因为有踢刀动作,还有1000米,会有一个判罚,我们还要滑下来,正常滑,其实我一点都不担心,裁判如果按照规则判罚,中国队会被判进A组决赛”,对这一观点,王濛解释“因为他们两人(指李文龙和加拿大选手)没有身体接触,有冰刀的碰撞,没有改变位置,处在的是可以进入下一轮的位置,规则是允许判进下一轮的”。在画面回放的过程中,王濛又解释并强调,李文龙没有变道的行为,而且处在第二位,确实出现了踢刀的动作,最终的结果果然是中国队进入了A组决赛。在“赛场意外”发生的瞬间,王濛迅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向受众精准解释意外可能导致的判罚结果,最大限度安抚了受众情绪并传递了权威信息。

2.2 解说内容多元化,更具趣味性

相较传统体育解说员解说时更专注于赛场,王濛作为退役运动员,她获取许多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多来源于一线实践活动,因此在解说评论时,她总能说出一些赛场之外的信息,甚至是运动员个人的TMI(口语Too much information的缩写,意为“信息量太大”后引申为说得太多太具体了)。例如,女子500米预赛小组赛,在介绍意大利运动员阿里安娜·瓦尔切皮纳时,王濛说“哎哟这位可厉害了,几届冬奥会了,回家生了个孩子,回来之后滑的比原来还快”,如此有记忆点的介绍,让这位运动员迅速被大家熟知。在解说男子1000米预赛时,又讲起匈牙利华裔选手刘少林、刘少昂两兄弟从小在中国训练,现在匈牙利短道速滑队的教练也是中国人。网友评价“听王濛解说好像是在听八卦”、“濛主还真是不把我们当外人”。简单的几句介绍充满趣味性,既缓解了受众观赛时紧张的气氛,又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在不经意间表达了中国的冰雪运动不仅在吸收人才,也在对外输出人才。

王濛的解说在诙谐幽默的同时,也“金句频出”。混合接力夺冠冲线时,中国队与意大利队很相近,还没等比赛结果公布,王濛就通过观察确定是中国队率先冲线,最后中国队以微弱优势取胜,王濛说道“我的眼睛就是尺”,这句话成了本届冬奥会最“出圈”的金句。面对男子1000米半决赛赛场上土耳其选手多次抢跑的行为,王濛锐评“哎呀这土耳其大哥真是抢镜啊”,幽默诙谐的话语让土耳其选手迅速登上热搜。在男子1000米A组决赛中,中国选手任子威和李文龙分别收获一金一银,在聚焦冠军之余,王濛多次表扬李文龙超强的战术执行能力,并称“听话”的李文龙为“全民的小儿子”,对李文龙冰刀折了、被甩到后面也要冲上来坚决执行战术的举动表示赞赏,一时间“全民的小儿子”登上热搜,大家都记住了这位年轻可爱的运动员。

2.3 点评立场多元化,更具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体育解说员始终保持中立不同,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因为相对而言限制较少,所以可展现的个性化内容更多,王濛在冬奥会期间的解说就在兼顾客观公正的同时,确保了个性化内容的输出,实现了点评立场的多元化。在解说比赛、解释规则、点评赛况时是以解说评论员的立场;在对手犯规时王濛快人快语道“这是哪个国家的人啊,把我们国家的人往哪推啊”,在选手发生碰撞时又说道“哎呀你们可稳一稳吧,可别撞了,你争我夺的,消停点”,观众感同身受,直呼解说台上的王濛为“嘴替”,感谢她说出了许多观众的心里话;在中国选手要被反超时,王濛的立场似乎又成了教练,吼到“踹!踹起来!拉开差距”、“再补两刀!快!调整节奏”,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人在解说席,心在教练席,魂在赛场上。在充分体现解说评论多元立场的同时,王濛也时刻在强调“不仅要看自己国家的运动员,也要看其他国家的运动健儿,大家都是顶尖选手,都是来我们北京冬奥会比赛”,保证了解说的公正和客观。

3.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在镜头前情绪外化的影响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短道速滑比赛解说评论员的王濛连上7个热搜,被网友评价“焊”在了热搜上,细数她的“出圈解说”大多是一些真性情的发言,王濛的解说之所以被受众喜爱,除了上文提到的一系列原因,还因为她在解说中不经意间的“真情流露”。作为以娱乐性为基本要义、艺术性为最高追求的体育解说评论活动,往往要求体育解说评论嘉宾在解说、评论的同时提供情绪渲染。这就是卡尔·豪斯曼等人(2006)提到的,因为体育报道确实允许插入比较多的个人感情和娱乐成分,所对体育播音员有额外的要求。

首先,在镜头前适度的情绪外化易形成鲜明的个人形象,例如王濛直爽率真的“濛主”形象就深入人心,无论是激动地大喊还是中国队夺冠后拍桌子的举动,这都是王濛情绪激动的真实表现,这都是符合她个人形象的体现。其次,情绪的外化可以迅速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引发受众共感,带入性极强,这种情绪的共感会满足受众对于解说员的心理期待,让受众感受到解说员和他们是一样的观众,就像生活中某个擅长解说的朋友,从而增强一种解说现场的自然亲和力。

但是,镜头前情绪外化需要适度,如果情绪渲染过度,将会对比赛甚至是运动员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舆论导向。在男子1500米四分之一决赛和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运动员孙龙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误,王濛在解说时强调“你是一个年轻队员,不敢打不敢拼,不敢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给你机会干什么”,王濛对于孙龙比赛态度的批评瞬间登上热搜,但王濛又补充道“我是他的教练,我对他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是你们不应该对他去有什么网暴”,但不少网友仍然发表了对于运动员状态的质疑和不满。这证明过度的语言倾向性可能引发负面情绪,而如何让解说员具有语言情绪的控制能力,从而理性引导受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持续关注的重点。

4.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表达风格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未经过系统化学习,缺乏专业性

当前网络媒体平台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体育赛事转播活动划分更加细致,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身份也更加多元化,例如退役运动员和资深爱好者等。退役运动员解说相关比赛时,往往会更了解项目的规则和现状,从技能知识掌握度上来讲,能够满足体育解说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能兼顾名人效应,但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学习,容易在解说评论时词不达意,或者忽略对于节目流程的把控和与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项目的资深爱好者多为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网络红人,从粉丝基础和主观的喜爱程度上讲,这类人群担任解说评论员具有一定优势,在解说评论活动中往往会兼顾到与受众群体的交流互动,但在项目专业知识的储备上仍然有所欠缺,在专业性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解说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仍有不足。无论是学院派还是上文提到的两类群体,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的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在表达风格上还是不能够满足对网络体育解说员的要求。

4.2 风格易单一化,缺乏独特性

在传统媒体长期解说评论活动的经验积累下,部分传统媒体体育解说员已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个人风格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主要的展示途径还是解说员的表达。网络媒体体育解说活动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更新迭代快,解说员专业性和综合实力还需提高,对自身特点还不够了解,经验积累还不够,个人风格的形成周期还不足。尤其在一种解说风格得到受众喜爱后易出现盲从效仿,致使解说评论员解说风格大同小异,缺乏独特性。

4.3 解说员业务能力评价标准偏主观

目前,平台对于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的能力评价多依赖于在线观看人数或受众的好评率等,每一位受众作为不同的个体,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于同一位解说评论员的评价可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情况下的评价就偏主观。平台应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针对解说评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情况、语言运用能力、突发状况处理能力等进行统一评价,针对不统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5.结论

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的表达风格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媒体体育解说员的表达风格有着显著区别。对于网络媒体体育解说员来说,应把握时机,及时充实自己,从多角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结合网络媒体平台高速发展的相关优势,打造具有个性化表达风格的个人IP,促进网络媒体体育解说事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解说员评论员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2020,化工跃上风口
广州化工(2020年1期)2020-02-14 07:13:54
小小解说员
少儿科技(2019年11期)2019-09-10 05:45:12
“十四五”财政改革 更多关注支出划分
山西财税(2019年7期)2019-08-23 02:11:04
改革创新谋发展奋发有为谱新篇
山西财税(2019年2期)2019-04-03 06:54:10
足球解说员:让足球在嘴里跑起来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游戏解说员:把游戏变成职业
学生天地(2016年17期)2016-05-17 05:46:28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新闻传播(2015年12期)2015-07-18 11: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