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广播电视台:高嘉藝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潜移默化间转变了人们原本的生活方式。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变大,极大地挑战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主流地位,影响了其传播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广播电视、纸质传媒等渠道,而是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互联互动,充分融入到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中。与此同时,各种聊天软件工具的出现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促进了传统新闻媒体采写环节的快速转型升级。
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传播影响最大的一方面就是主体对象的改变。以往人们想要了解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电视广播、纸质报刊等,方式单一且内容大多严肃枯燥,对于新时代下繁忙疲惫的人们来说,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其获取新闻热点的要求,也无法有效吸引人们的关注。在新媒体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出现多样化的特征,可以通过手机及电脑终端进行信息的检索,也可以通过公众号、客户端等方式进行信息的再创作及传播,人们既是信息的受众,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统的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对象。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推进,促进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与变化。一直以来的新闻传播方式相对固定,传播的范围小且速度相对滞后,不具备时效性,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需求。传统新闻与新媒体技术的充分融合,极大扩展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也有效提升了新闻信息在各受众之间的相互流通,信息的传播范围与传播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各类交互平台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提供了可以进行观点交流与游戏互动的空间,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分享欲,激发人们的沟通积极性。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进行信息的传递时,其主要依靠的就是文字、音频、视频的方式,表现形式固定且乏味,无法有效吸引受众的关注,使得新闻得不到有效、及时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新闻表现形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打破了传统方式的束缚,增加了图片、漫画、数据等表现形式,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群对于信息获取的需要。同时,海量信息的快速传播极大丰富了新闻的内容,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接收信息的方式,同时,大数据等高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媒体及时了解人们的喜好进行各个性化推送,节约了人们搜索信息的时间。
新时代下,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要求促使了传统新闻媒体逐渐与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发展,取长补短,利用互联网、多媒体优势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效率,使得各媒体形式统一结合为有机整体,从而相互补充、相互鞭策,促进新闻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传统媒体的融合升级突破了地域、行业等因素的限制,将新闻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提升了信息的有效传播率。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写的转型升级与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传统新闻制作、播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极大地影响了新闻信息的质量。新媒体技术主要是通过互联网等数字化的交流平台将采集的资料,如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进行专业的制作加工,使得新闻可以在相关平台上实现24小时无休止的滚动循环播放,增加了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率。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行业对于新闻采写环节的要求不断提高,极大地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创新难度。新时代下新闻采写工作要求相关从业者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新闻信息进行重组与整合,深入挖掘出新闻的潜在价值信息,从而以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观点牢牢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下需要新闻采写工作充分保障新闻的时效性与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传统的采写工作不同的是,新时代的新闻采写工作需要将收集到的信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应用,提升新闻内容的丰富度以及趣味度,保障新闻内容的高质量水平,增加受众的满意度以及喜爱度。
为了充分跟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的步伐,相关的新闻从业者需要提升新闻信息的整合度,加强对新闻事件背后真相、潜在信息的深入发掘,要充分保障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内容要尽量贴合受众的实际生活,推动新闻稿件采写工作的创新优化。与传统素材有限的新闻内容相比,新媒体的应用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海量传播。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无法做到长时间的静心阅读并进行信息的分析整合,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新闻报道表面,因此新闻的采写工作就需要注重以简洁、高效的语言清晰表达出新闻的核心信息,可以让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信息的获取,充分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提升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接收程度。综上,相关从业者需要从新闻采写方面进行创新升级,助推传统新闻的改革优化,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新媒体时代的不断推进,已经逐渐超越了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速度,通过对当下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仅凭传统的新闻采写工作已经无法充分满足人们获取有效新闻信息的要求,层出不穷的现代化软件设施,例如公众号、客户端、网络推送等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短信、电话等交流方式,纸质的访问形式逐渐被新型的方式所代替。信息实时化的传播使得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当将信息采写的角度由官方大事件的播报转向广大受众群体的日常事件,逐渐增加反映人们生活新闻的比例。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充分“下基层”,转变传统采写观念,走进百姓的身边,描写百姓的故事,反映百姓的观点,体现百姓的情感,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把握媒体动态,不断锻炼自己的新闻发掘能力,以别致的角度找出引发人们关心却又容易被忽视的素材资料,通过独特的新闻立意对事件本身进行探讨,创新采写思维,围绕不同的关注角度进行新闻事件的加工,提高新闻采写的工作质量,同时可以将编辑好的新闻内容发布在媒体社交平台上,吸引受众参与并进行讨论,有效提升受众的品味,实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除此之外,新闻采写还应当从社会发展角度出发,不仅客观反映出新闻信息的内容,还应当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情感需要,建立个性化的采写思维,创新采写观念。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参考其他成功同行的经验,并在不断的工作调整中寻找到个人风格特点。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新闻从业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充分把握新闻采写在整个新闻制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出自身的特色,避免出现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有效实现新闻编写能力的提升。
新闻媒体最主要的播报目的就是为广大的受众呈现出近期发生的、最真实的报道,在新闻市场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快”才是保障自身竞争力的核心法宝。新时期的新闻采写需要保障文章的简洁性,以简明扼要为原则重点突出新闻信息的核心内容与主要思想,要尽量做“秒速新闻”,极大减小传统新闻与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的距离。“微新闻”方式作为受到新媒体影响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媒体播报方式,受到了受众的广泛欢迎。微新闻就是利用言简意赅的方式将长篇幅新闻进行高度凝练,并在极短的文章中帮助受众充分掌握事件发展情况与发展方向,通过专业、客观的描述还原事件的始末。例如微博客户端的新闻推送,将文章篇幅限制在140字以内,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对新闻进行深入发掘,选择最有价值、最能吸引受众的内容,使受众能充分掌握整体新闻内容,帮助新闻内容通过转发的方式得到有效传播,保障受众及时认识到社会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新闻传播范围,同时引发广大群众的讨论,提升参与度,让新闻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大众的生活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有效提升自身的写作速度以及新闻采写质量,完善自身的信息采集技能以及语言总结技能,增加新闻的时效性。
在新媒体时代,由于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主要内容、新闻表现形式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发展,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快速融合,促进了新闻采写工作的不断创新升级,因此采写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也逐渐丰富,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创新新闻采写方式,打破空间、地域等因素的约束,充分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强化新闻采写技巧与内容表现形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使得新闻采访方式及渠道实现多样化发展,以新型技术的优势弥补传统新闻采写工作的不足,有效提升新闻采写的工作效率,提升新闻传播的时效性。
通过对以往新闻采写流程进行分析可知,新闻的发掘及信息的收集工作需要记者亲自前往事件发生地,充分收集目击者及事故处理单位的证言及相关素材,再经过整合、编辑,与其他内容的新闻进行统一的发布,在此期间将极大降低新闻的时效性,很多重要报道无法及时传递给广大受众。但是新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可以进行信息资料实时收集与反馈的方式,有效拓展了新闻记者收集新闻的途径,记者可以不必浪费时间赶往现场,通过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即可进行新闻内容的编辑与传播,甚至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实现新闻现场播报。这种快速、高效、实时的新闻播报方式,逐渐成为人们了解社会新闻的主要途径。
新闻采写工作在新时期背景下的转型,应充分考虑到新闻内容需要贴合大众审美,并满足其对于新闻趣味性的要求,引导更多的受众参与新闻的讨论。在进行新闻采写的创新中,相关从业者需要充分注重观点上的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及时升级采访方式,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将信息进行数据化的记录、保存,有效提升新闻记者的工作效率,可以使得更多的记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新闻内容的加工环节,充分凸显新闻整体风趣幽默的特点,提升稿件质量。与此同时,记者在进行内容编辑期间需要注意让新闻与当前大众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与创意表达方式相融合,及时把控好各类动态信息,提升新闻敏感度,通过强大的观察力以及信息收集能力精准分辨出事件的潜在价值,在信息整合之后要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深入挖掘工作,有效避免出现雷同化、形式化的情况。新闻记者需要充分挖掘出事件的趣味性、戏剧性,并适当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新闻采写与传播。例如《新京报》开设的“微言大义”主题专栏,通过对身边人、事进行接地气的报道,形成独具特色的个性化风格,每次播报的新闻内容都成为引起人们广泛转载以及热议的中心。专栏的大体内容主要包含了时事热评、趣味生活、社会追踪等,通过对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信息进行深入地追踪报道,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好评,有效提高了受众参与新闻的积极性,同时也在广大群众间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写工作的转型升级期间应当充分注意保障新闻内容的客观性以及严谨性,注重播报新闻的真实度,提高新闻采写稿件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需要时刻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严格把控好播报新闻的质量,新闻记者应培养自身的基础道德素养以及职业技能素养,在每次进行编辑及播报前需要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保证行业自律性。因此,新闻记者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时,不应就待发表的稿件进行观点讨论,要时刻以客观中立的基本态度对待所有的新闻信息。新闻记者在工作中绝不能将私人情感偏向带入到报道中,致使新闻出现失真情况,降低其可信性。为有效提高信息的真实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实名制的优势,对于部分在网络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红”,可以通过将验证身份加“V”的方式提升账号的权威性与可靠性。综上,作为具有一定社会职责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是新闻的选择还是编辑都应当时刻坚持客观严谨的态度,充分保障新闻报道的可信性。
新时代下,新闻记者应重视增加新闻的采写角度,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发掘报道,使得受众可以就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探讨,增加播报新闻的社会影响力。在进行新闻采写时,记者需要具备对新视角的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归纳、收集能力,防止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文章。对报道的同一内容,不同的记者可以通过改变报道角度或适当增加本人的看法等方式,将新闻事件充分呈现在各位观众的眼前,引发受众的思考与讨论,充分凸显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新闻内容的报道需要走进受众的日常生活,满足社会主流的思想价值导向。例如《人民日报》对官方公众号及短视频播放频道的应用,为广大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可以进行参考的实例,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新闻采写内容上,将重点放在了对当今社会热点现象的阐述和剖析上,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在极短时间之内就收获了一大批的活跃观众,有效提升了新闻阅读量。新闻记者不断创新新闻的传播角度,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进行社会思考,有效凸显出新闻播报的社会教育价值。
综上而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不仅是对传统新闻媒体行业的冲击,更重要的是为传统新闻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动力。由于媒体融合观念的深入落实,使得传统新闻媒体逐渐与新型信息传播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弥补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不足,尤其对于新闻采写环节来说,记者可以随时利用各种终端设备将各类新闻进行实时的编辑和播报,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有效提升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