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彦华
图片/TUCHONG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石。2022年1—2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22年度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为65.0分,比上一年度增加1.0分。“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的九个方面中,得分最高的是公共安全指数,进步最大的是文化娱乐指数。
“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主要从科技、公共安全、文化娱乐、行政管理、市政建设及环保、社会保障、就业服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进行衡量。结果显示,前述九个方面的指数得分最高的是公共安全指数,为86.3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7分;其次是医疗卫生指数,为63.7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8分;再次是社会保障指数,为63.5分,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9分。得分最低的是行政管理指数和教育指数,均为62分,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了0.8分和1.2分。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娱乐指数虽然得分处于中间段位,为62.4分,但进步却最大,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6分。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群众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高质量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近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介绍,目前,全国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全国约有94%的县(市、区)建成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93%的县(市、区)建成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礼堂等一大批特色文化空间遍布城乡社区。不仅如此,随着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的出台,全国省市县三级普遍制定实施标准或者服务目录,确保城乡居民都能享受读书看报、展览展示、文艺演出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借助各级公共文化云等数字化服务,城乡群众能够同步欣赏到文艺展演、专题讲座、艺术慕课等优质的公共数字产品。
这一点在“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中亦有所体现。延续惯例,“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问卷依旧请公众对15个公共服务领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文化服务、司法、市政建设、城市环境、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管理、科技事业、政府与民众互动这15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中,公共文化服务位列第二,比上一年度提升了五个名次,也是近年来取得的最好位次。
公共文化服务有了“大跨步”的前进,但客观地讲,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依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有学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与供给类型不断增加,但因供需错位而产生的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可以通过实施多元文化供给、畅通村民文化诉求表述渠道、发展内生性公共文化服务等途径来有效化解农村公共文化供需之间的矛盾。
“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显示,虽然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但距离公众的希望仍有一定距离。其中,医疗、教育依然是公众最希望改善的两件事。
医疗卫生历来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公共服务领域,在本年度“国人眼中‘最贵’的十项公共服务”排行榜上,医疗卫生蝉联榜首。面对“所在城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最近一年是否有所改善”一题,44.4%的受访者给出了否定答案。58.3%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价格较贵,但可以承受;14.7%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价格较贵,难以承受;13.2%的受访者表示很贵,无法承受。
教育改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家万户。“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显示,25.1%的受访者反映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12.3%的受访者直言就近入学难、异地高考难、转学籍难。对此,相关部门已有部署。据了解,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深入做好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修订出台学籍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已经提上了教育部2022年的工作日程。
除了访问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总体感受、总体评价、关注度、满意度外,“2022中国现代公共服务发展指数”调查还重点对上海、北京、杭州、苏州、南京、深圳、武汉、长沙、郑州、呼和浩特、拉萨、西安、昆明、重庆、成都、沈阳这16个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进行了深度测评。结果显示,最终,上海名列“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榜首位,北京位居次席,苏州获得第三。深圳、杭州、成都、武汉、长沙、拉萨、南京分别位列第四至第十位。
梳理近五年调查结果,不难发现,上海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表现一直非常优秀,2018年位列第二位,之后连续四年位居榜首。据悉,《上海市基本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已于2021年5月印发实施,“家门口服务”将成为接下来上海基本公共服务的亮点品牌。上海将大力推进家门口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做实家门口服务功能,促进社区服务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打造社区参与、自治共治平台,广泛动员各方共同参与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以家门口服务设施为平台,促进体医养结合、“一老一小”融合,推动实现资源一体化整合、服务一站式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