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当模拟信号数字化后,其频带会加宽,直接传输是难以实现的,需要用数字压缩编码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ASI(Asynchronous Serial Interface)方案是广播音频信号从模拟化走向数字化最先出现的方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音频IP(Internet Protocol)化伴随着设备部署量的减少,正成为广播播控中心的一个新选择。本文基于这两种方案针对广播行业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在广播播控中心机房中一台前端数字设备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功能是编码和复用,由这些设备组成了编码复用系统。
就功能性来说,采用ASI方案的设备和采用IP方案的设备实现功能基本相同。由于ASI方案出现较早,最开始编码设备和复用设备是没有集成的,编码设备需先接收电视总控、演播大厅、国家干线网、卫星等外来信号。编码成ASI码流再传输到复用设备,复用设备的作用是将几路ASI码流复用到一路上再传输,复用后传输率大大提高。通过技术发展迭代,现在编码复用功能已经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
在IP方案中,一台编码复用设备可以实现和ASI方案设备同样的功能,但它是用网线传输,进而减少了布线数量。
就集成性来说,采用ASI方案的集成性不如采用IP方案的集成性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中,一般情况下每路TS(Transport Stream)流传输的节目在二十套左右,如果采用ASI方案,一路TS流仅仅在一路ASI码流中传输,如需传输节目数量大,则需要的设备也大为增加,所以采用ASI方案集成性不太高。
而在IP方案中,由于网络传输的特点,几乎对传输TS流的路数没有限制,一根网线就可以传输大量的节目而不会额外增加设备的数量,所以从集成性来看,采用IP方案是较为合适的。
就安全性和稳定性来说,采用ASI方案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高于采用IP方案的系统。ASI方案中各设备的连接逻辑关系清楚,和物理线路连接走向一致,通过数字线缆单方向连接,各条线路互不影响,不会受到外围设备的干扰,保证了其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IP方案中,各设备间没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既可以通过网线直连,也可以都接到交换机上,配置设备的IP地址实现互联互通,从而进行双向的信号传输,由于网络传输的特点,IP方案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容易受到外界的恶意攻击,再加上网络传输中可能会遇到拥堵、阻塞等情况,使得信号传输会有延迟,因此信号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不如ASI方案高。
就扩展性来说,采用IP方案系统的扩展性要明显优于采用ASI方案的,ASI方案受限于线缆的单向传输,容量等因素,大规模扩展的难度较大。而IP方案为双向传输,利用了成熟的IP协议、路由交换及网络技术,不仅可以完美支持ASI平台的各种增值业务,并且可方便的支持基于IP传输的各种类型业务[1],对广播媒体融合发展更有益处。
广播播控中心的核心是矩阵,基于ASI方案的前端信号接收系统,把信号编码复用后送入矩阵,通过矩阵实现信号的灵活调度。ASI方案稳定、可靠,长期以来一直是广播播控系统选用的主要方案。由于网络音频传输技术的发展,IP方案开始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IP方案的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打破了传统ASI方案带宽、距离的限制,尤其是在有线前端的应用非常成功,有力的应对了有线电视节目传输量的激增。同时系统采用IP方案时,各种设置可以通过软件方便操作,能够与其他IP音频传输网灵活对接。
针对故障修复时间的比较,ASI方案通过矩阵调度信号,而IP方案通过交换机交换信号,如矩阵系统中有节点出现故障,包括矩阵本身故障,都可以快速通过跳线盘跳开故障节点,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如交换机出现故障,由于涉及到各种配置,需要防止地址冲突等IP技术的问题,恢复系统运行所需时间将较ASI方案大大延长[2]。两种方案的主、备切换时间也不同,ASI方案基于毫秒级高于IP方案的主、备切换时间。
广播播控中心作为广播各频率的信号调度中心,承担着接收中央台信号和传输本级各频率节目的重要任务,要将“字字千钧、秒秒政治、天天考试”落实到工作实处,为保障安全播出,所以对信号传输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同时传输音频节目对带宽需求不是太大,频率套数也不是太多,主要针对音频传输,业务也较为简单。
系统选用ASI方案就可以完全满足需求,各音频设备通过数字线缆单向联通,互不干涉,完美的解决了安全性问题,相对于IP方案,ASI方案系统内在封闭,外界设备无法对其入侵,非常有利于安全播出。目前来说,大部分广播播控中心选用的是ASI解决方案。
从模拟时代到数字时代再到网络时代,广播音频系统正在变革,由于带宽的加大,使得原来通过单声道传输的节目升级成了立体声传输。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收音机越来越便捷,人们的收听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好。对于广播播控中心系统中的编码复用系统,则应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于自身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