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人们在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要坚持以文塑旅,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味,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纳入旅游设计,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要坚持以旅彰文,让中华优秀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活起来,将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旅游工作。红色景点凝聚着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政治智慧。湖北省要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发展。
湖北是一片红色沃土。从湖北党小组成立、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到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贛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湖北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湖北人民始终保持着昂扬的革命意志、忘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不断取得新成就新辉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红色资源。
湖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人民武装起义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根据地、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地,拥有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红色旅游资源。全省现有各类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72处,占全国总量的二十分之一;馆藏可移动命文物约15万件(套),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全省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红色旅游资源(点)738处,涵盖革命旧址、革命战争遗址、近现代工业遗址、博物馆、各类纪念设施、名人故居旧居、大型工程设施等多种类型,其中以革命旧址及战争遗址居多。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呈全域分布态势,中宣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门发布的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中,湖北省共有个7个片区83个县(市、区)被列入其中,占全省(市、区)总数的80%。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武汉、黄冈、恩施、荆州四个市州以及省际边缘地区,尤其是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陕四个革命根据地,具备开展省际红色旅游优势和良好条件。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红色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建设管理等重大战略问题,引导湖北省红色旅游健康发展。编制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明晰湖北省红色旅游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路径,进一步摸清湖北省红色旅游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和条件、主要任务等,绘制项目书和施工图,有计划、有步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要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加大红色旅游建设与开发力度,加快有关红色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创新,抓好红色旅游产品的内容建设,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打造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品。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红色旅游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形成权责明晰的红色旅游分工机制,及时研究协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合力。要统筹好发改、财政、文化旅游、交通、自然资源、金融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推动红色旅游发展的合力。要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统筹现有专项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发展红色旅游。同时,开发金融产品,提供优惠贴息贷款,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要压实责任,对红色旅游重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形成任务清单、时间清单、责任清单,加强考核总结。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发挥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多频道、多频次播放红色旅游宣传片、红色旅游公益广告片,营造红色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积极在各类刊物上进行宣传,如刊发专题文章、新闻报道等,增强湖北省红色旅游影响力。启动湖北省红色旅游数据库、数字红色场馆和网站建设,让红色文化走进公众、贴近生活。要发挥抖音、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开展红色旅游互动交流和宣传,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
将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注入旅游产品,丰富和拓展旅游形式和内容,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以革命战争时期内容为重点,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将近代以来湖北大地上发生的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历史遗存纳入红色旅游范围,形成涵盖五个时期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旅游景区集群、精品景区和特色景点,构建类型丰富、层次多样、主题鲜明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一是突出重点,建设三个红色旅游目的地。以辛亥革命博物馆为龙头,以阅马场、汉口历史风貌区域为支撑,打造武汉红色旅游目的地;以红安、大悟为龙头,以麻城、英山、黄州、罗田为支撑,建设大别山红色旅游目的地;以红色湘鄂西为龙头,以湘鄂西革命历史纪念馆、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为支撑,建设洪湖红色旅游目的地。二是形成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红安、大悟、鹤峰、郧西红色旅游示范区。三是全域展开,在全省重点景区、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城市历史街区、革命遗址旧址等建设一批支撑全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精品景区、红色旅游参观点。
以武汉、黄冈、恩施、荆州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为重点,编制多种形式、覆盖湖北全省的红色旅游线路,适应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红色旅游需求。一是实施红色旅游产品推广战略,营造开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氛围。依托主流媒体、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宣传,提高湖北省红色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专项产品。二是加强红色旅游产品研发,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名牌。实施红色旅游产品提升工程,提升一批老产品的内涵和质量,建设开发一批新产品,打造一批精品名牌,积极开展团建、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展陈形式,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利用区块链等加密技术,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收藏品,增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三是实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程。将红色旅游与入鄂游、周边游以及观光、休闲、康养等多种旅游形式结合起来,扩大我省红色旅游覆盖面。同时将红色旅游与乡村建设相融合,建设一批红色旅游小镇;与工业发展相融合,开发一批具有教育功能的工业主题公园、工业博物馆、工业展览馆、城市工业遗址主题社区、工业生产体验馆等,丰富红色旅游业态,增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湖北省红色旅游重大课题研究,建设红色旅游人才智库,为湖北省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健全红色旅游教育培训机制,制定湖北省红色旅游人才培训计划,开展湖北省红色旅游人才培养工作,提升导游员、讲解员的综合素养。同时,着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从红色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交通便捷服务、便民惠民服务、投诉处理服务等环节,提升红色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红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红色旅游交通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