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旭
(河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在中国,上古先民曾将文字写在龟甲、兽骨上,后又在出土的青铜器等金属器具上发现刻文。现在研究者在石头上也发现有文字,有碣、摩崖、碑等形式。可选择的书写载体逐渐增多,但是这些也不够便携。先人们从未放弃探寻更方便、更廉价的书写载体。后来更为方便的竹木、缣帛以其比金、石便于携带的优点成为了书写的主要载体。
将眼光扩展到世界范围,古埃及人发明制造了莎草纸,也叫纸草纸、埃及纸。古埃及人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尼罗河流域取材。将芦草的茎进行锤砸并加入树胶溶液制作平滑的、可用作书写的“纸”。考古发现最早的莎草纸卷本比甲骨文早两千多年,曾对世界文明产生重大影响。(1)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修订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2页。欧洲中世纪时期羊皮纸图书最为流行。现在发现的羊皮纸书内容主要为《圣经》、诗篇和法律文书。古代印度用贝叶做书写材料。在叶子上用特制的笔刺写出梵文线条,再涂色。用贝叶书写的佛经就是贝叶经。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一项创举,纸轻薄且制作成本不高,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大约东晋时期基本取代竹木制简牍,后来又在世界范围传播,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纸质文献的装潢方式有着一个发展过程。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更便于阅读的装潢方法。
西晋时期傅咸的《纸赋》记载了卷子。纸成为流行的书写载体前,竹简是主要的书写载体,竹简一般是卷成卷放置,那么早期纸质书籍装帧方式模仿竹简的样子不足为奇。卷子包括轴、卷、褾、带四个部分。卷子的尾端有轴,所以也叫卷轴,方便在阅读完毕时卷起。卷是主体,由一张张纸粘贴起来。褾起保护作用,用白纸或者丝织品接在卷子开头,保护卷主体纸张。褾上系带,起固定作用。帙是装卷子的袋子,即书衣,现代所说的书衣是从帙而来,但是实际的样子已很不相同。
前文提到了印度的贝叶经,装订贝叶经时将贝叶叠放,上下穿孔,加木板,成一夹,叫梵夹装。中国到印度取经的僧人(诸如玄奘)将这种形式的装帧方式带到中国,一定程度上梵夹装对当时的本土装帧方式有很大影响。梵夹装传入中国后被中国本土的书籍装潢方式吸收,经折装就是卷子和梵夹装改装融合后的产物。将卷子按照固定的宽度正反折叠成一页页的册。在册上下加上硬纸板或木板保护纸张,这就是成熟的经折装。
旋风装, 也叫“旋风叶”“龙鳞装”,因关于旋风装的资料比较少,学术界对于其形制还没有统一看法:黄永年等学者认为旋风装与经折装是相同的(2)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李致忠先生则认为旋风装与经折装不同,但并不是成熟的装帧方式(3)李致忠,吴芳思:《中国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之二) 古书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起源与流变》,《图书馆学通讯》1987年第2期,第77页。。大致能达成一致的是经折装整体为卷子式,有轴。书页鱼鳞状由右向左贴在底卷长纸上。
蝴蝶装流行之后,经折装变成了佛经专属的装帧方式。蝴蝶装大约在雕版印刷流行后成为图书的主要装潢方式(4)李致忠,吴芳思:《中国书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之二) 古书梵夹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的起源与流变》,《图书馆学通讯》1987年第2期,第79页。,它与经折装非常相近,不同的是以版心为轴向内折,单页装订,折线处刷糨糊起固定作用,版心称黑口。目前宋代典籍装帧时还在使用。
包背装与蝴蝶装非常相近,只是每页向外折,在版心对面的纸打纸捻穿线,每页都是有字的。与现在的平装书已经很相像。包背装的书本一般在引用时分A面和B面。
线装书解决了包背书易破、易散的问题。护叶增加了一张纸,书背裸露。仍钉纸捻,打线。现在的一些书仍旧采用线装形式。线装中又有锁线装,这样制作出的书籍更加牢固。
现在常见的书籍一般为胶装,用胶水粘合书脊,胶装又包含有线胶装和无线胶装,制作较简单,借助机械能够大批量生产。但是胶装书籍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不方便,书籍翻阅起来会不平展,长时间保存书脊处也可能因胶失效而散开。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文献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可触摸的纸张,胶片、软盘、光盘、移动硬盘和电子书等相继出现。电子阅读成为了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用自己的便携式可移动电子设备阅读成为现在大部分人的首选。电子书不需要将载体进行装潢,但是需要进行排版和选择与文字格式适配的阅读器。如何在丰富的电子资源中挑选出最易于自己接受的类型,一定程度上也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还会出现更多的文字载体形式。从书籍装潢方式不断改进的这一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先人对知识追求方式便捷化的不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