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道德与法治课中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我之境”
——以一年级下册“我的好习惯”单元教学为例

2022-03-13 09:26江苏南京市成贤街小学210008陶文静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3期
关键词:拖拉马虎辨析

江苏南京市成贤街小学(210008)陶文静

一、探寻习惯养成教育“有我之境”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的新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这一时期他们会面临突出的现实问题——好习惯的缺失。尽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多次提及并强调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但这种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诲,不足以让学生自主形成正确的观念,且“灌输式”的道德教育、非主观能动性的道德学习也容易造成学生自我认同感的缺失。道德认知不深刻,践行更难以奏效,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缺少存在感,没有形成“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美学概念,强调审美主体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养成良好的习惯应是学生内心的需要,因为他们不是道德知识的搬运工,不是课堂情境的旁观者,而是道德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我”的生活,在道德观察中看到了“我”的存在,从而明晰自己的需要,深化自己的体验,实现习惯养成素养的自我构建。

二、习惯养成教育“有我之境”的构建策略

1.道德观察的回望中有“我”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里面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将观察的视角转到生活的大背景中(如下表所示),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惊讶地发现,学生的回望缺少了自我的存在。学生自我存在感的缺失主要集中在对不良习惯的回望上,他们会侃侃而谈:“我见过××同学不整洁的样子,因为他的衣服总是皱巴巴的。”“生活中,我知道×××是个‘小马虎’,因为他总是忘记带文具。”“我还知道×××同学喜欢拖拉,如大家的课堂作业都交了,就只剩下他没交。”……课堂俨然成了“揭短会”,学生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别人身上的坏习惯,并未能真正联系自己的生活,而被揭短的学生则面露愧色,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课题《我们爱整洁》《我们有精神》《我不拖拉》《不做“小马虎”》栏目讨论栏:你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讨论栏:我还知道一些保持整洁的方法……讨论栏: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怎样才能每天有精神?辨析栏:拖拉一下没关系吗?讨论栏:我还有和拖拉“说再见”的方法……活动栏:生活中的“小马虎”讨论栏:为什么会马虎呢?怎样才能不马虎?

相反,在另一位教师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作为课堂宏观调控的导学者,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以自我为回望主角,勇于从自身的不足说起,真实再现“不完美”的教师形象,巧妙地打破了学生报喜不报忧、规避自我不足的心理。学生不惧羞涩、畅所欲言,通过回望真实地呈现了自我的“小拖拉”“小马虎”。面对学生对自己坏习惯的主动回望,教师的评价更应得当,在引导与教育中不要轻易地给他们“贴标签”“戴帽子”,应先肯定学生能在回望中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再进一步引发其他学生的共鸣,引导他们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中去,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以积极的态度寻求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2.情境辨析的思考中有“我”

辨别是与非,知道对与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引导学生道德理性的自觉发展。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教学中,部分内容(如下图)就蕴含着道德辨析。

课题《我们爱整洁》《我不拖拉》辨析栏1.这样做好不好?2.这样是爱整洁吗?拖拉一下没关系吗?

教学《我们爱整洁》一课中的辨析栏“这样做好不好”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回望的基础上,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然后让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由于对与错的判断是结果性的呈现,教师教学时更应该关注无形的思考过程,那是学生做出道德判断的依据。课堂上,教师可追问:“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影响?”有学生回答道:“玩汽车玩具时,手一边拿着苹果,一边拨动玩具,还随地乱扔香蕉皮,很不讲卫生,且吃苹果时细菌有可能会进入身体呢!”学生在情境辨析中融入自己的思考,进行理性的道德判断,深深地明白了整洁的意义,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此外,在本单元的习惯养成教育中,还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道德辨析,即注重将反思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两难情境”中引导学生明晰什么是真正的好习惯。如教学《我们爱整洁》一课中的辨析栏“这样是爱整洁吗”时,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因为我们要做到爱整洁,怕弄脏衣服,所以不要去参加劳动,也不要去开展捏泥土、堆沙堡等游戏。这样对吗?”然后让学生和同桌之间讨论交流,使每位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在情境辨析中明白有“我”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道德判断。这样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习惯养成认知:不应盲目、机械地爱整洁,如果因为怕脏而失去体验游戏的快乐是可惜的;劳动虽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但收获了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这才是真正爱整洁的表现。

3.体验唤醒的过程中有“我”

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要真正地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体验活动就是实现道德深刻认知的有效途径。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所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在本单元的习惯养成教育中,每一个真实的体验活动都应有“我”的参与,即让学生置身其中,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我”的心灵去体会,从而获得对已有经验的再认识、再反思、再修正。

如教学《我不拖拉》一课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拓展学生的认知视角,引发学生由现在的“我”聚焦到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我”,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在学生了解医生、消防员、销售员等职业的工作情况后,教师设计不同的工作场景,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尝试不同的职业,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说一说“如果拖拉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如果没有拖拉,又会是什么结果”。随后,教师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收获。从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角色体验活动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拖拉带来的影响。这样教学(如下图)升华了学生的固有认知,打破了他们以前认为“拖拉一下没关系”的无所谓心理,使他们认识到拖拉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同时,这一超越时空的自我体验,唤醒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使他们感受到不拖拉的背后是责任心的体现,因为心中有责任,所以会倍加珍惜时间。

再反思,再修正

4.道德智慧的践行中有“我”

习惯养成教育不仅是价值观教育,更是导行教育。“品德课程的观念素养不是观念的、技艺的,而是实践的、行动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变成静止的存在,没有延续到动态发展的行动中去,那么道德学习的意义就无从谈起。此外,动态的导行更应落实到学生个体本身,因为行动的过程要体现“有我之境”,这是“我”的道德认知的外化。正如孙彩平教授曾提出的:“课程核心素养是帮助学生形成生活的实践智慧,并进一步发挥智慧导行的实效性。”因此,习惯养成教育应打破“知行不合一”的认知局限,将自觉认知转变为自觉行为是实现道德学习的重要意义。

如在教学《不做“小马虎”》一课时,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战胜“小马虎”的好方法:使用家庭作业记录单(如下表),记录当天的作业,每做完一项作业就在记录单里打“√”,这样可避免作业漏写,并能进行自我评价;前一天晚上对照家庭作业记录单,带齐第二天要交的作业,并整齐地装进书包里,避免忘带作业现象的产生。这样的智慧策略是道德认知的体现,当道德认知转化为实践时,道德学习的意义便得到了彰显。这样,在实践正确道德认知的过程中注重“自我”的参与,让“自我”融入体验之中,从而促进道德实践对道德认知的反作用,有效培养了学生综合性的判断、决策和行动能力。

家庭作业记录单日期: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__语文:朗读课文,上传朗读视频( )数学:练习口算,并计时( )自我评价:

总之,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存在感,润物细无声地构建“有我之境”。这样可让学生在对自我的“回望”中获得深刻的道德认知,在情境辨析的思考过程中、在道德冲突的“两难情境”中深化认知,在具体可感的体验式活动中唤醒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再认知、再反思、再修正,从而将道德智慧外化为行动实践,形成良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拖拉马虎辨析
小马虎又错了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再见了,马虎猪!
拒绝拖拉
糊涂的小马虎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你是“拖拉王”吗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怎样才能不拖拉
自我管理让拖拉变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