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651500
近年来,随着禽养殖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禽类的饲养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得典型的鸡隐孢子虫病已经很少发生,但在一些条件较差的饲养地区该病仍有发生,若诊治不及时则会给养殖者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隐孢子虫的生活史与其它真球虫一样,可分为6 个主要发育阶段:脱囊、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受精、卵囊壁形成和孢子生殖。
隐性孢子虫在生活史上的特点:(1)隐孢子虫的细胞内阶段,仅局限于宿主细胞微绒毛区。(2)卵囊在细胞内孢子化,刚由粪便排出的卵囊就有感染性。(3)在一些卵囊不形成对外环境有抵抗力的卵囊壁,其子孢子由一层单位膜包围着,当卵囊从宿主细胞的带虫空泡释放出时,单位膜破裂,感染性的子孢子钻进宿主细胞,重新开始新的发育史。(4)隐孢子虫容易在许多器官的黏膜上皮上建立感染。例如贝氏隐孢子虫能感染泄殖腔、法氏囊和上下呼吸道。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春夏两季更易发生,可能与环境利于隐孢子虫卵囊保持活力有关。贝氏隐孢子虫,一般侵入泄殖腔和法氏囊的上皮细胞。卵囊污染在存有粪便的垫料或鸡笼内。呼吸道感染显然是由于吸入环境中的卵囊造成。经口或经气管接种1000 个卵就可以引起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贝氏隐孢子虫卵囊一经随粪便排出体外,立即有感染性,无需传播媒介。但野禽和啮齿动物、昆虫可能成为机械传播者。卵囊感染3d 后即可呈现重度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对7~9 日龄肉雏鸡气管接种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可在7d 内出现呼吸症状,并可导致严重发病和死亡。
隐孢子虫潜伏期为2~5d。该病的发病过程通常为2~14d。即从卵囊进入消化道之后2~3d 开始出现腹泻,组织脱水等症状,患鸡不运动,日渐消瘦,有时体温升高。一般病鸡症状不太明显,细心观察,可发现病鸡有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情况。有的患鸡会排出白色或淡黄色的水样稀便,也有些患鸡会排出糊状粪便。如隐孢子虫寄生在肠道内,病鸡则出现咳嗽、打喷嚏、气喘、咯咯叫等症状,病鸡腿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 重下降,料肉比升高。
对病死的患鸡进行剖检,首先可见患鸡消瘦、脱水明显。肠黏膜明显充血,法氏囊病变明显,发生肿胀以及充血,并且有大量的液体积蓄。患鸡的鼻腔以及气管内的分泌物增多。气囊混浊,颜色呈灰色,并且发生硬实性病变。肺部出现炎症,胸腔肿胀并且积液较多。虫体寄生于呼吸道的病鸡,支气管黏膜充血,黏液增多。气囊发炎,有点状、斑状渗出物积聚。肺出现实变区,灰色坚硬,在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微绒毛区有虫体寄生。患病鸡只的法氏囊会提前萎缩,缩小为原来正常大小的1/2~1/3。虫体寄生于消化道时,可见小肠黏膜充血肥厚、有的有点状出血,盲肠黏膜充血。一般病变不明显。
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镜下可见患鸡的气管以及法氏囊上有大量的隐孢子虫体寄生。气管黏膜上皮的绒毛发生脱落,甚至消失,黏膜上皮细胞病变明显,表现为肿大、增生、杯状细胞化,黏膜固有层可见大量的假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性白细胞浸润,并伴有出血等情况。发生消化道感染时,小肠黏膜,尤其是在小肠绒毛的边缘,寄生有不同发育阶段的隐孢子虫。其虫体寄生在细胞之间,但不侵入绒毛上皮细胞及肠腺细胞。患鸡的肠黏膜受到明显损伤,其绒毛发生萎缩,变得短粗,并且彼此出现融合。将病变部的小肠使黏膜面向上在水面上漂浮摆动,可清楚的观察到绒毛脱落缺损的现象。小肠绒毛上可见明显的假嗜伊红白细胞浸润,在患鸡的盲肠、直肠以及泄殖腔黏膜上,可见大量的虫体存在。在患鸡的法氏囊上皮,有各个时期的寄生虫呈弥散性分布,但寄生数量要比小肠绒毛上寄生的少,法氏囊上皮细胞肿大、增生,固有层及上皮细胞间有假嗜伊红性白细胞浸润。有的患鸡可见淋巴滤泡萎缩。气囊炎和肺炎可早在感染后6d 发生,但更普遍的是发生在气管接种贝氏孢子虫卵后的12~28d。发病早期气囊稍增厚,并含有泡沫和透明的白色乃至灰白色的液体。到12d,气囊变得更厚,并含有干酪样渗出物。出现气囊炎的鸡。肺脏也多有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大量寄生虫遍布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的微绒毛区,被发育的虫体所取代,从而引起纤毛脱落。在受侵害的气管和支气管上,黏膜纤毛的摆动机能丧失。还可见到上皮细胞增生,单核细胞及一些异嗜细胞浸润引起的黏膜增厚,纤毛脱失,黏膜细胞渗出物排入呼吸道,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虫体在呼吸细支气管内积聚,感染的肺叶由于渗出物的积聚和单核细胞的浸润而明显扩张。感染的气囊也有大量寄生虫和相应的病变。
贝氏隐孢子虫和其它呼吸道病原的相互作用,使鸡更易继发大肠杆菌病。这是因为黏膜纤毛摆动功能受到破坏的缘故。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也加剧了贝氏隐孢子虫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严重性。
除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组织学检查外,下面介绍寄生虫学和病理:(1)粪便涂片染色法。将采集的患鸡糊状粪便使用林格氏液按照1:1 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涂片,使用甲醇溶液进行固定,再用姬姆萨染色。待涂片干燥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呈明亮的杯状,原生质呈现绿色,并且内含2~3 个红色颗粒的卵囊。(2)漂聚法。即在试管中加入1g 病料,加入2mL 2.5%重铬酸钾溶液及5mL 的饱和蔗糖溶液。先进行搅拌,后离心,时间分别进行10 min。然后吸取上清液滴加到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进行镜检。(3)取鼻黏膜、气管、大肠、法氏囊制备普通切片,HE 染色或姬姆札染色,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的卵囊。卵囊着染不均,膜较薄,还可见到子孢子、淡染的囊内物质在石蜡包埋的切片,上述组织内能见到隐孢子虫者为阳性。此外,也可应用血清学方法来检查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本病与传染性法氏囊炎在病变方面有相似之处,应予以区分。
6.1 鸡隐孢子虫病的预防措施由于尚未出现可以预防鸡隐孢子虫病的疫苗,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措施,提高鸡群的自身免疫力,减少病原滋生等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在预防上,应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以及废料等污物,经常更换饮用水、垫料,定期开展消毒工作,鸡隐孢子虫的成熟卵囊对多种消毒剂的抗性较强,所以使用一般的消毒剂效果不佳。该致病原在冰冻或在65℃温度下加热30 min 后,才会被灭活丧失感染力。在浓度为20%的甲醛或这浓度为5%的氨水中作用18h 后可令其死亡。在平时的饲养过程中则应给鸡群提供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并且适当补充引用维生素和电解多维等营养物质,提高动物自身的抗病能力。还应定期开展灭鼠杀虫等工作,防止这些动物进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以防制本病只能依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用10%的甲醛溶液定期喷酒消毒以预防本病发生。对于鸡群产生的粪便等污物应进行堆积发酵处理,防止粪便中的虫卵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对鸡群尤其是种鸡群应做好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隔离病鸡和可疑鸡,使鸡群保持净化本病状态。
6.2 鸡隐孢子虫病的治疗措施对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研究人员曾尝试用过40 多种抗菌素以及抗球虫药物治疗动物的隐孢子虫病,但治疗的效果均不理想。岳道友等使用重组鸡INF-α 按照1000IU/只的剂量,1 周注射1 次,连续注射2 周,治疗感染隐孢子虫病的雏鸡,取得一定的效果,减少了患鸡体质量的损失,并提高了患鸡的免疫力。对免疫功能正常的动物,还可进行补液和支持疗法,防止患畜出现脱水,增强机体抵抗力,但对鸡则不实用。由于患鸡非常容易继发或者并发其他疾病,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治疗鸡隐孢子虫病的同时还应防止继发感染,使用螺旋霉素、阿奇霉素、拉沙里菌素以及巴龙霉素等抗生素对缓解症状,防止继发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则可减少患鸡隐孢子虫卵囊的排出量的68%~82%,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治疗应用效果,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此外,使用大蒜素、苦参合剂等中草药制剂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隐孢子虫病是一类对禽养殖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主要侵袭鸡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并且容易继发、并发其他疾病,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目前尚未出现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多使用抗生素药物对症治疗,在饲养过程中预防应重于治疗,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补充维生素等提高家禽的自身免疫力;通过加强清洁消毒措施,可减少疾病的传播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