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小钢 尹航
多年前,笔者接到一件西汉三枝俑铜灯的复制任务,多年后再与其相遇,回顾自己年轻时的复制经历,随即写下这篇文章。在对汉代人俑型铜灯鉴赏的同时,着重介绍以三枝俑铜灯为代表的传统青铜器复制过程,其中包括翻模、铸造、做旧等传统工艺步骤。
1980年,笔者恽小钢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1983年起进入文保科技部(原修复厂)开始接触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术,师从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1989年11月,云南省個旧市出土一尊青铜跪俑灯,1995年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组确认其为一级文物中的稀世国宝,命名三枝俑或三支俑铜灯(图1)。随后,故宫博物院接到三枝俑铜灯的复制任务,作者跟随师兄贾文超先生一同复制此件青铜器。
2021年7月,笔者受邀前往云南省博物馆进行“云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深化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时隔二十多年再次见到了此件三枝俑铜灯,思绪万千,遂写下此文,在对汉代人俑铜灯进行鉴赏的同时,与同仁分享三枝俑铜灯的复制过程。
汉代人俑型铜灯
汉代灯具。我国古代灯具的最初形态大多是从青铜器中的盛用器皿(如鼎、盘、盂、豆等)演变而来的。汉代灯具除了对战国和秦的继承外,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十分讲究造型的艺术性。
由于两汉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作为日常生活用品的灯具也成了随葬品中的常见之物。由全国范围内历年来出土汉代灯具资料和汉画像石上图案可知,这一时期的灯具数量显著增多,并且具有诸多特点:材质较多,有铜、铁、陶、玉、石、木等各类;种类丰富,出现许多造型,除了豆形、鼎形、簋形、奁形等仿日常实用器具的灯具外,另有以人物和动物为造型的灯具;十分注重环保和科学设计、外形美观,独树一帜;制作技术得到很大提高,既有一次性制作而成,也有分部制作、套接拼插设计等。
汉代的人俑铜灯。汉代出土的以人俑为造型的灯,在古代灯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既注重外在的造型设计,又强调内在神情的刻画,题材多样,形式繁多,这些人物刻画细腻、特点突出、内涵丰富,人俑动作大多做持灯状,持灯的方式也各式各样,绝少雷同。
身穿胡服的少数民族和卑微的奴婢形象:西汉当户铜灯(图2),整体造型为铜人跪地托灯,铜人半跪,左手按在左膝上,右手上举托起灯盘。“当户”是北方少数民族匈奴的官名,铜人衣服装束与胡服类似,脚穿长靴,身穿贴身直襟短衣,推测是匈奴官吏形象。在灯具上铸造半跪匈奴官吏举灯的形象,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汉与匈奴尖锐的民族矛盾。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战国鎏金铜人擎灯(图3),人物形象性格温顺,俯首贴耳,传神地表现出奴婢对主人的恭敬与服从,体现了仁义、忠诚的儒家韵味。
神话形象:东汉羽人铜灯(图4),灯座用镂线刻出三力士骑怪兽飞跃奔腾的图案,中间有一身披羽毛的高鼻异国士。羽人这一意象在古代较常见,《楚辞·远游》记载:“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汉代道教盛行,羽人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物造型,赋有浓重道教色彩,有“羽化成仙”之意。
环保和科学设计:满城汉墓出土的西汉长信宫灯(图5),整体造型是一个跪坐着的宫女双手执灯,神态恬静优雅,造型构造设计合理,许多构件可以拆卸。宫女的左手托着灯座,右手提着灯罩,右臂与灯的烟道相通,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宽大的袖管自然垂落,巧妙地形成了灯的顶部。灯罩由两块弧形的瓦状铜板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能任意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亮度和强弱。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以保持室内清洁,既有环保和实用的功能,又极具审美价值。
汉代的多枝灯盘。人俑持灯盘从一个至三个不等。灯盘有圆环凹槽形、盘形等各种形式,推测是从古代豆型青铜器的造型演变而来。汉代的灯盘中间一般都立有支钉,称为“钎”,起到支撑灯具主体和插持蜡烛的作用。
多枝灯,即是有多个灯盘的灯。这种灯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汉代仍在流行。《西京杂记》卷一《飞燕昭仪赠遗之侈》篇载有“七枝灯”,卷三《咸阳宫异物》篇载有“青玉五枝灯”等。多枝灯的灯盘少的有三个,多的则达十三个,甚至更多。不少汉代灯具都可拆卸组装,便于清洗、携带,多枝灯更是将拆卸设计发挥到极致。灯盘与灯体主要通过铸接、榫接、铰链等拼合。一些复杂的多枝灯,除了铸接、榫接外,还采用分铸套合组装的设计。
三枝俑铜灯。本文所介绍的三枝俑铜灯即是一种多枝、可拆卸的人俑型铜灯。西汉三枝俑铜灯,是云南省博物馆馆藏精品。高42cm,宽48cm,重6.3kg,出土于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卡房镇黑马井村西老硐坡顶部东汉墓葬44号墓。
灯座主体是一赤裸上身的男子作跪坐姿态,头昂立,戴帽,腹部和跨下有带缠绕;头顶上立一圆形灯盘,两肩伸开上曲,手中各执一圆形灯盘呈对称状,手臂可拆卸;三枚灯盘构成“十”字型形体,上部呈山字状。
铜俑整体造型古朴生动,线条粗犷,表情恭谨严肃,神态古拙,尖脸、大眼阔鼻、高颧骨,眉毛、连鬓胡用线刻手段加以细致刻画,脐部也有线刻的斜带交叉纹饰。头部缠绕一圈斜格纹丝带束发,在额前结成竖立小髻。此铜灯虽是汉式题材,但跪俑形象却饶有“胡风”特点,具有明显的西南红河少数民族特征。
铜灯分四部分拼合而成,手臂、头部均可与躯干分离,拼缝整齐,造型准确,线条流畅。圆形灯盘中各有一支钉形小柱,供点燃用。三个灯盘分置铜俑的头顶及双手,灯光可交相辉映,灯与俑搭配和谐,给人一种美感,犹如花枝招展。
三枝俑铜灯的复制过程
文物复制的要求是能够做到与原物尽量相同,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对文物的保护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与青铜器修复技艺虽是相辅相成,但也大有不同。青铜器的复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出土青铜器的复制,新出土的器物,由于埋藏环境等因素造成青铜器表面有比较严重的锈蚀,表面相对粗糙,俗称“生坑”。另一类是对传世青铜器的复制,传世青铜器是指出土后的器物经过人为去锈处理或未经埋藏长期把玩,器物表面显得细润光滑,俗称“熟坑”。
此件三枝俑铜灯是新出土的器物,视为“生坑”器,它的复制过程主要包括翻模、铸造、打磨、做旧等步骤:
翻制。在秦汉时期,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制,当青铜器发生损坏时,即使修补也难以恢复原状,而工匠为破解该难题,便发明出分模铸造的办法,他们会將青铜器部分进行铸件,如果一个部分坏掉,可以直接换掉该部分,而不用将整体抛弃,视为秦汉时期的“模块化生产”。三枝俑铜灯即为这种“模块化”的产物(图6)。
在对这件铜灯翻模时,相当于翻制了五个零配件,这就需要翻制的配件衔接处十分吻合,拼插之后不能太松会发生掉落,也不能太紧给拼插增加难度。
中国传统铜器的翻模材料选择黄土翻模、沙翻模、石膏红砖粉混合翻模、石膏翻模,在随着新材料的不断革新,九十年代开始,业内都逐渐改用硅橡胶进行翻模,硅橡胶翻制细节,外加石膏固定形态。硅橡胶的翻制技术的不断成熟,可以帮助翻制细节较多、体积较小的零部件。以古代青铜器为原型翻制模具,制出蜡模。
此件铜灯表面有肉眼可见的垫片,在文物复制的时候也要做到有垫片的感觉。所以在制蜡模的过程中,根据铜灯垫片的位置,打磨出去一些方孔,待浇铸青铜后,用方孔等大的铜片补回去,制作出一种有垫片的视觉效果。
铸造打磨。古代青铜器多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在九十年代初期,科学检测技术没有十分完善的情况下,没有条件逐一检测待复制青铜器的具体成分比例。在铸造青铜配件时,根据文字和资料记载,配置相应比例的青铜材料,大致为红铜70~80%,锡25%左右,其余为铅。
利用之前翻制好的蜡模浇铸出器形、大小、纹饰与原件非常接近但表面未经任何处理的青铜配件,就是常说的毛坯。铸造好的毛坯要经过非常精细的打磨,用不同的钢锉、不同目数的砂纸、包括椴木炭等工具和材料逐步完成,直至磨到器物表面光可鉴人,方能为下一步工序打好基础。
表面做旧。咬黑:打磨后的毛坯用化学试剂腐蚀,形成一层黑褐色的氧化层。这个工序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遮盖铜器本身的光亮;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后期所做的锈蚀能够与器物表面结合得更加紧密。
闷锈:利用化学药品在潮湿环境下对铜的腐蚀来复制铜器表面锈蚀,具体的做法是把铜件放在一个较为密闭的箱子内,调好一定比例的化学药品溶剂刷涂在复制品上与原件上有锈蚀的同一部位,箱底部垫有黄土,箱子内浇上水,密闭好,定期观察调整锈蚀层的颜色、厚度等,这一过程将持续数天。
做高锈:用虫胶漆调和矿物颜料或是硝基的漆调和出与原件底色、锈蚀颜色基本一致的颜色,用毛笔等工具有层次的在复制品表面作出与原件非常接近的颜色效果。用虫胶漆(漆皮)和矿物颜料以及黄土等混合,在地子上需要的地方做出各种颜色和效果的高锈。
细节处理:待颜色干燥后,对其表面进行细节处理,颜色,加固封护锈蚀层。
制作古代青铜器锈蚀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青铜锈蚀产物,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法制作,以达到最佳的复制效果(图7)。
三枝俑铜灯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汉代灯具珍品,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体现了古代中国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智慧,向世人证明,拆解技术在汉代已经成熟,并应用到青铜器制作上。让人们见识到汉代青铜文化的辉煌与成就,为后人研究青铜器的“模块化”生产,提供了详实的物证。
对这件三枝俑铜灯的复制,是一次全流程的青铜器复制过程,对笔者而言是难能可贵的复制经验,为之后多年的青铜器复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离这件三枝俑铜灯的复制已过去二十余年,回首复制的过程,当年受到材料、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随着科学检测技术、材料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的青铜器复制技术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未来,青铜器的复制技术定会在下一代修复师手中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350750033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