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供需问题研究

2022-03-13 23:13袁顾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村居民

袁顾

摘 要:平衡农村生活文化服务供需可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进而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对如皋市C街道3个村文化生活服务供需现状的实地调研,了解到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与政府文化供给存在差异、农村居民文化活动公共空间逐渐萎缩以及农村居民话语权缺失3个方面是构成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对此,为平衡如皋市C街道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供需,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供需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4-0006-04

Abstract: Balancing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life and culture service can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process, and then meet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rural resident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rugao C street three villag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cultural life of service supply and demand, understand the rural cul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the government culture public space gradually atrophic, rural residents′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lack of rural residents say three aspects constitute the rural residents′ cultural life service of the main causes of imbalance. In order to balance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residents′ cultural life service in C Street of Rugao city, and improve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rural areas,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residents; Cultural life services; Supply and demand problems

十九屆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也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1]。而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当前,农村居民有着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但其供给水平与城市文化生活服务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笔者对如皋市C街道3个村的文化生活服务供需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探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中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而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 如皋农村居民文化生活供需现状

1.1 供给现状 农村文化生活服务供给包括设施供给和活动供给2个方面。从当前的如皋市公共设施供给来看,一方面,如皋市地方政府受财政支出的限制,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预算较少,如皋C街道3个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普遍存在建设地规模小、设备老旧的情况。八角井村是3个村庄中公共设施场地建设相对较为完备的,篮球场、乒乓球桌台和健身器材等场所和固定器材都是有的。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一是建设地点偏僻,公共设施选址在老市政府后园,处于村落的东南角,交通不便,这也大大减少了村民使用公共设施的次数。二是八角井村的公共设施大部分都是在6~7年前建立,年代久远且缺乏使用和维护,大部分器材已无法使用。戴庄村是近2年来刚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村落,无论地点的选址还是器材的设立都是近2年刚修建完成,其使用与维护都很到位。而顾巷村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也较为落后,村中公共设施只配备了篮球场和基础体育锻炼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备尚不齐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方治理过程中基层政府领导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建设思想,他们往往为了完成考核指标进行偏向性建设,更注重建设可增长经济的设施。建成农家书屋后,为其收集书籍和更新电子音像资料的过程十分缓慢,一般无专人负责资料更新,因此速度近于停滞,且村民生活中需读书目与实际采购的资料类别相去甚远,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虽然已建立了农村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但由于种种原因,活动中心没有很多的村民来访,使得其成为摆设,最终也没有达到为村民进行生活文化服务的目的。

从如皋市当前的活动供给来看,经济发展较好的村镇如戴庄村,每年荷花期都会组织赏荷活动,以带动乡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而大部分的村庄如八角井村和顾巷村只有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如皋的庙会更像是举行一次大的集市,在春秋时节的月中将村子主干道作为摆摊地,成百的小贩相拥而来。村民们可以与邻友相约着在庙会上购买生活所需的用品和各色小吃零食,走走逛逛,是休闲的好方式之一。庙会集市不仅繁荣了农村经济,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除了这种一年一度的节日,政府也会定期在各个村举行送文艺演出和送电影下乡活动。但文艺演出中部分表演内容低俗,加上村民观念的转变,演出时的观众越来越少,看表演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年轻人。相反的是,送电影下乡活动倒是蛮受欢迎的。

1.2 需求现状 目前,如皋市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娱乐方式是十分单调的,大部分都局限于家庭娱乐。如皋市农村居民每家都有1台以上的电视机,村民们主要通过看电视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电视的普及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但一年298元的有线电视收费也给农民带来了负担,大部分农民是没有闲钱去缴费的,只能收看少数的地方台频道,不仅节目数量少,质量也不佳。在这种情况下,村民开始串门打扑克牌、打麻将作为打发时间的文化娱乐活动,并且赌博活动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村民们已经由开始的“不来钱”转向为较小面额的“下注”了。

如皋市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都存在投资不足、建设不完备的情况,这使得村民开展体育活动十分困难,需求难以满足。如皋市农村居民的主要体育活动有跳广场舞、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几项,他们对别的诸如跑步、游泳等需要专门活动场所的体育活动并不热情。调查显示,八角井村、戴庄村和顾巷村的大部分村民对像打羽毛球这类可以在自家庭院和街道边上就可以开展的活动成为他们开展体育运动的首选。而有专用活动场地的活动就相对来说很容易开展了,八角井村的一支自发组建起来的广场舞小队充分利用起了村上超市的广场,固定在晚上7—9时带动附近居民跳广场舞。

1.3 供给不平衡现状 文化生活服务的需求对于如皋市农村居民来说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当前,居住在农村的主要是留守老人和青少年儿童,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调查,最高支持率的文化生活服务之一就是电影放映。但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如顾巷村这种离市区较远的偏远地区,村民们在白天都需要干农活,大多是没有空闲时间的,而孩子们大多都要上学。送电影下乡活动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只有在晚上才能把村民集中起来进行观影活动。第二个困难是送电影下乡活动缺乏电影放映设备以及掌握相应技术的工作人员,而且如皋农村地区众多且各地区之间相隔甚远,一个村可能几个月才能放映一两场电影,放映电影数量不足和范围不广导致村民所需要的文化生活服务供给不足。如皋市送电影下乡活动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放映次数不足、放映范围难以扩大等问题无法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生活文化服务,难以发挥为民服务和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的效果。

如今,如皋市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他们关注的首要重点就是自身健康,跳广场舞、打羽毛球、乒乓球和篮球等运动是如皋农村居民当前最能接受的健身运动。但目前各个村庄的体育设施都是与城市相接轨,按照城市标准建立了高低杠、单人漫步机和四人太极轮等设施。而农村居民们在农村往往一天的生产劳作就耗费了巨大的体力,不会再进行耗费精力大的活动,导致这些体育健身设施对农村居民而言是相对浪费的,往往派不上用场。政府虽然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但由于与实际情况的不相符,农村体育设施的供给满足不了农村居民的需求,造成设备供需不平衡。

2 如皋农村居民生活文化供需不平衡的原因

2.1 农村居民文化需求与政府文化供给存在差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很多,仅靠政府是不可能满足农村居民对文化生活的实际需求的[2]。通过对3个村的调查,目前17.5%的村民最需要文化设施,其次是送电影、送演出下乡(15.8%)、建村文化书活动室(8.2%)、建健身队(4.2%)。如皋市政府近年来对于农村生活文化建设的投资逐渐增多,像戴庄村和顾巷村都是近两年建立起村级文化设施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官员与村民的交流甚少,政府生活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政府投资生活文化建设的建设效果也很不理想。在如皋,农村居民对于送电影下乡活动的热情对比使用社区健身运动设施的热情要大得多,但由于设备和人员不足导致农村居民生活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

2.2 农村居民文化活动公共空间逐渐萎缩 通过对八角井村、戴庄村和顾巷村的调查,村里很多村级文化生活设施都处于“四无”状态,即无人员、无场地、无资金、无活动。当地长期未管理使用的文化室、图书馆、广播室、篮球场大多处于破损状态,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服务设施的损坏进一步缩小了本已狭小的乡村文化活动空间。从总体上看,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空间的特点是文化活动形式供给不足、场地困难,远远达不到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村民在空闲时多以打牌、看电视、上网等活动来打发时间,活动文化水平较低,难以吸引农民加入公共文化活动,缺乏高质量、有价值的文化活动满足其精神需求。而村庄中生活文化服务设施出现“四无”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如皋政府没有充足的资金以支持农村居民生活文化服务建设和维护工作。经费始终是制约农村生活文化服务供给质量的一大要素,正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当前如皋市农村生活文化服务供给才会到现在这样难以前行的地步。

2.3 农村居民缺乏主体意识,参与少、话语权缺失 如皋政府一直把握着农村生活文化服务供给服务的主导权,但在建设生活文化服务设施的过程中却遵循着传统的乡镇行政模式。如皋政府在服务过程中未能及时转变政府职能,未能明确好政府在生活文化服务中的定位,未能定位到为民服务的岗位上来,而是采取了传统下定义式的标准化生活文化服务建设措施;未能听取当地农民的真实意见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仅仅是吸纳了其他地区优秀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建设方法,就将其制定为统一标准下发到农村进行建设。如皋市政府不考虑农民实际需求,只是向农民提供文化生活服务,这是以一种行政命令式文化生活服务下乡活动,在此过程中并未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公共生活中参与文化活动的建设,反而成为被动的参与者[3]。另外,由于没有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当农民对公共文化活动服务有建议或者不满时,农民无法表达出他们的真实需求。同样,这也不利于基层政府部门收集有效信息,更好地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3 平衡农村居民生活文化供需服务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政府引领扶持,建立多元化供给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服务有很多内容,农民对文化生活服务的需求不能仅依靠政府供给。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居民生活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就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文化生活服务供给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在明确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为文化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建立农业文化支持机制,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财政补贴。地方基层政府也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在农村生活和文化服务供给方面,政府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农民爱听、爱看的文化生活服务。送电影下乡是村民最喜欢的服务,因此,相关部门要根据农村留守居民的年齡、性别、受教育程度、爱好等因素,筛选出一批优秀电影,将其输送到农村让农村居民免费观看。送电影下乡是一种很好的形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加入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充分调动农村居民的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更多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的参与,有利于更深入地调查农村地区的需求情况。政府应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电影下乡投放计划,在需求高的地区采取频繁、重复投放,需求低的地区采取少投放或不投放,避免供给无效。

3.2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长期以来,政府倾向于把经济建设放在农村建设中,而对生活和文化服务的投入不够。资金一直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目前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按照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标[4],需要对生活文化服务供给给予更多的财务支持。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长期规划,建立健全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需求。有了专项的资金作为农村文化生活服务的启动源,村委会才更有底气开展优秀的文化生活活动,建设文化生活设施。

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和吸纳各经济部门参与农村生活和文化服务建设。政府在把握农村生活文化服务建设大方向的同时,鼓励闲散农村居民或对农村公益感兴趣的企业家兴办羽毛球场、篮球场、图书馆等生活文化服务场所,支出自筹、自管自办,允许其以市场经营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政府要懂得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发展成为个人、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从而促进农村生活和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

3.3 加强意见采集工作,畅通需求表达通道 如皋市农村居民生活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交流不对称。农民们对于官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尊重心理,他们不会主动向上表达出文化生活服务需求。对此,政府要另辟蹊径,一是通过专业人员对农民们以走访沟通、问卷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在走访过程中,要培养与农村居民的信任,让他们吐露对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的建议和实际需求,在沟通过程中坚持以村民为主体。

二是构建线上反映意见渠道,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技术实现家家通,让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提供文化生活服務需求的相关建议,以此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开展“互联网+”服务实现了网上办公,可以大大节省人力资本、提升办事效率。在为农民拓宽需求表达渠道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监管部门的重要性,有部署就要有督导,要成立专门的督导部门专门考核定期跟踪“互联网+”服务效率并反馈实行成效。

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农村居民需求进行了解。委派专业的第三方服务供给组织到村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农村居民们的生活文化服务需求进行了解,对现有生活文化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以真实数据为依据生成报告,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能实际了解到农村居民的生活文化服务需求,还能就此评估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者的工作进行评估,筛选出优秀的生活文化服务提供机构,最终为农村文化生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4 结语

平衡农村生活文化服务供需可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程的繁荣,进而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正确看待当前影响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服务供需不平衡问题的不利因素,通过国家及政府的积极引导,为农村居民提供合理的文化生活服务保障,且充分利用社会各层级提供的资源,完善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N].新华日报,2021-03-02(004).

[2]莫合力斯江·迪力夏提.浅谈电影下乡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J].文化产业,2020(14):111-112.

[3]冯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路径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0(11):53-56.

[4]许丹,陈果.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变迁研究——以制度变迁为分析框架[J].社会科学,2021(03):28-39.

(责编:张宏民)

3831500338239

猜你喜欢
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70年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0倍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2017年山西省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大增
我国北方3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控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