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赢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选材是竞技体育以及运动训练的开端,即是选拔有一定天赋和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好苗子”。跨项选材是一种新型的选材方式,以快速培养运动员达到参赛条件,进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目的,从其他项目中挑选具有一定基础,并且具有新项目所需运动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运动能力、经验等)的运动员进入新项目参加有组织性、正式的选拔和培养的过程[1]。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攀岩、冲浪、滑板、小轮车四个奥运项目跨界跨项选材工作通知》[2]明确提出,要坚持跨界跨项选材,以非常规的方式推动我国在新增的4 个奥运项目上形成竞赛优势,把握住空档期,建立新兴项目的备战优势。这一提法引发了国内众多学者的广泛讨论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跨项选材作为一种创新的运动员选材方式,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并有望成为今后我国在竞技体育运动项目选材时的一种常用方式。
跨项选材最早由澳大利亚在1987 年提出,并首先应用在赛艇项目中,在我国运动训练实践的过程中早已出现过跨项选材,只不过在形式上有些不同,大多数是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转项[3]。田麦久认为,在冬奥项目中进行转项训练,虽然是暂时的计策,但也是一项明智之举,对应的主体不同概念也就不同,对运动员来说是转项训练,对教练员来说就是跨项选材[4]。依据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出现的专项训练的研究,以及相关政策资料,将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分为3 个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出现转项训练并成才的现象,所谓转项成才,即运动员由原专项转入另一个专项进行训练,并获得优异成绩[5]。1991年,林民伋[6]从裴芳和王磊的转项训练中得出结论:田径项目运动员通过转换训练专项,可以取得比原项目要高的竞技成绩。1993年,王大卫在总结多项目转项成才案例后认为:异项潜才是运动员转项的基础[7]。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项群理论提出后,1998年王金灿[8]发现运动员的转项训练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当运动员在原有项目上的成绩难以提高,或是受到伤病等其他因素的困扰不再适合当前的专项比赛时,便会发生转项训练,其中同类项间转项,尤其是同组的项群转项效果更好。之后,学者根据项群理论总结了转项成才的特点,并就此在体操和田径等具体项目中分析了成才的关键条件,提出同项群之间转项成功率更高[9]。
总体来看,我国对竞技体育转项成才的理论研究处于萌芽期,应多从项群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分析,在实践层面为运动员转项成才提供案例。
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轮转冰”的转项训练,即将原专项为速度轮滑且成绩优异的青少年运动员,转入速度滑冰项目,从而提高速度滑冰的竞技成绩[10]。在经过长时间非正式的跨项选材后,学者通过深入研究转项成才的案例,得出结论:运动员的转项训练不仅可以缩短成才周期[11],还可以弥补新兴项目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12]。
轮滑和速度滑冰,不论是在项目制胜规律,还是运动技能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国家体育总局对此也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给予支持,推动了速度滑冰项目的快速发展[13]。这一阶段虽只是单在速度滑冰项目中进行的跨项选材,规模较小、覆盖项目较少,但体现了跨项选材的组织性和正式性,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从无组织性、非正式向正式且有组织性过渡,故称之为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初创期。
这一时期我国在竞技体育跨项选材上提出了具体计划,并且进行了实施。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出现了众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2017 年,为增强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的经济实力,在冬奥项目、新兴项目和赛艇等运动项目中实施跨项选材,储备了大量竞技后备人才,并在重大赛事中为国争光。从此,我国跨项选材进入快速发展期。
从跨项选材开始的时间上来看,我国跨项选材开始较晚;从跨项选材的现实情况来看,实践时间较短,存在实践先于理论,理论研究较为单薄的现象。多年来,跨项选材学者通过其他理论对跨项选材进行了宏观上的解释与描述,但并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权威性的跨项选材理论体系[14]。目前,跨项选材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传统选材理论、项群理论和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等,导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处于无组织、随意性大的选材状态,造成成材率不高。这些细节上的关键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延缓我国跨项选材的发展进程。
跨项选材在我国推行的步骤可概括为:首先是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运动员报名参加跨项选材的选拔,并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标准执行初选;接下来国家体育总局派出专家再次进行筛选,通过两次选拔的运动员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培养。这样的选拔模式虽有成效,但选拔的方式较为单一,各省市自治区做为初选环节,将直接关系到最后入选国家集训队的人员,而从各省市自治区在对跨项选材的宣传和组织等方面略显单一,在依据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跨项选材流程的同时,要避免机械化的执行,要在过程中创新,如河南省体育局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了河南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依托当地武术特色[15],为国家队选拔了众多优秀的竞技人才,并且体现了河南省在竞技体育跨项选材上的特色。
国家体育总局对跨项选材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如对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激励和保障制度、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制度等。在激励和保障制度上,虽然已经有相关的激励与保障政策,但只是解决了在备战北京冬奥会时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利益问题,也涵盖了运动员的运动等级的评定[16]。但在夏季奥运会项目中跨项选材的激励与保障政策仍然使用的是之前的办法,没有覆盖到全部的夏季奥运会项目;在对教练员的考核指标中,没有将跨项选材列入绩效考核内。在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上,有的项目是有获得文化教育的机会的,如入选铁人三项的运动员可以参加由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校举行的单招考试[17],但对参加冬奥项目跨项选材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政策有所忽略[18]。
当前我国在跨项选材上的科技支撑较低,运动成绩和训练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在传统的选材和训练工作中建立了选材信息数据库,如乒乓球、举重、足球等,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监控与追踪[19]。但在跨项选材的运动项目中,并没有建立一个像这样涵盖运动员来源项目、选拔标准及跨项时间等信息的数据库[20],缺乏科技的支撑会降低跨项选材的成功率。
在资金问题上,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有训练场地、训练器械以及先进的科技设备,这些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做为保障,我国的跨项选材多以冬奥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更为苛刻,如果要在南方建一个冬奥项目训练场馆,所耗资金较大,再加上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开销,经费的短缺会为跨项选材的开展带来巨大的难度。
将国内外跨项选材的成功案例按照运动项目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分析其中成材率较高的运动项目,要从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多角度对其进行微观上的分析和研究,不要局限于项群理论的宏观思考,要深入把握跨项选材的规律和项目间的相似性,参考实际案例,从转项成才率较高的运动项目中总结出符合我国特征的跨项选材方式。
另外,学习和收集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为跨项选材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要对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跨项选材的适宜年龄进行研究。国外一项研究表明,运动员的跨项行为多发生在16~21 岁[21],但仍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去研究适合该项目的跨项年龄,要符合运动项目的运动素质敏感期。运动员的心理指标在跨项选材中十分重要,要对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其创造性思维、决策力、定性与冷静等心理素质指标。
跨项选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多方主体协调合作,要充分调动各省市自治区的体育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运动项目和资源储备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联合培养和跨项选材,如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河南省濮阳市联合推进跨界跨项选材,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杂技项目的人才资源优势,联合选拔与培养跨界跨项的运动员模式[22]。各省各市自治区之间可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此实现在人才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1+1>2”效果。例如,广东省和黑龙江省共同培养北京冬奥会运动员[23]。
另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增加一些运动项目的跨项竞赛,创新竞赛项目,并完善运动员技能水平的等级评定标准,如江西省的“新星计划”。高校训练场地也可弥补场地资源的不足,并且有高校的研究人员参与,对跨项选材的理论研究可起到推进作用,如国家体育总局与沈阳体育学院建立的合作关系。
建立完善的政策与制度是跨项选材得以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完善相关政策配套,弥补跨项选材激励保障制度只存在于冬季运动项目,而夏季运动项目没有的缺陷,使得冬夏季运动项目在跨项选材时都可以得到保障。其次是健全运动员和教练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激励和保障制度,要荣誉和物质并驱,处理好运动员在输送、注册、待遇和退役后安置等方面的一系列细节上的问题。最后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整个跨项选材的过程进行监督,主要是监督其运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达到真选材、选真材的目的。
跨项选材既是我国竞技体育选材的常态,也是新鲜事物,跨项选材不仅可以打破项目的局限,促进人才资源的流动,更有利于后备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在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要放眼未来,扩展国际视野,提升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国跨项选材的可持续高效发展。该研究对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的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期望为我国竞技体育跨项选材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