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

2022-03-12 12:19张亦可郭珈宜李峰曹坤燕伏玉龙
中医药通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肩周炎肩关节气血

张亦可 郭珈宜 李峰 曹坤燕 伏玉龙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简称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漏肩风”等,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且夜间更甚,肩关节周围压痛,伴有各个方向上的活动障碍[1]。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肌腱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据报道,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病,且左肩比右肩更为常见[2-3],糖尿病和肩部外伤史是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肩周炎病因复杂,病势反复缠绵,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肩关节运动功能丧失,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和恢复肩关节活动度。西医治疗主要采取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等以恢复肩关节功能,采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缓解疼痛。中医通过整体辨证,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法。现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本病归于“痹证”范畴,因其好发于五十岁左右人群,又多因外感风寒湿邪而发生,且表现为肩凝冻结之状,故又名“五十肩”“漏肩风”“冻结肩”。肩周炎的发生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肩部劳损、外伤及正气不足复感风、寒、湿邪而导致的[5]。《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说明外邪侵袭,气血相争导致不通,进而形成痹证,在肩部则引起肩周炎。中医认为,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之所以成为肩周炎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因为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6]。人过中年,阳气渐虚,气血虚弱,正虚无力抗邪,腠理开泄,易于外感,这也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因。平乐正骨[7]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核心为五脏及气血的平衡失调。五脏失于平衡,则气血失调,筋骨失养。年老则正气不足,气虚血瘀,加上肩部感受外邪,痹阻经络而痛。因此,中医认为,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是本病的内因;风寒湿邪侵入筋脉,导致气血瘀阻,筋脉凝滞是本病的外因。

2 辨证分型

辨证论治为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各医家根据病因病机将肩周炎分为各种证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8]中“冻结肩”的分型为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肩关节周围炎》将本病分为寒湿痹阻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1]。李伟等[9]将本病分为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肝肾虚型。郭会卿教授[10]认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正气虚弱,无力抵御外邪,因而外邪乘虚而入,故将本病分为寒湿痹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亏虚证、气血不足证。平乐正骨[7]则将本病分为气虚型、风寒湿型、损伤型、气滞型。

3 中医药物疗法

3.1 中药内治法平乐正骨[7]认为,本病治疗以舒筋活血、行气止痛、通利关节为主,以解凝饮为主方内服并随症加减,还可予中成药筋骨痛消丸、壮骨伸筋胶囊、肿节风分散片等。娄多峰教授[11]认为,虚、邪、瘀(痰)是风湿病的三大致病因素,主导着肩痹病的病理演变,因此将其分为邪实、正虚、瘀血三个方面。邪实分为寒实证与热实证,寒实证治宜温经散寒,药用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等;热实证治宜清热活血,药用秦艽、萆薢、蜈蚣等。正虚治宜益气养血,药用黄芪、当归、丹参等。瘀血证治宜活血通络,药用鸡血藤、制没药、制乳香等。张颖娟等[12]研究发现,在采用回医理筋手法的基础上增加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肩周炎,有效率高达92.68%,优于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的73.17%。万云峰[13]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对照组予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及盐酸利多卡因混悬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味独活寄生合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在改善C-M评分、VA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3.2 中药外治法中药通过外敷、热熨、熏洗等方法进行局部治疗,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平乐正骨[7]认为,外用药当以温经活络、柔筋利关节为主,以达到消除疼痛、恢复功能的目的,可外用温经通络类膏药或药膏等,如奇正藏药青鹏软膏或舒筋活血祛痛膏等贴患处。尹雪丰等[14]采用活血止痛膏外敷联合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2.69%,高于仅以大关节传统松解手法治疗的对照组(78.04%)。毛振涛等[15]运用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加中频电疗法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李阳阳等[16]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疗仪治疗,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疗效和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4 针灸治疗

4.1 针刺治疗王青云等[17]总结多种针刺取穴方法,确定辨分期、辨经络、辨病机等因素为治疗肩周炎的选穴依据,并远近配穴,综合考虑拟定穴位。高乾等[18]研究发现,采用针刺夹脊穴联合肩三针治疗肩周炎,相较传统针刺而言,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喙肱韧带厚度均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付海燕等[19]研究发现,采用肩痛穴平衡针法联合运动留针法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达93.02%,明显高于单纯使用运动留针法的对照组。

4.2 温针灸治疗温针灸是一种针刺和艾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从而有效促进局部组织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修复局部神经和病理组织,吸收局部炎症,以缓解患者上肢和肩部功能受限的情况。邱仰雄[20]研究发现,运用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达96%,高于对照组(单纯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76%,且C-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刘瑞娣[21]采用温针灸肩三针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传统肩三针疗法治疗,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M评分高于对照组。谭婵模[22]研究表明,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高达95.45%,优于对照组(单纯推拿治疗)的76%,且疼痛和肩背部功能改善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4.3 电针治疗电针疗法不仅能有效发挥普通针刺的镇痛作用,还能利用微量电流刺激肌肉收缩,改善肩关节周围血瘀,消除炎症水肿,以达到治疗效果。欧禹萍[23]采用电针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治疗后电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普通针刺组,Constant-Murley评分、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组。林林雁等[24]采用电针围刺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常规组(传统针刺治疗)的80.0%,并在改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均优于常规组。黄玉栋等[25]运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肩周炎,治疗后在临床疗效及改善Constant-Murley评分、炎症因子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5 针刀治疗

针刀外形似针又似刀,可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既能通经络、活血、促炎症吸收,又能解除粘连、剥离疤痕、分离痛点,重新构建关节内力学再平衡。该疗法是一种闭合性松解术。李松明[26]采取小针刀术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高达94.6%,优于中药组的80.4%。冯彦辉等[27]采用小针刀联合关节松动法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为96.0%,高于以单纯关节松动法治疗的对照组(76.0%),且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郑连臣[28]采用小针刀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优良率达90.63%,高于对照组(单纯常规针灸治疗)的65.63%,且治疗组肩周炎症状消失、活动度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治疗天数均短于对照组。

6 手法治疗

手法作用于体表,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引起局部经络反应,进而通过经络系统影响其相关脏腑的功能活动,使得百脉通而五脏和,四肢百骸得以充养,从而有效治疗肩周炎。平乐正骨[7]认为,手法治疗的目的在于疏通经络,活血止痛,解除粘连,通利关节。治疗本病多采用理筋法、活筋法、调理气血法等,还可以用平乐正骨七珠展筋散按揉患处。张博等[29]运用理筋通络手法结合复方温通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总有效率达88.00%,高于对照组(常规推拿)的68.00%。范华雨等[30]认为依据筋滞骨错理论,粘连期肩周炎属于筋骨同病的病理状态,治疗当松筋、正骨、束骨,首先通过理筋手法使得“出槽之筋”复正,然后对骨错进行针对性处理,筋骨同治恢复筋骨平衡,从而恢复动静力学平衡。余小江等[31]运用邓氏指背拍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使用电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8%,对照组为89.19%,治疗后治疗组Constant-Murley评分和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

7 中医定向透药法

中医定向透药是在定向药物渗透仪的引导下,将药物贴敷在医生指定的穴位,直接从皮肤透向组织损伤病灶,促使药物直接在病变部位发生作用,以舒筋活络、消炎镇痛、促进气血循环[32]。程玲等[33]采用中医定向透药(奇正藏药青鹏软膏)联合针灸治疗肩周炎,对照组采用外擦相同药物联合针灸治疗,治疗后结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0.56%,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活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周梦玮[34]采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镇痛药治疗,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李芳等[35]采用中药定向透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肩周炎,对照组单纯进行康复锻炼,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6.67%。

8 功能疗法

功能锻炼通过肩部肌肉、关节的运动,可以避免关节的再次粘连,防止肌肉萎缩,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可使肩关节功能障碍得到有效改善。文菊等[36]采用功能锻炼联合自我推拿治疗肩周炎,总有效率达96%,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6%)。金鹰[37]采用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方面均优于常规推拿手法。张海延等[38]将60例患者根据是否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在关节功能及肩周疼痛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9 小结与展望

肩周炎是一种软组织损伤与退行性病变的非特异性炎症,常引起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痹证”范畴,其与正气不足和外感风寒湿邪密切相关。目前中医学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法、针刺、艾灸、针刀、中药内服和外用等,不同方法各有优势,将其联合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协同互补作用,综合改善肩周炎的疾病状态。本文认为,相对于西医,中医药对于慢性退行性疾病如肩周炎的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解除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代中医不断探索,对肩周炎的认识日益深化,在临床诊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肩周炎的治疗理论及方法众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和治疗中,需要进一步完善肩周炎诊疗标准,加强循证医学研究,以客观研究结果为依据,制定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诊疗指南。

猜你喜欢
肩周炎肩关节气血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气血与心灵的港湾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