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利群 吴金玲
(云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地加快,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和生活质量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大部分孩子也跟着父母远离家乡,成为流动儿童。农村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这些流动儿童依然是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由于受到父母工作环境、家庭生活环境以及自身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一定影响。就当前学界对“主观幸福感”这一话题的研究来看,不少学者对其展开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关于父母流动对农村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为更好地了解这类特殊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状况,使其能够快乐成长并顺利完成应修学业,深入而具体地研究父母流动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提高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就父母流动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从家庭生活水平、父母关爱程度、学校生活适应程度以及儿童自身期望等方面了解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研究具体包括以下问题: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不同性别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影响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1、农村大龄流动儿童
此前,学术界对流动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权威的定论。学者周皓将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为6—14周岁且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又称“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1]。学者范先佐认为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留守儿童”相对应[2]。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的数据,本研究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界定有以下两方面的要求:(1)正在接受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儿童;(2)来自农村与父母生活在城市,户籍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为农村户口的儿童。
2、主观幸福感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身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属于个人特有的心理感受,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和整体性三个突出的特点[3]。本研究以Diener的界定为基础,分析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样(整体样本为112所学校,共19487名学生),本研究在界定目标人群时,首先依据户籍类型、是否流动两项变量,再根据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界定,从整体样本中抽取出2130名拥有农业户籍、跨省及省内流动的流动儿童,其中男性、女性流动儿童分别有1125名、1005名;抽取了7455名拥有城市户籍、没有流动经历且与父母同住的城市儿童,其中男性、女性城市儿童分别有3777名、3678名。调查内容涉及学生家庭状况、学校满意度、学生近期的情绪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回答上述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
为了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进行直观表述,对数据库学生问卷中的有关主观幸福感的问题进行取值并分析(具体问题见表1)。由于“在过去的七天内”五道题数值所表示的主观幸福感高低与其他问题相反,所以在进行数值统计分析时,已做过合理的数据处理。最终取值以1-5的连续变量作为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变量,数值越大,表明其主观幸福感越高。
表1 不同生活环境的儿童(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不同性别流动儿童各项指标的比较
流动儿童是跟随着“民工潮”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随着父母的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其主观幸福感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父母流动的背景下,为更好地研究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笔者除了将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做比较外,还以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性别作为依据分别比较了不同性别间的主观幸福感差异,统计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综合八项指标来看,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2.96,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3.02。虽然城市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流动儿童,但二者差距较小。男性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2.94,女性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平均值为2.98,女性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男性。在学者王极盛的研究中也发现,女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多个指标上都显著地高于男生。对该结果的解释是认为这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文化有关,如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4]。从其他角度来看男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人格差异,女生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比较细心谨慎,能够较为合理地制定计划应对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导致男生的主观幸福感比女生低。
主观幸福感是人本身特有的独特情感,笔者梳理了相关研究后认为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从家庭、学校以及个体自身三个层面探讨。
1、家庭层面
在家庭层面上,从家庭经济状况和亲情关系两个维度中选出相关问题进行取值和分析(具体问题见表2),数值越大,表明其主观幸福感越高。
表2 影响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家庭性因素
根据表2的统计结果来看,家庭经济条件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均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父母关系和睦以及自身与父母关系良好,使得流动儿童更加具有主观幸福感。初中阶段的儿童,身心已经愈发地成熟,其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加之从农村到城市,学习生活的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家庭经济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2、学校层面
学校的层面上,从学校满意度、师生及同伴关系两个维度中选出相关问题进行取值和分析(具体问题见表3),取值由1-4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数值越大,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越强。
表3 影响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学校性因素
根据表3的统计结果来看,“我对这个学校的人感到亲近”这一问题的均值最高,说明大部分农村大龄流动儿童能够较快地适应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不仅如此,对同学也怀有美好期盼;“班主任老师经常表扬我”“我所在的班级班风良好”的均值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高的,由此,不难发现在班级里,师生的关系较为融洽,教师经常以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学生,以此带动学生快速顺利地融入班级。说明该班教师能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能较好地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积极的心理,有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形成。
在学校生活中,友好的同伴关系、教师的关心和表扬会给流动儿童带来正面的影响,积极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能够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环境中。环境决定论者认为:环境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个人的原始倾向——遗传。环境对于人的性格养成有一定的塑造作用,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儿童优秀品格的培养;在表扬和良好同伴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其主观幸福感较高。
3、个体层面
站在流动儿童自身的视角上,从身体状况、教育期望两个维度中选出相关问题进行取值和分析(具体问题见表4)。
表4 影响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自身性因素
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验证,在自身方面,父母对个人以及自身的教育期望、个体身体状况会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不少儿童在面对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期望会感到压力,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期望越高,感受到的压力越大,主观幸福感会有所降低。无论是父母的教育期望还是自身的教育期望,对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一群体而言,自身需要对自己树立自信心,尽可能多地吸收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适当的情况下自我正向强化,提高幸福感。
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的数据为样本,从中筛选研究的目标人群,并对他们从家庭、学校、自身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分析,着重讨论影响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通过研究数据表明:从不同群体儿童来看,农村大龄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相比略低一些;在同一群体(流动儿童)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男生;除个体外,家庭和学校是其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构成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改善和提高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第一,家庭层面,父母对其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学校作为流动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应当对其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并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三,对个体自身而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对改善和提高主观幸福感提出如下建议与对策:
从苏霍姆林斯基“家庭的作用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是排列在首位的”的观点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这一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城市儿童的家长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教育意识或教育能力较为欠缺、甚至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睦,这样则会导致其主观幸福感降低。
农村大龄流动儿童的年龄在13-16岁之间,正值青春期,作为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在工作之余,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使自己和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新生活,融入城市中。
学校是每个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校的学习环境、师生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都可能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的影响。教师应积极引导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和谐相处,消除歧视,让他们相互学习,互帮互助。
同时,也可开展一些能够促进城乡儿童沟通交流的活动,使农村大龄流动儿童尽可能快地适应新环境、新同伴,能在学校里健康成长。此外,也倡导流动儿童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校园运动会等),适当地参与活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放松身心,有助于身体各方面指标健康发展,在运动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其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作为流动儿童本身,在培养积极心态的同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积极适应新生活、新环境。合理看待父母对自己的“高期望,高标准”,学会排解烦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保持良好的上进心,确立合理的教学期望并朝着目标出发。
流动儿童可以借助兴趣爱好来提高主观幸福感。他们应当要多交朋友,建立广阔、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不仅是与自己的同班同学建立朋友关系,同时也要与自己的同乡、自己父母身边的孩子建立朋友关系。有宽广的人际才有广阔的话题与爱好。此外,直面现实勇担生活的责任。他们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刚开始的时候会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很多不适应。因此,我们就需要父母和老师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导,减少他们对于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应,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以积极的心态度过这一困难期。
农村大龄流动儿童自身应学会正确认识挫折。挫折、压力与不幸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值得珍惜的生活体验,能不能从困难中汲取营养,把遇到的困难转化为动力,取决于自身对生活的态度是否积极。挫折就像一枚硬币,消极、积极两面同时存在。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面对挫折的世界观。